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江五小2021学年第二学期校本研修项目方案

分类: 校本研修项目方案 |
附件1:
平阳县校本研训项目申报书
申报学校(盖章)平阳县萧江镇第五小学
研训项目名称 |
“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实践研究项目 |
|||||||||||
项目负责人 |
黄慧珍 |
校内职务及联系电话 |
教务处主任 15068483708 |
|||||||||
团队成员 |
教务处及各教研组长 |
|||||||||||
对象人数 |
26人 |
申请学分 |
每学年24学分 |
研训时间 |
周二、周三、周四下午 |
|||||||
(一)项目简介(项目背景、拟解决的核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预期效果等) |
||||||||||||
在双减的背景要求下,如何减轻学生课后学业负担、如何提高课堂的有效性是所有教师努力的方向。“教学评一致性”作为有效教学的原理,深刻地反映了课程思维的本质要求,即整体一致地思考“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教到什么程度”的问题,为教师在推进有效教学中,矫正种种偏差。 我校在课堂变革中,努力把“学为中心、教为学服务”的教学理念转化为教师的教学行为,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在“教学评一致性”的理论支持下,教师能够更好地让学习目标成为课堂教学的支点,评价贯穿在课堂始终,最终促进目标达成,做到评即学、评即教、教即评。通过“教学评一致性”课堂模式的实施,学生能够对学习目标有更清晰的认识,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结果的质量。 |
||||||||||||
(二)具体目标(具体简洁、清晰可测) |
||||||||||||
1.促进“教学评一致性”教学模式转变,积极开展集体备课、研讨课等教研活动。 2.推动各学科校本研修主题化,以教研活动为载体,结合我校校情开展主题研修,提高各学科教师“教学评一致性”教学设计能力。 3.分享和交流教学经验和研究成果,树立教学研究意识,营造学校研训氛围,提高教师专业能力。 |
||||||||||||
(三)设计思路(建议围绕项目目标、内容、形式之间的逻辑关系,用框架结构图表达项目设计思路) |
||||||||||||
|
||||||||||||
(四)课程总表 |
||||||||||||
研训 模块 |
研训内容 |
研训时间 |
研训形式 |
学时 |
主讲或主持 (简要荣誉职务) |
|||||||
理论培训 |
《浅谈“教学评一致性”教学模式》 |
第一学期 |
讲座 |
2 |
李安乐(校长) |
|||||||
《“教学评一致性”教学模式 让课堂变得不一样》 |
第二学期 |
讲座 |
2 |
黄慧珍(教务主任) |
||||||||
课堂观摩 |
语文组“教学评一致性”教学模式观摩 |
第一、二学期 |
课堂教学与研讨 |
2 |
陈园园(语文组教研组长) |
|||||||
数学组“教学评一致性”教学模式观摩 |
第一、二学期 |
课堂教学与研讨 |
2 |
卓婷婷(数学组教研组长) |
||||||||
综合组“教学评一致性”教学模式观摩 |
第一、二学期 |
课堂教学与研讨 |
2 |
黄鲜艳(综合组教研组长) |
||||||||
学员交流 |
语文组“教学评一致性”教学模式集体备课与主题教研 |
第一、二学期 |
教学交流 |
12 |
陈园园(语文组教研组长) |
|||||||
数学组“教学评一致性”教学模式集体备课与主题教研 |
第一、二学期 |
教学交流 |
12 |
卓婷婷(数学组教研组长) |
||||||||
综合组“教学评一致性”教学模式集体备课与主题教研 |
第一、二学期 |
教学交流 |
12 |
黄鲜艳(综合组教研组长) |
||||||||
学员展示 |
语文组“教学评一致性”教学模式展示 |
第一、二学期 |
成果展示 |
2 |
陈园园(语文组教研组长) |
|||||||
数学组“教学评一致性”教学模式展示 |
第一、二学期 |
成果展示 |
2 |
卓婷婷(数学组教研组长) |
