禅宗的灯录上面有这样一个公案。有个学人问崇恺禅师:“菩萨见性,如昼看日;声闻见性,如夜看月(菩萨见性,就像白天看见太阳一样;声闻人见性,就像晚上看见月亮一样)。未审和尚见性如何(你大和尚见性是什么样的情况呢)?”禅师回答说:“一笔勾下。”那个学人进一步问:“未审意旨如何?”禅师说:“万里无云,千峰壁立。”学人马上说:“谢和尚指示。”禅师接着道:“错!错!”
《碧岩录》上有一个公案讲,须菩提在山中冥坐,如空山没。帝释天见了就纷纷散花供养、赞叹。须菩提就问:散花的是何人?帝释说:我是天帝释。须菩提就问:你为什么要散花呢?帝释说:我敬重尊者赞说般若波罗蜜多。须菩提说:噢,原来如此。他接着说:我对般若,从来没有说过一个字(般若的真正相貌是不能增一字,也不能减一字,这是教外别传的)。帝释说:尊者无说,我亦无闻,无说无闻是真般若(你没说,我也没听见,这才是真正的般若)。这个般若也就是佛性的异名,也就是所谓的“见缘起者见法,见法者见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