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篮球教学》教案+评课稿

(2014-12-24 12:55:07)
标签:

体育

分类: 校本教研开课教案及评课

小学五年级体育课教案:篮球教学

鳌江十二小  李勇

教学设计 

1.认知目标:通过篮球基础练习,熟悉球性,提高控球能力,初步掌握行进运球及行进间运球的基本技术。

2.技能目标:学生主动参与运球游戏练习,在反复的练习中形成能力;发展反应速度、灵敏协调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在自主练习中学会合作、学会评价;体验篮球运动的乐趣和成功的愉悦。

4.个性发展:培养学生不怕挫折、顽强拼搏、迎难而上的精神;能在课堂内自觉、自律、自强,并不乏个性的张扬。

教学内容:

篮球:球感练习和简单的运球技术

重点:行进中运球

难点:运球按拍球方法

一、开始部分

1.集合整队;

2.师生问好;

3.宣布课的内容;

4.组织队形:如图。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Δ

要求:集队做到快、静、齐,精神饱满,声音宏亮。

引入课的内容:同学们在观看篮球赛时,双方队员出神入化的球技、球员健美的风姿。同学们一定也想象他们一样,掌握熟练的篮球技术。但是,要掌握熟练的篮球技术,必须通过长时间的训练、多练习。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练习,为打好比赛打下基础。

二、准备活动:

1.教师带领学生沿篮球场跑1

2.准备活动

1)头部运动;

2)腹背运动;

3)体转运动;

4)正、侧压腿;

5)腕踝关节运动。

组织队形:扇形(学生在三分线外站立,教师在三秒区内)

教法:教师领作,学生跟随练习。

要求:动作协调、到位。

三、基本部分

篮球:运球游戏

(一):

1.师示范几种耍球方法:

1)双手抛接球;

2)环绕交接球;

3)原地两手交换推滚球。

2.学生自耍球练习。

教师和学生一起练习,激发学生练习的积极性。

组织队形:散点

(二)行进运球练习:

1.原地高、低运球:

教法:

1)让学生在原地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运球练习。

2)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掌握运球技术情况。

3)教师讲解示范高、低运球按拍球方法。

4)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5)学生展示。

比一比:谁的运球技术水平高。

看一看:谁的运球技术动作优美。

6)组织学生自评、互评、教师点评。

组织队形:散点

2.运球看数报数:

方法:原地做左、右手、高低交替结合的运球练习,看老师手势,报出数字。

要求:抬头运球,用手的感觉控制球和两手都能运球。

组织队形:散点。

3.运球捅球游戏:

1)教师讲解游戏方法及规则。

方法:在半场以内任意运球,设法捅掉别人的球,并保护好自己的球。

要求:边运球边抬头观察别人动作,注意保护球。

2)进行游戏。

3)小结游戏情况。

组织队形:散点。

2.行进间运球:

1)行进间直线运球练习。

教师讲解练习方法。

学生练习。

小结。

组织队形:略 、

2)行进间曲线运球练习。

教师讲解练习方法。

学生练习。

小结。

3.以行进间直线运球、行进间曲线运球进行运球接力比赛。

4.组织队形:

四、结束部分

1.放松:

俗话说"笑一笑,十年少"。现代医学也认为:笑,能消除神经的紧张;使肌肉放松,对肢体的放松起着良好的效果。

方法:学生两人一组面对面站立,看着对方的面部表情,从而发自内心地笑。

要求:全身心地投入到放松活动之中。

组织队形:同课的开始。         

2.小结:对学生练习中表现出的不怕苦、不怕累、积极向上的精神给予表扬。提出希望,激励学生继续进行篮球运动,使篮球成为我们的终身伙伴。

3.布置回收器材。

4.宣布下课,师生再见。

 

 

体育组李勇老师之《篮球行进间运球》评课稿

                          评课人:吴凌云

    这个教案,是今天我们学校李勇老师所上的一人一课教案,本次课堂教学非常精彩,在实际教学中不断的出现让我们无限回味的掌声,接下来就我来评析课后对整堂课堂的亮点与不足之处。

    在我以前的印象中篮球课基本都是枯燥乏味的,除非是让学生自己练习篮球赛,那时学生是非常活跃快乐的,积极主动的。今天听了李老师的课,感受颇具深刻。本课以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篮球运球练习为教学内容。通过教师的导学、设疑、来组织学生进行分散练习、自主练习、比赛、游戏互相参差的教学方式达到在比赛,游戏当中使学生练习并、掌握到篮球的基本技能技巧,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以下,我就谈谈对李老师课堂上的闪光点

  一、教学目的的人性化

   本课的教学内容,李老师选择了学生非常喜欢的篮球运动。但本课要完成的教学任务又是反复枯燥的运球练习,这本身就是一种矛盾。所以,李老师在本课的教学目的定位,在比赛游戏当中练习到篮球的基本技能;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突出比赛游戏为主要教学方法,体现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同时以学生合作意识为隐形目标,从比赛、游戏的生活化行为体验中体验合作的无处不再和及其重要性!

    二、教学程序的科学化

    课的开始由学生关心的体育盛世  ——北京奥运会引入,把学生带入篮球课堂,发挥“明星效应”激发学生学习篮球的兴趣。切入主题,引导学生积极的进行热身运动,再是拨球、抛接、饶球、转球练习使学生熟悉球性。接这拍球游戏和运球游戏比赛,意在强化运球技能。最后,用篮球游戏-玩球,来进行放松活动,使学生的身心得到恢复。

    三、教学形式的多样化

    课堂首先以新颖“听哨”游戏球操导入,在富有现代气息中学生渐入佳境。它不再是以往的绕圈惯例,绕圈长跑,而是有针对性的,又有时代个性。而接下来的练习、比赛、游戏一条龙的多样化训练中主要考虑到队形,充分利用上课的基本队形,灵活变化队伍,进行分组,即使减少了排队的时间,又增加了学生练习球的次数。

    当然也有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

    1、在教案的设计上上课时间、地点、所在班级的设计欠缺;目标的定位要求和学生达成情况的差距。

    2、教师在整节课堂上时间的把握尺度上,例如,组织学生热身进入场地,开始热身。教师就是简简单单2分钟时间一扫而过,并没有达到学生热身的目的。

    3 在拍球游戏教学中,主教材上下衔接的时候,不够连贯,而且,实际课堂预设跟生成的差距非常大,很多孩子几乎不能很好的掌握这个球的技巧。

    4、在组织的比赛中发现有些学生动作变形,学生刚学习了新动作还没有完全熟悉掌握,而且在比赛中学生一般都会注重比赛的结果自然就会忘记动作的要求,因此在比赛期间老师应该多提醒学生规范动作;还有要不断强调比赛奔跑中的安全性。

    5、最后放松活动中,整个人坐在地上两腿分开,然后在自己的两腿之间运球,接下来能把球在两腿之间来回拍动。有点画蛇添足的感觉。应该去除或者变换形式····

   总得来说李老师的这堂课设计新颖独特,符合新课程标准。课堂教学贯彻了“健康第一”的思想,让学生从玩中学,学中乐,从而达到“快乐体育”的目的。

 

 

 

 

 

 

 

 

                                             0一四年十月二十二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