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蚂蚁》教案及评课

(2015-12-17 12:17:35)
标签:

教育

分类: 校本教研开课教案及评课

《蚂蚁》教学设计

――――陈传焕

设计说明

当前,探究性学习作为一种综合实践活动课正在走入成千上万的中小学校,被广大教育工作者认同。探究性学习强调的是以问题为中心,以学生的经验为基础(包括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以学生的自主探究为主要形式。以问题为中心,意味着探究性学习是围绕着学生实际生活中活生生的问题来组织的;以学生的经验为基础,意味着探究性学习是对学生原初经验的唤醒、激活、利用、改造、提炼和拓展;以学生的自主探究为主要形式,意味着探究性学习中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本人在设计《蚂蚁》这一课时,就是本着以学生实际生活中活生生的问题(蚂蚁的外形,生活习性)为中心,以学生的经验(相信每个学生对蚂蚁都不陌生)为基础,让学生先凭经验画一只蚂蚁,然后在课堂上观察蚂蚁,对自己的“经验画”进行反思、改造。然后另外画一只蚂蚁,尽量使自己的画科学化。接着小组对比,讨论、提炼、拓展自己的知识,得出蚂蚁的外形特征。本课的宗旨就是让学生在现实的问题情景中去“做”、去“经验”、去“尝试”、去“反思”,从而把原有的经验进行改造、提炼和拓展,让学生自己得出蚂蚁的外形特征,从而达到学习的目的,为他们今后成为真正的探究主体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让学生了解出蚂蚁的身体特点。

2、尝试解决观察蚂蚁过程中碰到的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培养学生关注、亲近小动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观察蚂蚁方法的探究指导。

教学难点:观察蚂蚁方法的探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来认识一位新朋友,大家猜猜它是谁?

师:出示PPT猜谜语:远看芝麻撒满地,近看黑驴在运米,不怕山高道路陡,只怕跌进热锅里。 (打一小动物)

师:蚂蚁是地球上最常见的昆虫。蚂蚁的种类繁多,在我国已确定的蚂蚁种类有600多种。大家观察过蚂蚁吗?今天让我们仔细观察观察蚂蚁吧!

二、引导探究

师:如果让你去捕捉蚂蚁,你会选用什么方法呢?

生:我用饼干来引诱。

生:用糖块来引诱.

师:看来同学捕捉蚂蚁的方法真不少。现在教师请你用笔画画你印象中的小蚂蚁,你行吗?

师:请画得最快的五位同学把画得小蚂蚁贴到黑板上给大家展示。

    师:我们捕捉来的小蚂蚁是不是与他们画得小蚂蚁一样有那么多的节?那么多的脚?

师:那么我们看看捕捉来的小蚂蚁?

三、观察蚂蚁。

:我们大家都知道蚂蚁很小,而且还会爬来爬去,把它们就这么随便放着不便于我们观察,那么我们大家动动自己聪明的脑袋瓜想想用什么办法能更好的观察它们呢?小组讨论讨论.

师:还有其他方法吗?请你们小组说说。

生:把小蚂蚁放水中的泡沫上观察。

生:把放大镜直接盖住杯子来观察。

师:这个方法不错,老师这里有这里有几个称量瓶,用它来限制蚂蚁活动空间,把小蚂蚁放在里面,它就不会到处乱跑了,但是蚂蚁个头小,你有什么办法让我们清楚的观察到蚂蚁? (放大镜)

: 观察蚂蚁时我们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按一定的观察顺序。

②观察要仔细。

③要有目的观察。

师:请同学们边观察边讨论:蚂蚁的身体有几部份?通过观察蚂蚁身体每部份各有哪些特点?观察完后请填写观察结果.(蚂蚁的身体分为_________三部分,___部长有一对___,___部长有___对足.)

 (学生观察,教师巡视参与活动)

四、汇报蚂蚁身体的特点。

1.生:蚂蚁身体分头、胸、腹三部份。头部有触角,胸部有三对足。

2.播放视频:蚂蚁的身体结构

:他说的真好,你们观察到的都是这样的结果吧!大家都观察的很仔细,老师为了表扬大家,给大家看一段关于蚂蚁的身体结构的视频.

(播发视频)

五、动手画蚂蚁。(和印象中的图象进行对比)

师:小组长将蚂蚁和放大镜收放在抽屉里。

:刚才我们观察了蚂蚁,知道了蚂蚁的身体结构,现在你能画画蚂蚁吗?()

(生动手画蚂蚁)

学生作品展示

六、课外延伸

    师:刚才我们初步观察了蚂蚁,实际上蚂蚁还有许许多多值得我们研究的地方。如蚂蚁怎样吃东西?蚂蚁会游泳吗?等,下去后有兴趣的同学去研究研究.好吗?

板书设计      

                                蚂蚁

                            长有一对触角

                             长有三对足

                     


《蚂蚁》评课稿

林果

在我校举办的课堂教学研究活动中,我听了一节由陈老师执教的科学课。本节课的主题是《蚂蚁》。听完整堂课,我觉得耳目一新,受益匪浅。
作为学生的时代的我,在接受科学教育的过程中用得最多的是一本书、一只笔,耳朵听、笔头记。可今天的孩子们真正是在体验、探索中学习科学、发现科学、探索科学。孩子们在教师的引领下兴趣盎然地走进科学。这节课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法对于我们来说也是很有启发性的。
  1
、课前素材准备:这个阶段主要针对教师备课。陈老师课前收集许多蚂蚁以及准备供学生观察蚂蚁的瓶子;教师还制作幻灯片,下载有关蚂蚁活动的视频,用生动形象的画面让学生深入了解蚂蚁的习性,同时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

2 课堂情景体验:教师让学生自己仔细观察蚂蚁的身体结构、观察蚂蚁是如何交流的,然后学生小组交流展示,而不是教师直接给出答案。我们英语教师和学生在上课时也应共同观看并体验相关素材,体会在不同情境下语言是如何应用的。
3
 课堂知识归纳:学生根据自己在体验阶段得到的认识,给出答案,然后教师进行点评、补充说明。学生们经过老师的纠正补充,对所了解的知识印象非常深刻。学生根据老师的问题,运用体验和归纳的语言点进行实际运用,教师进行评判和纠正。 
在陈老师的“体验式”教学中,学生是课堂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大胆的表演者,是在教师指导下的自主学习者。在教学中,教师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和创造力,善于从看似平淡的日常生活中搜集信息,让学生去体验;教师使每个学生都有参与讨论的机会,教师将开放性的讨论归结为有序的解决问题的过程,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蚂蚁》教案及评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