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数学组“教学评一致性”教学模式观摩

(2022-11-18 13:28:11)
标签:

主题教研

分类: 校本研修研讨课

项目名称

课堂教学观摩

项目负责人

卓婷婷

活动时间

2022.10.31

活动地点

一(1)班

活动主题

《解决问题》

温雪金

参加对象

全体数学教师

申请学时

 

活动内容

及进程

活动一:温雪金老师和一1班学生上一节《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

设计者: 平阳县萧江镇第五小学  温雪金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实验教材一年级上册第57页。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加减法的联系,会用8和9的加减法正确地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进一步掌握加减法的意义,能够根据已知条件和问题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并列式计算,体会到两个相关的信息和一个问题可以构成一个数学问题。

3.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增强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与他人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明确“解决问题需要的信息”。

教学难点:根据已知量和问题之间的关系分析数量关系,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并列式计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教科书P57情境图。

数学组“教学评一致性”教学模式观摩

师:说一说,在美丽森林的一角,你们看到了什么?

【学情预设】学生会说有小鹿、天鹅、蘑菇、大树、小河。

师:同学们很善于观察,森林中不仅有许多可爱的小动物和美丽的植物,还隐藏着许多的数学问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解决这些数学问题。(板书课题:解决问题)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解决小鹿的问题。

(1)聚焦小鹿图,完整表述题意。

师:看,已经有小动物迫不及待要和大家见面了!(出示小鹿的情境图)

数学组“教学评一致性”教学模式观摩

师:现在请你们用数学的眼光仔细观察,关于小鹿,你知道了什么?

【学情预设】学生说出:一共有9只小鹿。

师:你发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很好!你是怎么知道的?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说是数出来的,教师就让学生带着大家数一数,并追问:还有不同的方法吗?引导学生发现图中的文字信息。

师:看来图中的文字也蕴含着很重要的信息,对于已经给出的信息我们就不用数了,这样不容易出错。仔细观察,你还知道了什么?

【学情预设】引导学生说出“跑走了3只,还剩几只?”(教师追问:你怎么知道跑走了3只?怎么看出来的?学生在图中指一指。)

师:你们真聪明,能用自己的语言说出图画表达的意思。发现了这么多信息,谁能完整地说一说,关于小鹿我们知道了什么?要解决什么问题?同桌之间可以先互相说一说。

学生完整表述题意。

(2)分析和解决问题。

师:这道题里不论是用图画表示,还是用文字表述,我们都把它叫做数学信息。(板书:一共有9只小鹿,跑走了3只,还剩几只?)这些就是数学信息。知道了这些信息,你们会解答这个问题吗?

学生思考并列式解答。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9-3=6(只)。

师:为什么用减法计算?

【学情预设】如果学生说出从9只里面去掉3只就是剩下的6只,教师要给予肯定。个别学生可能会出现用加法来解决的情况,可以请有不同意见的学生说一说,明确一共有9只小鹿,跑掉3只,求还剩几只,就是从9里面去掉3,求还剩多少,要用减法计算。

(3)检验反思。

师:我们来检查一下计算是否正确。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用跑掉的3只加上剩下的6只,得到原来一共有9只小鹿。

师:我们做完题之后要认真检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解决天鹅的问题。

出示天鹅的情境图。

数学组“教学评一致性”教学模式观摩

师:关于天鹅,你知道了什么?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情预设】学生说出:一共有8只天鹅,游走了3只,还剩几只?(教师追问:你从哪里知道游走了3只?学生在图中指一指。)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师:同学们真棒!不仅找到了两条相关的数学信息,而且还提出了一个数学问题。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个问题你会解答吗?

【学情预设】学生回答:8-3=5(只)。

教师板书:8-3=5(只)。

师:为什么用减法计算?

【学情预设】学生说出:从8只里面去掉3只,求剩下几只,要用减法计算。

师:我们来检验一下解答对不对。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用游走的3只加上剩下的5只,得到原来一共有8只天鹅。可以判断解答的是正确的。

3.对比交流。

师:对比小鹿和天鹅的问题,你有什么发现?

