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肖老师语文三上《富饶的西沙群岛》郑经植老师评课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
一、
1.出示图片
2.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二、汉字听写大闯关
(一)报听写
温馨提示:
1.如果哪个字不会写可以打开书;
2.如果你找不到,可以找同桌帮忙;
3.如果你的同桌是个小气鬼,请看大屏幕。
(1)五光十色
师:颜色很多似乎还有光泽呢!
(2)懒洋洋:师伸懒腰动作
(3)威武:师作威武的神态
(4)形状:出示图片三角形、圆形等
(5)比划:师用手比划动作
(6)四脚朝天 披甲 成群结队
(二)同桌互评
1.同桌交换,相互检查
2.随机检查
3.解析“威武”
这两兄弟可真有意思,小脚一翘,还真像!但是啊这脚上可还有点不一样!你发现了吗?
2.齐读词语
师:现在想和老师继续闯关的同学举手!看来咱们班的同学真的是勇气可嘉!想要过第二关就得做好准备工作!
三、初读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思考:(1)课文是围绕哪一句话写的,用横线划出来(2)西沙群岛的什么给你留下深刻印象?
2.出示句子: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
师:看来啊,西沙群岛真得是一个令人向往的地方,今天我们感受西沙群岛的物产丰富。
四、精读课文
1.齐读第四段
师: 请听第二关——美文朗读大闯关
(1)
(2)
(3)
2.排比句
(1)师:鱼儿美,那么这段话里你最喜欢哪句?觉得那句最美?
预设1:鱼成群结队地在珊瑚丛中穿来穿去,好看极了
师:你真会欣赏!/是啊,这里的鱼真多!
预设2:有的……有的……有的……有的
(2)图片展示,个别朗读
(3)师:诶,这样的句子里藏着什么符号?(分号)
【板书:排比句】
(4)师生合作读
3.总分总构段方式
鱼成群结队地在珊瑚丛中穿来穿去,好看极了!
各种各样的鱼真是多得数不清。正像人们说的那样,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这样的段落结构就是总——分——总。这样写,显得主题突出,表达有条理、严谨、生动。
【板书:总分总】
(5)师生合作朗读。
五、迁移训练,学写贝壳
过渡句:同学们,你们真了不起!现在我们进入最有难度的第三关,你们害怕了吗?恩,真勇敢!我们正式进入第三关——美文创作大闯关
(1)(观看图片)快看,这个贝壳真是太有趣了!仔细观察,想一想,它是什么样子的?它是什么颜色,有怎样的特点?先和同桌说说看。
(2)仿写句子
海滩上有许多贝壳,大的,小的,颜色不一,形状千奇百怪。有的_______________有的______________有的_____________。西沙群岛的贝壳_________________!
(3)展示评价
六、小结
评林肖课《富饶的西沙群岛》
上午我们一起听了林老师执教的三年级上册《富饶的西沙群岛》,下面和大家交流一下我听课后的感受。
林老师执教的《富饶的西沙群岛》是一篇反映南疆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散文。课文分别从海水、海底、海滩、海岛四个方面介绍西沙群岛的美景。林老师是在学生预习了课文,认识了生字词,能把课文读通顺、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教学的重点就是通过学生的朗读、合作、交流来感受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我觉得林老师的这节课有以下几大亮点:
1、教学思路清晰。本节课构建了“导、学、析、练”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把握住课文“总分总”的结构,课堂采用自主、合作的教学方法,使课堂授课井然有序,学生学起来得心应手。
2、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习惯的形成。
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是如今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如果我们在教学中正确引导学生主动地探究并掌握学习过程,那么我们的语文教学更能够促进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行自我检验、自我评价,实现学生自我探究学习语文的愿望,从而使学习过程不断地得到优化。在林老师执教的这节课上,围绕第一个学习目标,让学生先自学,然后小组交流。小组交流时,小组的同学可以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这样做充分发挥了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优势,学生的个性差异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全班交流时,学生从通过重点的词语、句子中体会到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老师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允许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感悟,把课堂时间和空间还给了学生。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组织者、引导者的角色。
整个课堂教学充分发挥了学生个性,营造了宽松和谐的课堂学习氛围,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林老师教学时运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声像并茂、视听结合。把语言文字变成了直观的图像、艳丽的色彩、逼真的音响,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感性认识,调动了学生们的多种感官,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想象力,而且帮助学生理解了语言文字,突破了教学重难点,又陶冶了情操。林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先引导学生接触文本,感知其形象;接着运用多媒体教学课件,展示海底千奇百怪的,数量之多的鱼儿时,学生边欣赏海底的鱼边听课件中老师声情并茂的朗读,让学生恍若置身海底,有效地拉近了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学生以前对西沙群岛模糊的认识一下子变得明朗起来。心中也油然升起了对西沙群岛的喜爱之情。总之,林老师运用多媒体课件自始至终地调动着学生多种感官的参与,使学生的情绪处于兴奋状态,学生不仅感受出西沙群岛确实是一个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地方,而且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及学习的积极性。
当然,对于课堂教学来说,总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精彩的课永远是下一课。学无止境,教无止境,只有不断学习,不断实践,才能接近它的真谛,不当之处敬请大家批评指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