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教学》教案+评课稿
(2014-12-24 12:55:07)
标签:
体育 |
分类: 校本教研开课教案及评课 |
小学五年级体育课教案:篮球教学
鳌江十二小
教学设计
1.认知目标:通过篮球基础练习,熟悉球性,提高控球能力,初步掌握行进运球及行进间运球的基本技术。
2.技能目标:学生主动参与运球游戏练习,在反复的练习中形成能力;发展反应速度、灵敏协调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在自主练习中学会合作、学会评价;体验篮球运动的乐趣和成功的愉悦。
4.个性发展:培养学生不怕挫折、顽强拼搏、迎难而上的精神;能在课堂内自觉、自律、自强,并不乏个性的张扬。
教学内容:
篮球:球感练习和简单的运球技术
重点:行进中运球
难点:运球按拍球方法
一、开始部分
1.集合整队;
2.师生问好;
3.宣布课的内容;
4.组织队形:如图。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Δ
要求:集队做到快、静、齐,精神饱满,声音宏亮。
引入课的内容:同学们在观看篮球赛时,双方队员出神入化的球技、球员健美的风姿。同学们一定也想象他们一样,掌握熟练的篮球技术。但是,要掌握熟练的篮球技术,必须通过长时间的训练、多练习。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练习,为打好比赛打下基础。
二、准备活动:
1.教师带领学生沿篮球场跑1圈
2.准备活动
(1)头部运动;
(2)腹背运动;
(3)体转运动;
(4)正、侧压腿;
(5)腕踝关节运动。
组织队形:扇形(学生在三分线外站立,教师在三秒区内)
教法:教师领作,学生跟随练习。
要求:动作协调、到位。
三、基本部分
篮球:运球游戏
(一):
1.师示范几种耍球方法:
(1)双手抛接球;
(2)环绕交接球;
(3)原地两手交换推滚球。
2.学生自耍球练习。
教师和学生一起练习,激发学生练习的积极性。
组织队形:散点
(二)行进运球练习:
1.原地高、低运球:
教法:
(1)让学生在原地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运球练习。
(2)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掌握运球技术情况。
(3)教师讲解示范高、低运球按拍球方法。
(4)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5)学生展示。
比一比:谁的运球技术水平高。
看一看:谁的运球技术动作优美。
(6)组织学生自评、互评、教师点评。
组织队形:散点
2.运球看数报数:
方法:原地做左、右手、高低交替结合的运球练习,看老师手势,报出数字。
要求:抬头运球,用手的感觉控制球和两手都能运球。
组织队形:散点。
3.运球捅球游戏:
(1)教师讲解游戏方法及规则。
方法:在半场以内任意运球,设法捅掉别人的球,并保护好自己的球。
要求:边运球边抬头观察别人动作,注意保护球。
(2)进行游戏。
(3)小结游戏情况。
组织队形:散点。
2.行进间运球:
(1)行进间直线运球练习。
①教师讲解练习方法。
②学生练习。
③小结。
组织队形:略 、
(2)行进间曲线运球练习。
①教师讲解练习方法。
②学生练习。
③小结。
3.以行进间直线运球、行进间曲线运球进行运球接力比赛。
4.组织队形:
四、结束部分
1.放松:“笑”。
俗话说"笑一笑,十年少"。现代医学也认为:笑,能消除神经的紧张;使肌肉放松,对肢体的放松起着良好的效果。
方法:学生两人一组面对面站立,看着对方的面部表情,从而发自内心地笑。
要求:全身心地投入到放松活动之中。
组织队形:同课的开始。
2.小结:对学生练习中表现出的不怕苦、不怕累、积极向上的精神给予表扬。提出希望,激励学生继续进行篮球运动,使篮球成为我们的终身伙伴。
3.布置回收器材。
4.宣布下课,师生再见。
体育组李勇老师之《篮球行进间运球》评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