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认识人民币》教案+评课稿

(2015-05-06 14:47:22)
标签:

育儿

分类: 校本教研开课教案及评课

认识人民币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3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2、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认识单位是角的人民币之间 的关系。 

  3、使学生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了解简单的货币文化,培养学生爱护人民币的意识。

教学重点: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 

教学难点:理解元、角间的进率关系及互化。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人民币、物品若干件。 

学具准备:人民币。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出课题 

  1、小朋友们喜欢猜谜语吗?森林里的小动物们正围在一起玩猜谜语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薄薄一张纸,作用可真大,买书买笔买文具,全都用到它。猜猜是什么?(钱) 

  2、教师:小朋友猜得真准!那么请你说一说,我们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要用到钱? 

  3、课件出示第52页的主题图。 

  ①、购物图。教师:小朋友都在干什么呢?我们买东西要不要用钱呢? 

  ②、买票图。教师:再看看这位小朋友他在干什么?(对,买车票也要用到钱。) 

  ③、存钱图。教师:钱除了可以买东西,我们还可以把它怎么样呢?(出示第4幅图),(对,存起来。)小朋友们,你们有没有存钱的习惯呢?有钱有什么用呢?我们可以把爸爸妈妈给我们的零花钱存起来,办更有意义的事,比如说买好书、买学习用品、献爱心等。我们从小要养成不乱花钱,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4、教师:看来,钱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那么小朋友知道我们中国人用的钱叫什么吗?(人民币)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认识人民币。(课件出示课题:认识人民币)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初识小面额的人民币 

   教师:在日常生活中,你们见过、用过哪些人民币?你认识老师所展示的人民币吗?(课件显示)

  ⑴、学生边回答,教师边板书:元、角、分。

    教师: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见过或者用过的人民币有的是几元的,有的是几角的,还有的是几分的,你们知道吗?元、角、分是人民币的常用单位。 

  ⑵、教师:同学们已经认识了这么多不同的人民币,谁能说说你是怎么记住这么它们的?

    学生发表不同意见。(如:颜色、大小、图案、图案中的数等。)

    课件出示人民币上的国徽,提问:“知道这是什么吗?”渗透思想教育:在人民币上,国徽代表我们的祖国,我们爱护人民币,就是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所以我们不要故意损坏它。 

  ⑶、小组认识活动:现在,老师要请小组长来考考大家。首先,请组长把袋子里的人民币全倒出来,考考你的小伙伴:“你们知道是多少钱吗?从哪看出来的?”答对了就放回袋子里面,比一比,哪个组的同学最先把所有的人民币都认完。

   各小组在组长带领下开展活动,教师下组倾听,调控活动方法,赞扬鼓励。

  ⑷、检查学习效果:教师手中拿着人民币,让学生再认一认它们的面值各是多少,是怎样看出来的? 

2、对人民币进行分类,深化认识。

教师:刚才我们认识了这几种面值的人民币(课件显示),现在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这些人民币,看看能不能给它们分分类。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尝试分类,汇报交流。 

  ①、按单位分:元、角、分 

  ②、按质地分:纸币、硬币 

  ③、按年份分。

   ...... 

    在学生汇报完不同方法后,教师适时总结:像这样将人民币分为元、角、分三类,这是按照人民币的单位来分的。同一种面值的纸币和硬币是等值的,如1元纸币和1元硬币是相等的,1角和5角也是如此。

  3、认识元、角、分的进率 

    教师:猜谜语结束后,大象伯伯给小动物们发奖,每人一个红包,看完红包每个小动物的表情不一样,小猪得意地说:“哈哈,我有好多张呢!我是大款了!”小狗难过地说:“呜······我只有一张。”小狗,别哭,咱们来帮它看一下,好吗?(课件出示1元)看小猪那得意样,我们也来看看它的红包,先看一张(课件出示1角),是多少?咱们大声地数一数(10角)。

11元和10角哪个多?(板书:1=10角)学生一起读。

(2)小狗还在哭,谁来安慰安慰它?

(3)出示小兔的1元红包(红包)。

   教师:里面的纸币是相同的,抽一张认一认(5角)。一共有几张呢?为什么?

   4)如果1元红包内的纸币是10张一样的,那么每张纸币的面值是多少?

   5)教师:在小朋友的眼中1角钱很少,但在你们爸爸妈妈小时候要攒1角钱还真难呢?出示三张图片(卖废品、卖青菜、干活)算一算一共攒了几分钱?揭示1=10分。

   6)简单的单位换算

    教师:有了刚才的分析,我们现在来玩“换一换”的游戏。

  5=  )角     7=  )分    30=  )角    20=  )元

三、课堂总结

    教师:人民币与我们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大家每天的生活都离不开它。与之有关的生活问题有许多,请同学们在生活中寻找与人民币有关的问题,把它带到我们的数学课堂上来一起研究吧。

 四、课后作业设计

   1、帮妈妈购买物品。

   2、到商店看一看,有哪些东西的价钱大约是一元。

 

 

《认识人民币》评课稿

    纪老师执教的《认识人民币》一课,整个教学过程,遵循了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这一数学思想。综观这节课,体现了以下几个主要特征:

    1、在教材处理上结合学生实际,创造性地运用教材。

     本节课的设计突出体现了教材是知识的载体,教师在充分把握教材知识点的前提下灵活处理教材内容。纪老师结合一年级学生顽皮、好动、好奇、易激动的特点,课的开始,谜语导入,生动有趣,符合低年级学生学习特点,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在创设情境方面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认识人民币的过程时,直接出示1元、5角、2角、1角、5分、2分、1分的纸币、硬币,让学生指认,学生一看,很多都是自己熟悉的,更是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纪老师整节课以学生喜欢的故事贯穿后面的教学,不仅让学生轻松掌握了元、角、分之间的进率,而且完成了后面的巩固练习,环环紧扣,引人入胜。

   2、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人民币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但在实际生活中,只认识人民币是远远不够的,认识人民币的目的是为了使用它,体现它的社会价值。本堂课由猜谜语引入,使学生知道,我们中国人用的钱叫人民币,从而自然引出新课。然后,通过换币,体会、理解元与角、角与分之间的进率。

    3、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关注能力的培养。

    积极、向上的学习情感,健康的人格,良好的行为品质,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有时比学习数学知识更重要。整个教学过程师生完全是一种朋友式、伙伴式的合作关系,课堂气氛是和谐的、宽松的。认识完人民币后的提示我们爱护人民币就是热爱祖国的一种表现,这样既调节了学生的心理状态,又对学生进行了爱护人民币的教育,富德育于教学中。

    最后还有两点想要和纪老师商讨:

    1、在新授部分换钱中,1元钱可以换几张5角,1元钱可以换几张2角。纪老师只让个别小朋友说一说,程度好的小朋友已经理解了换钱的过程,但部分小朋友只接受了结果,还不了解运算的过程。这里可否让更多的小朋友说一说自己的想法:1=10角,5+5=10角等,训练数学的思维能力。

  2由于教学对象是一年级的孩子,注意力不易集中,教师应注意采用了多种练习形式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同时要重视课堂常规和听课习惯的培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