【学情预设】学生会发现两道题都是“从总数里面去掉一部分,求还剩多少”的问题,都是用减法计算,不同的是小鹿图直接给出了问题,天鹅图没有给出问题,需要自己提出问题。

4.解决蘑菇的问题。

出示蘑菇的情境图。 数学组“教学评一致性”教学模式观摩

师:关于蘑菇你知道了什么?能提什么数学问题?和你的同桌说一说,算一算。

同桌合作解决问题。

【学情预设】树根下有6个蘑菇,树根旁边的草地上有2个蘑菇,一共有几个蘑菇?

师:一共有几个蘑菇这个问题应该怎么解答呢?(教师板书完整信息)

【学情预设】学生说出:6+2=8(个)。

教师板书:6+2=8(个)。

师:为什么前面两道题我们都是用减法计算,而这道题用加法计算?

【学情预设】学生会说出:要求一共有几个蘑菇,就是要把两部分合起来,所以要用加法计算。

师:还能提出其他的问题吗?

【学情预设】预设1:草地上一共有8个蘑菇,左边有6个,右边有几个?解答:8-6=2(个)。(教师追问:为什么用减法?引导学生回答:因为一共有8个蘑菇,减去左边的6个,就等于右边的2个了,所以用减法。)

预设2:草地上一共有8个蘑菇,右边有2个,左边有几个?解答:8-2=6(个)。

师小结:同学们真棒!根据一幅图,我们可以提出这么多问题,并且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了它们。我们知道把两部分合起来,求一共是多少,要用加法计算;知道总数和其中一部分,求另一部分,要用减法计算。

三、应用练习

1.完成教科书P58“练习十二”第1题。

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交流。

【学情预设】学生完成第1小题比较轻松,能完整表述题意。学生可能出错的是第2小题,因为图中的2只母鸡是干扰信息,学生可能出现8-4=4(只),10-4=6(只)这两种算式。(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你觉得哪个算式正确?为什么图上共有10只鸡,你却要用8去减?”在讨论中得出,要根据问题去选择和问题有关的信息,深化学生对数学问题的理解。)

2.完成教科书P58“练习十二”第2题。

“开火车”的方式进行汇报,指名学生说一说是怎样算的。

3.完成教科书P58“练习十二”第3题。

【学情预设】有了前面解决问题的经验,学生会最先关注图中所给的文字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提问题。提出有关沙堆的问题很轻松。图中有关小黄桶的信息只提供了一个,需要自己在图中找另一个信息再提问题;有关小朋友、铲子的信息都隐含在图中,教师适时引导学生认真深入地观察,收集信息再提出问题。

    四、课堂小结

师: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五、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

一共有9只小鹿,跑走了3只,还剩几只?

9-3=6(只)

一共有8只天鹅,游走了3只,还剩几只?

8-3=5(只)

树根下有6个蘑菇,树根旁边的草地上有2个蘑菇,一共有几个蘑菇?

                  6+2=8(个)

 数学组“教学评一致性”教学模式观摩

数学组“教学评一致性”教学模式观摩

活动二:数学组老师对这节课提出建议。

活动三:组长对本次主题教研活动进行总结。

    活动反思

与建议

本节课的开始,教师就引导学生用三句话来完整地描述情境图,帮助学生逐步感悟部分数和总数之间的关系。在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明确“解决问题需要的信息”是重点,初步让学生体会到两个相关的信息和一个问题构成一个数学问题。本节课出现了用图片呈现的数学信息,教学中要让学生明白,数学信息可以是文字的,也可以是图片的,要学会多角度地发现信息、收集信息。

 

过程确认

教研组长(签字):卓婷婷       教务处(签字):黄慧珍

数学组“教学评一致性”教学模式观摩

数学组“教学评一致性”教学模式观摩

数学组“教学评一致性”教学模式观摩

数学组“教学评一致性”教学模式观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