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蓬莱建国京剧团简史

(2021-04-17 01:07:25)
标签:

历史

蓬莱建国京剧团简史

/栾枫

 

1953年9月,人民解放军第九兵团政治部京剧团17人携带全部戏箱下放到蓬莱,与当地民间剧团合编,成立了蓬莱建国京剧团。蓬莱县王副县长(女)主持命名典礼,公布了领导名单。韩话为指导员、栾枫为行政团长,确定为自负盈亏性质。剧团一经组成,立即组织演出。剧目有《白兔记》、《新美人计》等,很受群众欢迎。

为提高演出水平,1954年以后,相继接收了李韵珠、刘慧琴、任金祥、叶鸿俊等流动演员。演出大型剧目有《梁祝》、《十八罗汉》等。随着演出水平的提高,逐步由分份制改为工资制。政府为支持剧团,把文化馆经营的照相馆改由剧团经营。

 

1955年开始,不再聘请流动演员,培养自己的演出力量。推出了《秋江》、《白蛇传》、《赵五娘》、《封相》、《双蝴蝶》等节目,组织下乡演出,每年有9个月的时间在农村演出,天寒地冻、酷暑炎夏都坚持在室外场地演出,演出一丝不苟,颇得观众好评。几乎走遍了烟台地区各县的广大农村。每到一地,由宣传组编写当地新人新事,以快板、双簧、幻灯等形式在演出之前进行宣传。剧团到村后,分组到烈军属及五保户家进行清唱慰问,并把水缸挑满。主要演员则为当地农村的俱乐部进行辅导。

 

1955年到1958年,4年的演出活动积累资金约10万元,每年演出300场以上,使剧团做到了自负赢亏、逐步发展。1957年,剧团购置了发电机。下乡演出时,灯光布景跟剧场一样,服装崭新,使山区农民不出远门便能看到好戏。因此,1956年春,莱阳专署在蓬莱召开全区职业剧团团长会议,交流自力更生发展剧团的经验。

 

1956年6月,省里批准剧团转为国营。同年夏,参加莱阳专区会演,演出了《将相和》、《炼印》,均获得了集体表演奖。1958年,省在青岛召开全省财经会议,让建国京剧团参加,汇报发展经济情况。同年,因剧团上山下乡、送戏上门成绩显著,叶洪俊出席了全国文教群英会。

 

自建团到1958年底,先后培养了3批学员,每批都有尖子演员。第一批有张枫秋、孙永平、张行芬、李广柱、陶天骥、葛永久、高矢发等。第二批有程建华、邹慧兰、米双春、米双武、刘柏芳等(刘柏芳被送到北京戏校专修两年后被省京剧团留下,擅长刀马旦)。第三批有韩振伦、吴永胜、冯宝来、张云平、刘柏霞、张立功等。

 

1954年开始,剧团每年都代表省慰问团到长山岛、烟台、牟平、青岛等地进行慰问演出。1958年,排演现代戏十多出。其中《红色的种子》在青岛演出时,《青岛日报》刊登了文章和剧照,评价很高。1959年,排演新编历史戏《煅婴赋》(栾枫编剧)。1961年排演《戚继光》(栾枫、唐聚庆编剧)。1963年演出现代戏《鸳鸯冢》、《老把式》(栾枫编剧)。

 

1956—1964年,是蓬莱建国京剧团发展的鼎盛时期。剧团的同志们不辞劳苦活跃在胶东的城乡各地,很受观众的欢迎。所到之处,观众抢购戏票,有时要分成四、五个点同时出售戏票。随着收入的不断增加,剧团添制了大批行头、排演新戏,有困难的兄弟剧团也经常来借钱。这一切为省内的同行们常常称道。

 

1958年,蓬、黄合县。1959年,蓬莱建国京剧团与黄县新新京剧团合并,阵容进一步扩大。当年烟台地区汇演现代戏,蓬莱建国京剧团参加演出的剧目有自编自演的《王长福》,反映英雄人物为大修水库英勇献身的事迹。还排演了新戏《为死难者报仇》(是根据当时报道材料编排的),反映的是人民海军为人民复仇的感人事迹。这两出戏都获得了卫星节目奖。

 

蓬莱建国京剧团不仅红遍胶东地区,而且每年还代表山东省慰问队,很受部队官兵及家属们的欢迎,每到一地,官兵们和家属排着长队接,含着热泪送行,与部队结下了不解之缘。有时也去工矿企业慰问。1958年,蓬莱建国京剧团被列为全国戏曲100例的红旗单位。

 

1960年,烟台地区举办了青年京剧演员汇报演出大会,蓬莱建国京剧团参赛的节目是《白蛇传》中《断桥》一折和《辕门射戟》,颇受好评。嗣后代表烟台地区去省,在济南大明湖演出并获奖。

 

1962年7月,蓬莱建国剧团改名为蓬莱京剧团,开始排演现代戏。其中最受好评的有《红色种子》、《黛诺》、《沙家浜》、《四川白毛女》、《红嫂》、《洪湖赤卫队》等,特别是张枫秋与中国第一女花脸——齐啸云合演的《黛诺》、《沙家浜》最受观众欢迎。

1966年“文革”开始,剧团改演“样板戏”。排演了《海港》、《龙江颂》、《沙家浜》、《红灯记》、《平原作战》、《磐石湾》、《智取威虎山》、《杜鹃山》。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党中央拔乱反正,恢复演出传统京剧。剧团又重新排演了《逼上梁山》、《柳荫记》、《吕布与貂蝉》、《白蛇传》、《玉堂春》、《霍小玉》、《金玉奴》、《香罗带》、《望江亭》、《将相和》、《秦香莲》等一系列传统剧目,演遍胶东城乡各地。

 

1982年秋,蓬莱京剧团解散。

蓬莱建国京剧团简史

蓬莱建国京剧团简史

蓬莱建国京剧团简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