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随笔】由杜荀鹤诗作《泾溪》说开去

(2012-11-25 10:19:27)
标签:

杂谈

分类: 散文随笔

 

由杜荀鹤诗作《泾溪》说开去

                                        /洪老头

 http://s13/mw690/76c6ee07tcf487ef8545c&690

    晚唐诗人杜荀鹤的知名度不及他的父亲杜牧,然其诗作《泾溪》却不亚于其父的《清明》,不失为一首传世之作。诗云:

                            泾溪石险人兢慎,

                            终岁不闻倾覆人。

                            却是平流无石处,

                            时时闻说有沉沦。

    这首诗琅琅上口,直白易懂,毫无晦涩之处。作者在诗中用有悖事理的诗句,道出了自然界中事物间的辩证关系:泾溪石险很少发生人倾覆,平流无石却常有舟沉沦。它告诫人们,在行进的过程中,形势越好,道路越平坦,就容易产生麻痹、懈怠的心理,事情的发展就会走向其本来的方面,“倾覆”、“沉沦”的不测之事就很有可能发生。

    诗中“兢慎”二字乃谨慎之意。然作者在这里不用“谨”而用“兢”,其用意不能不让我们用心领会:“谨”的意思是小心,而“兢”字不仅有“谨”之意,更有“敬畏”之涵,即战战兢兢。“兢慎”二字使得该诗寓意更为深邃。

    因此,我们吟诵这首古诗,懂得“慎”的意义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要思考自己在人生进程中如何才能做到“兢”。

    由此我想到,眼下全社会惩腐败之风,扬清廉之气的强烈呼声。

    杜绝腐败,离不开“惩”和“防”。“惩”是从根本上,也就是从制度上根除滋生腐败的土壤,最大限度的加大腐败的成本;“防”则是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对腐败的免疫力。制度建设是政治改革的社会工程,而个人免疫力则是自身的理论修养和道德修养,也就是说领导干部要时时处处做到“兢慎”。

   “兢慎”者,敬畏慎重也。一个人,特别是领导干部在政务活动和日常生活中,要严格约束自己,无时无刻都要常怀畏惧之心,使自己始终处在清醒的状态之中,知道法律之限,法规之戒;知道什么事能做,什么事不能做;不说昧心话,不干糊涂事。

    从现已揭露的腐败案例中,我们不难看出,有不少人不是生来就是一个专干坏事的人。他们在人生的起步期,兢兢业业,勤勤恳恳,有能力,有魄力,做过不少有利于人民的事,只是到了后期,随着地位的提高,权力的增大,逐渐地昏昏然,飘飘然,不知道自己是姓什么的,思想上的防线崩溃了。他们对于自己所干错事,先存侥幸,后视自然,心安理得。于是乎,敬畏之心没有了,把自己置于法律之上,戒律之外,最终走上人民的对立面,受到法律的制裁。因此,只有常怀敬畏之心,才会行而有所顾忌,动而不忘律条。

    敬畏之心,不仅要畏法律、法规,还要畏反面案例的教训。在许多时候,许多情况下,惨痛的教训往往比成功的经验更宝贵,更能教育人、启示人。甚至从某种意义上说,只有牢记他人的惨痛教训,常有可能“兢慎”始终。毕竟,从教训中得到的启示是真经,真言,真知,真见。只有这种真经、真言、真知、真见,才能使人奉法律至高无上,慎重地考虑做某一件事的后果,兢慎处之,克时善终,避免“倾覆”和“沉沦”。

 

http://s5/mw690/76c6ee07tcf48e91c3d34&690

http://s6/mw690/76c6ee07tcf48f4032195&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