||||||||
综合组“教学评一致性”教学模式展示 |
第一、二学期 |
成果展示 |
2 |
黄鲜艳(综合组教研组长) |
||||||||
总结汇报 |
各教研组分享“教学评一致性”教学模式的校本研修项目成果 |
第一、二学期 |
汇报交流 |
4 |
李安乐(校长) |
|||||||
研讨交流,反思改进 |
第一、二学期 |
汇报交流 |
2 |
付贤雄(教务员) |
||||||||
(五)研训作业要求(请逐条清晰列出) |
||||||||||||
1. 2. 上好一堂“教学评一致性”教学模式的公开课 3. 撰写一篇“教学评一致性”教学模式的评课稿
|
||||||||||||
(六)校务讨论意见(100字内) |
||||||||||||
提高课堂有效性,减轻学生课后学业负担,是“双减”对教师提出的要求。“教学评一致性”的课堂中,评即学、评即教、教即评,这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教学评一致性”的理论指导下,不仅是教师调节教,同时也是学生调整学,如此能够让整堂课紧扣目标,真正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校长(签字):李安乐
|
附:2021学年第二学期各校校本研训活动行事历(要与研训课程表一致)
附件2:
2021学年第二学期各校校本研训活动行事历
周次 |
日期 |
校级内容 |
教研组内容 |
负责人 |
1 |
2.14 - 2.20 |
|
|
|
2 |
2.21 - 2.27 |
|
|
|
3 |
2.28 - 3.6 |
讲座 |
《浅谈“教学评一致性”教学模式》 |
李安乐 |
4 |
3.7 - 3.13 |
主题教研活动(一) |
各小组进行主题教研活动 《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理念》 |
陈园园 |
郑洋洋 |
||||
唐升念 |
||||
5 |
3.14 - 3.20 |
集体备课(一) |
各小组进行集体备课 |
叶黎明 |
黄益发 |
||||
董芳芳 |
||||
6 |
3.21 - 3.27 |
|
|
|
7 |
3.28 - 4.3 |
|
语文组“教学评一致性”教学模式观摩 |
黄新华、翁晓忠 |
8 |
4.4 - 4.10 |
|
数学组“教学评一致性”教学模式观摩 |
毛兴健 |
9 |
4.11 - 4.17 |
|
综合组“教学评一致性”教学模式观摩 |
黄鲜艳 |
10 |
4.18 - 4.24 |
主题教研活动(二) |
各小组进行主题教研活动 《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策略》 |
黄海霞 |
陈小影 |
||||
黄慧珍 |
||||
11 |
4.25 - 5.1 |
集体备课(二) |
各小组进行集体备课 |
杨青青 |
王佐超 |
||||
林大密 |
||||
12 |
5.2 - 5.8 |
|
语文组“教学评一致性”教学模式展示 |
林婷 |
13 |
5.9 - 5.15 |
|
数学组“教学评一致性”教学模式展示 |
卓婷婷 |
14 |
5.16 - 5.22 |
|
综合组“教学评一致性”教学模式展示 |
唐升念 |
15 |
5.23 - 5.29 |
经验交流:《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设计心得交流》 |
各小组进行经验交流 |
徐紫伊 |
付贤雄 |
||||
王成通 |
||||
16 |
5.30 - 6.5 |
教师读书活动 |
各小组进行读书活动 |
黄西施 |
黄步游 |
||||
王准 |
||||
17 |
6.6 - 6.12 |
集体备课(三) |
各小组进行集体备课 |
李勉 |
林美花 |
||||
陈宗碧 |
||||
18 |
6.13 - 6.19 |
主题教研活动(三) |
各小组进行主题教研活动 《“教学评”一致性评价任务的设计》 |
吴美妙 |
卓婷婷 |
||||
黄鲜艳 |
||||
19 |
6.20 - 6.26 |
反思改进 |
总结、材料整理 |
教务处 |
20 |
6.27 - 7.3 |
|
|
|
21 |
7.4 – 7.10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