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水《“篮球-行进间直线运球”》教学设计及评课稿

“篮球-行进间直线运球”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
二、教材分析
篮球直线运球是篮球运球技术中的一项基本技术。经常参加篮球运动,可以提高儿童少年观察、判断、快速反应的能力,促进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有利于学生在经历挫折和困难的过程中,提高抗挫能力和情绪调节能力,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篮球运动的集体性,使学生建立起对自我、群体的责任感,形成现代社会所必需的合作与竞争意识,学会尊重和关心他人,培养良好的体育道德和集体主义精神。
篮球的趣味性使学生在和谐、平等、友爱的运动环境中感受到体育活动能减缓学习压力、消除不良情绪,带来情感的愉悦。正因为篮球运动的种种好处以及这一水平段内的学生对篮球运动萌发的强烈好感,使得小学篮球在整个学期教学计划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篮球直线运球作为学生最先接触到的一块单元教学内容,对学生今后系统学习起到一个引导与促进作用。小学生初接触篮球运动,主要学习原地和行进间的正确拍球方法,区分原地运球与行进间运球拍按球部位的不同点,培养抬头运球,用手的感觉控制球和两手都能运球的能力。
四、教学目标
技能目标:发展学生的速度、灵敏协调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五、教学重难点
六、教法学法
1.合作学习法:这节课中,首先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练习,然后提问总结,探究直线运球的动作方法。让学生在一个轻松的氛围中爱学,乐学。
在学法上:
七、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激发兴趣,活跃气氛阶段:
(二)基本部分:合作学习,掌握技能阶段:
(三)结束部分:总结评价,放松身心阶段
八、场地与器材
这节课我在两个篮球场上进行教学。对于本节课器材的设置上,我利用黄色的胶带和小标志标出八条直线,让学生通过鲜明的标志来克服直线运球时球落地的把握,来吸引学生的兴趣与注意力。
教材 |
1、篮球—行进间直线运球 |
|||||
教学目标 |
知识目标:进一步学习篮球的运球技术,掌握行进间直线运球的动作方法。
技能目标:发展学生的速度、灵敏协调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
|||||
重点 |
行进间直线运球手按拍篮球的部位:球的后上方。 |
|||||
难点 |
行进间运球时手脚的协调配合 |
|||||
课的部分 |
教学内容 |
运动负荷 |
师生互动 |
组织与要求 |
||
次数 |
时间 |
|||||
导 入 部 分 |
课堂常规 ●体委整队,报告人数 ●师生问好 ●宣布课的内容 ●安排见习生
|
1 |
1 分钟 |
★教师检查学生服装和到课情况 ◎学生能在教师的统一指挥下进行队列练习 |
组织队形: ☆☆☆☆☆☆ ☆☆☆☆☆☆ ⊙⊙⊙⊙⊙⊙ ⊙⊙⊙⊙⊙⊙ ▲
要 队列整齐、精神饱满 |
|
一、抱球慢跑
二、篮球操 |
2 × 8 拍 |
4 分钟 |
★教师把学生分成4组,每组一个小组长。★提出练习要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组长负责按照要求进行练习。 |
组织队形:
要求: 欢快愉悦、灵活热身 |
||
合 作 学 习 |
一、熟悉球性及原地运球练习
1、双手抛接球
2、听节奏原地运球
3、原地运球报数练 |
各一组 |
2分钟 |
★教师发统一口令,强调学生学习中的安全教育
◎明确练习方法、观察动作方法 |
组织队形:
①八路纵队
要求: 练习时积极参与习 |
|
课的部分 |
教学内容 |
运动负荷 |
师生互动 |
组织与要求 |
||
次数 |
时间 |
|||||
掌 握 技 能 阶 段 |
二、学习行进间直线运球 ①各组学生体验直线运球的动作方法
②小组合作讨论原地运球与直线运球的区别?
③集中学习行进间直线运球动作方法 A、按拍球的部位 B、体会球的落点 C、注意球的高度 D、人球移动协调一致
④小火车接力 三、趣味接力游戏 游戏规则:每组的前一名学生抛接球跑到标志物后,绕过标志物直线运球迅速返回与下名同学拍手后,站到本小队的队尾,下一名同学重复依次进行到最后一名同学结束 |
1∣2次
2次 |
1
10∣12分钟
10分钟
|
★教师讲学生分成8个小组,每组一名小组长 ★提出问题:直线运球和原地运球的区别? ★集中教学时讲述直线运球的动作方法。
◎学生要明确学习目标,带着问题体验学习 ◎小组探讨研究直线运球的动作方法
★教师把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八组。每小组都有一小组长负责队列的组织、纪律。 ◎学生必须按照游戏的规则进行比赛。 规则:学生能按照规定的要求完成每个动作 |
组织队形
②
要求:积极探讨研究
③ ☆☆☆☆ ☆☆☆☆ ⊙⊙⊙⊙ ⊙⊙⊙⊙
要求: 遵守游戏规则 积极参与活动 |
|
总 结 放 松 部 分 |
一、放松练习
二、师生互评 三、收还器材,师生再见 |
|
3∣4分钟 |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身体的放松练习。 ★教师评价学生在课中的表现,布置作业 ◎明确学习方法,与老师一起放松 ◎在老师的安排下收还器材。 |
组织队形: 八路纵队 要求; 充分放松身心 |
|
场 地 器 材 |
录音机一台 场地一块 每人一个篮球 16个小标志 |
预计运动负荷 |
练习密度: 40%~45%。 |
课后小记 |
|
|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