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几分之一》评课稿
(2020-12-09 14:18:22)
标签:
教育 |
分类: 校本教研开课教案及评课 |
《认识几分之一》评课稿
郑老师上的《分数几分之一》一课,是在学生掌握了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初步认识分数的含义。这节课郑老师主要从学生所熟悉并感兴趣的生活经验出发,并通过动手操作,帮助学生理解一些简单分数的含义,让学生体会到分数来源于生活,而且是在“平均分”的情况下才能产生分数,让学生建立初步的分数概念,注重自主探索、动手实践、观察发现、合作交流,借助直观学具通过分一分、涂一涂、折一折、说一说,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从而达到帮助学生主动获得知识的目的。这节课学生学得扎实,为下一课学习分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认为郑老师这堂课还有有以下亮点。
一、情境引入,激发学生兴趣。整节课思路清晰,环环相扣。首先从学生野餐的生活实例引入课堂内容,学生接受起来比较容易,也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复习平均分的概念,由分几个月饼到分一个月饼引发认知冲突,自然引入新知识。一开始就提出这些食品应该怎么分?为什么要平均分?平均分是本课的一个重点。很多老师在上本课引导学生说出“平均分”时费了很大的力,分数就是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础上才出现的。郑老师这里引导得好,学生很容易就得出并会说了。1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人分得多少?用新的一个数“二分之一”表示。引入很自然,很到位。
二、注重动手体验、加强直观教学,郑老师这节课多次让学生动手体验。学生通过折一折、涂一涂等动手操作的方式,使学生更加直观感受分数的意义,把抽象的内容具体化。而以后要学的“分数的意义和性质”,逐渐脱离了直观方式的支持,更多的是从数系发展的角度,去认识分数。郑老师这节课目标定位准确,紧紧地抓住目标,层层落实。在教学中,充分重视学生对学具的操作,通过折一折1/2和用不同的方法折出1/4,让学生对分数的含义有一个直观地认识,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的演示来加强直观教学,让学生加深对分数概念含义的理解,降低了对分数概念理解上的难度。
三、在动手实践、合作交流中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小组合作折纸共同探究问题的教学设计由浅入深,使学生容易接受知识,异中求同,揭示分数的本质,同时培养学生初步的合作意识。这一节课所学习的分数都是几分之一,在结构上具有相似性,在意义上具有相同点。教师以1/2这突破口展开教学。先谈谈对1/2的认识,在互动对话中初步建立1/2的表象,之后利用不同图形的纸组织同桌合作折一折、涂一涂表示1/2,判断1/2等数学活动,多层次,多角度地丰富充实学生对1/2的理解。在理解1/2的基础上,认识1/4,折法不同,每份的形状不同,为什么都能用1/4表示呢,让学生主动探索出“折法”和“形状”都不是本质属性,而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才是本质属性。这一系列的活动都是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和合作交流中自主地探索出分数的意义和大小的比较,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四、教学准备很充分,学具简单、实用、易操作。练习形式多样并富有梯度性。如教师事先准备好了各种纸片(圆形、正方形、长方形)及练习题分发给学生操作、练习,能看出郑老师是个考虑周到细致的好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