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组集体备课《数字编码》

标签:
教育 |
分类: 校本培训活动记录表 |
附件3:
学校校本培训活动记录表
(项目负责人填写)
工作单位:
项目名称 |
校本培训 |
项目负责人 |
钱丽仙 |
|
活动时间 |
2014年11月25日 |
活动地点 |
会议接待室 |
|
活动主题 |
数学组集体备课 |
主 讲 人 |
郑小玲 |
|
参加对象 |
全校数学老师 |
申请学时 |
1学时 |
|
活动内容 及进程 |
1、个人初备:主备人谈三年级上册《数字编码》一课的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过程及设计理念等。 2、集体研讨:分环节讨论,组内其他老师发表自己的见解。 原来这一内容作为“数学广角”安排在五年级上册,现在移到三年级上册,作为实践与综合的内容。数字编码,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具体教学时,需要教师恰当把握教学要求,如身份证号码,不要求学生掌握每个数字所代表的含义及编排方法,不易理解的(如校验码)让学生知道就可以了;也不要求学生完全掌握编码的方法和规则。重点是体会编码的合理性、便利性、有效性、统一性,应给予亲身体会、经历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 3、再备课:主备人对《数字编码》一课的教学设计作进一步修改、整理。 |
|||
活动反思 与建议 |
集体备课的目的就是为了深入研读教材,在教研组成员的交流碰撞中获得教学的智慧。因此,集体备课不能流于形式,而要钻研到教材中,从教学的重难点入手,在疑难处或有争议的地方斟酌交流,获得个体教学的资源和智慧。集体备课必须在个人充分研读教材的基础上,抓住教材的重难点,提出自己的困惑大家集思广益,在凝聚了集体的智慧、形成基本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模式后,再制定或摄入修改各自的教学设计,已达成教学目标。 |
|||
过程确认 |
|
|||
说明:活动一周内,校本培训职能部门根据项目负责人递交记录表审核内容并签字确认。考勤表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