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二化学组集体备课3——鳌江中学集体备课记录44

(2011-06-02 21:18:21)
标签:

杂谈

鳌江中学集体备课记录

 

组别: 高二化学      组长  黄彩鹏      :备课组长: 王李胜         

 

教学

内容

专题3第四单元

主备教师

王李胜

总课时

3

1 课时

教学

要求

 

1、能运用溶度积规则判断沉淀的产生和溶解。

2、知道沉淀转化的本质。   

3 知道沉淀溶解平衡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沉淀的生成和分步沉淀,沉淀的溶解和转化)

4、通过对生产、生活中与沉淀溶解平衡有关的某些现象的讨论,使学生体会到化学对于提高人类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发展的作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

 

 

教学

重难点

 

 

知道沉淀转化的本质

 

参与人员

黄邦迪   黄彩鹏    王李胜

活动现场

 

附照片

 


教学思路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复习回顾

 

 

AgClAg++Cl-为例,复习沉淀溶解平衡的基本概念

【过渡】沉淀溶解平衡为动态平衡,为了判断平衡移动方向,引入离子积的Qc概念

 

回忆、思考

 

 

 

 

1、帮助学生复习沉淀溶解平衡的基本知识

2、引出新问题——根据QcKsp的关系判断沉淀的生成

 

 

 

 

 

 

溶度积规则

1讲解离子积Qc的概念,请同学运用平衡移动原理分析QcKsp的关系,判断沉淀的生成与溶解;

2、小结:溶度积规则;

3、演示实验:PbI2上层清液中滴加KI溶液

提问:请利用你所学的知识分析,黄色沉淀是什么物质?它是怎样产生的?

4、提出沉淀的生成和溶解本质上是沉淀溶解平衡的移动

【过渡】沉淀平衡移动原理能帮助我们理解、解释一些现象和事实。

1、聆听、思考;

2、整理、记录

3、观察观察实验现象;

4、独立思考,回忆所学知识,并尝试对实验现象进行解释;

5、与组内同学交流;

6、回答教师提问,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评价。

1、能用溶度积规则判断沉淀的产生和溶解;

2、充分发挥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沉淀的生成

请你利用沉淀溶解平衡的相关知识和所提供的数据分析:

1、如果误食可溶性钡盐,造成钡中毒,应尽快用5%的Na2SO4溶液给患者洗胃。

2、将溶液的pH调节到3~4,可除去CuSO4溶液中的Fe3+

25Cu(OH)2溶解度为1.73×10-6gFe(OH)3溶解度为3.0×10-9g

【过渡】实际工作中,人们常面对需要使难溶电解质溶解的问题,根据平衡移动原理,可设法移去平衡体系中相关离子,使平衡向沉淀溶解方向移动。

1、分组讨论;

2、回忆所学知识(沉淀溶解平衡的建立、沉淀的生成、QK的关系对平衡移动的影响),独立思考问题,寻求答案;

3、组内交流、讨论;

4、回答问题,进行组间交流;

5、其他同学进行补充、评价。

 

1、通过对实际问题的思考、讨论,引导学生用平衡移动原理及溶度积规则讨论沉淀溶解平衡的移动问题,深化对平衡移动规律的认识;

2、了解人们为了实现物质的分离,常选择适当的沉淀剂,通过控制沉淀剂的浓度,使不同离子依次转换为沉淀;

 

沉淀的溶解

1CaCO3难溶于水,可溶于盐酸,可从沉淀溶解平衡角度解释

2、石灰石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石灰石岩层在经历了数万年的岁月侵蚀后,会形成美丽的溶洞,其原理是什么?

3、糖吃多了易患龋齿,请根据P83交流与讨论,分析龋齿产生原因及防治方法

【过渡】使用含氟牙膏,使Ca5(PO4)3OH转变为更难溶的Ca5(PO4)3F,也就是说,在一定条件下难溶物可转化为更难溶物质,可通过实验来说明此问题。

1、聆听、思考;

2、阅读书本

3、组内交流、讨论;

4、回答问题,进行组间交流;

5、其他同学进行补充、评价。

1、知道沉淀的溶解和转化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2、了解龋齿产生原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3、使学生认识到化学对生产、生活的贡献,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沉淀的转化

1、按课本P84【活动与探究】要求,布置AgClAgIAg2S的实验任务;

2、引导、分析实验现象产生原因:AgClAgIAg2S溶解能力依次减弱;

3、小结:沉淀转化的本质与一般方向

4分析去除锅炉水垢过程中的沉淀转化原理。

【过渡】一般来讲,溶解能力下对较强的物质易转化为溶解能力相对较弱的物质,反过来,溶解能力相对较弱的物质转化为溶解能力相对较强的物质则比较困难,但两者溶解度相差不大时也是可行的。

5、重晶石BaSO4用饱和Na2CO3溶液处理转化为BaCO3

6、分析BaSO4BaCO3反应的平衡常数,提出工业上“多次重复”的重要性。

1、按照教师提供的实验步骤进行实验操作;

2、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并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3、结合所提供的数据和所学知识,进行组内交流、讨论,对实验现象进行解释;

4、对给出的数据信息进行计算;

4、回答问题,或提出质疑,进行组间交流;

5、其他同学进行回答、补充或评价。

 

 

 

1.通过实验使学生了解沉淀的转化的原理,拓宽学生对沉淀溶解平衡和复分解反应的认识;

2.强化学生用微粒观、动态观、定量观分析水溶液中的平衡问题的意识。

3.创设情境,与学生的已有认识形成冲突,增强学生的探究热情;

4.通过介绍沉淀的转化在处理工业废水中的应用,使学生了解化学对人类生产、生活的贡献,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

 

课堂总结

1、  沉淀的生成、溶解和转化实质上是沉淀溶解平衡的移动

2、  基本思路:分析沉淀溶解平衡问题的一般思路。

1、聆听、思考;

2、整理、记录。

 对本节课知识进行概括、整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