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萧江五小
萧江五小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816
  • 关注人气:1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数学主题教研活动二:优化数学作业

(2018-11-07 13:25:55)

学校校本培训活动记录表

(项目负责人填写)

                            工作单位:  萧江镇第五小学

项目名称

主题教研活动

项目负责人

梅思思

活动时间

2018.

活动地点

会议室

活动主题

优化数学作业

主 讲 人

梅思思

参加对象

全体数学教师

申请学时

 

活动内容

及进程

活动一:

梅思思老师开展了关于《优化数学作业——提高数学教学的重要途径》的主题教研活动,与教师们交流了“好的作业设计,不仅可以巩固一堂课所要求掌握的知识,而且可以激发学习兴趣,开发智力,拓展知识面,点燃创造思维的火花,培养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提出了对小学数学的作业设计的几点思考。

http://s13/mw690/002aRBqQzy7p0y3mkag8c&690

发言内容如下:

有不少教师在备课中却往往忽略了对作业的精心设计,设计的作业或简单的重复抄写,或机械的死记硬背,或枯燥的题海苦练,或呆板的知识仿效,或钻牛角尖的偏题怪题。这样的作业练习,压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僵化了学生的思维,遏制了学生创造力的产生,能力的培养便成了空中楼阁。本人以为作业设计可从以下几方面多思考。

把握数学作业的量,指导学生科学地完成作业,提高数学学习效率。

  教育家卡罗尔的掌握学习理论认为,学生学习达成度=实际用于学习任务的时间/掌握该学习任务所需的时间。掌握该学习任务所需的时间越少,学习达成度则越高。学生在完成课内学习后,课外掌握该学习任务所需的时间越少,学习达成度就高。但是不能单纯理解为数学作业量少,学习时间少,效率就高,而必须考虑学习的有效性,科学合理地设计作业的量。因此,数学作业的设计首先要分析教材,把握教学重点、难点,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其次,数学作业要富有启发性,能引起学生兴趣,提高作业效率。另外,要引导学生通过尝试回忆复习,归纳、整理知识点,理清思路,再开始做作业,完成以后,自我检查,提高准确率。

提升数学作业的质,以学生发展为本

(一)设计弹性作业,让学生自主选择

    在同一个班级里,学生的认知水平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此,在设计作业时,要有机设置弹性作业,供学生自主选择,以满足各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

1.提供不同的作业内容,供学生自主选择

    教师根据课堂教学的知识结构和学生掌握知识的实际情况,设计或选择一组有层次的课外作业习题,让学生任选其中几道解答。如教学“乘法分配律”后,设计如下作业,要求学生任选6道以上。

76×68+76×32    57×39+43×39  201×73         25×401

125×88        97×101         327×99+327      58×102-58×2

987×98               69×301-69   88×117+88×8        4896×24

    这样的作业,既针对学生的实际,又体现明显的自主意识,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精神。

2.提出不同的作业形式,供学生自主选择

    作业的形式要有变化,才能满足各个层次学生的需要。我们常用的作业形式有:(1)自选作业。即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自己选择课本上一定量的练习题作为家庭作业。(2)自编作业。根据学生实际,自编相关的习题,作为课外作业。(3)自批作业。学生将某次作业进行相互交流,让学生当一次小老师批改作业。

二)设计应用作业,让学生独立思考

    学生视作业为“负担”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教师忽视了数学知识应用的广泛性。教师对作业的选材、内容、形式要充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紧扣时代步伐,加强应用练习,促使独立思考,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有机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如,在学习了时间的简单计算后,出示中央电视台星期六部分节目表,从中设问编题,加强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

7:00   东方时空          19:38  焦点访谈           9:05  少儿节目

10:06  东西南北中        18:05  文化长廊           19:00  新闻联播

然后布置问题:

1.小明吃早饭时,他爸爸正在看《东方时空》,小明吃早饭大约几时?

2.820小明开始做作业,他想看《少儿节目》,他还能做多少分钟作业?

3.《文化长廊》节目到《新闻联播》节目有多少分钟?

4.请你编一张星期六的活动表。

    这样,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和创造性得到了培养,突出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之一是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像上面让学生自主参与,独立思考,变“做题”为“编题”,更能有效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与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得到了培养。可见,将原先教师的“权力”合理地“下放”给学生,进而让学生主动探索、合作交流,就可以实现学习方式的多样化。

    (三)设计研究作业,让学生求异创新

    数学作业形式的多样化不仅仅体现在解题本身,学生主动的调查、发现、实践、小课题研究等研究性作业,也应逐步成为一种基本模式,让学生在操作实验、自主探索、大胆猜想、合作交流、积极思考中求异与创新。

1.加强学科整合

    作业设计应当注意学科之间的整合,体现多种知识、方法与能力的综合运用,增强探索性,注重思考性,着眼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与能力。如:张师傅家有一张长6.28分米、宽4分米的白铁皮,他想用它做一个高4分米的圆柱形无盖水桶。于是,他想到店里去配个底。可店里不能直接配到圆形的白铁皮,必须按需要剪成长方形或正方形再加工成圆形。 请你帮张师傅想个办法,至少要剪一块多大的白铁皮(长方形或正方形)就可以配成水桶的底了。(计算并简要说明)算一算,做成的这个水桶一次可盛水多少千克?(1立方分米水重1千克)

2. 撰写数学作文

    数学“作文”,不仅让学生自主作业,回味获取知识的过程,还让学生充分和自由地暴露思维过程,表达自己的独特思路,拓宽师生交流的情感时空,从而为教师因材施教提供十分重要的素材和信息,使数学作业更加丰富多彩,使数学学习更具魅力,并改善学习方式。

    

活动二:

郑洋洋付贤雄、黄步游三位老师对这次教研活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表示肯定,并谈论自己在教学中对学生作业的布置和设计的几点做法。

http://s7/bmiddle/002aRBqQzy7p0y85Lls86&690

活动三:

王佐超、陈小影、王成通、王素情、毛兴健五位老师也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感受。认为应该要布置一些开放性的弹性作业、应用作业和研究作业,让学生感受知识的美妙,体会知识来源于生活,也可以应用于生活。

活动四:

郑洋洋老师对本次主题教研活动进行总结。

活动反思

与建议

  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是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而积极探索并实施多样化的数学作业形式是一个重要切入口。让我们逐步将“作业布置”转向“作业设计”,在作业内容与形式上改革和创新,比如教师布置与师生共同布置相结合、书面练习与动手操作相结合、课本作业与实践性作业相结合、知识性作业与创造性作业相结合等等,进而逐步实现小学数学作业方式的多样化,让更多现实的、有趣的、探索性的数学学习活动成为数学学习的主要形式。

过程确认

 

                                    科研处负责人签字:梅思思

(注:校本培训上传博客专用记录表)

http://s13/bmiddle/002aRBqQzy7p0y9h8de9c&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