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嘉禾夫子
嘉禾夫子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4,887
  • 关注人气:3,88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开平碉楼:烽烟散去,让子弹不再飞

(2016-02-23 09:43:04)
标签:

广东

农历大年初一

开平

赤坎碉楼

tim生命过客

【原创】开平碉楼:烽烟散去,让子弹不再飞

图/文:TIM生命过客

 



【原创】开平碉楼:烽烟散去,让子弹不再飞

开平碉楼的代表:瑞石楼


因为《一代宗师》和《让子弹飞》两部电影,让很多人知道了开平碉楼。

没有电影的传播,这些半碉堡半洋楼的建筑,早已经在江门开平乡村的田野中默默的矗立了几百年了。

在明末到民国初年,因开平处于新会、台山、恩平、新兴四县的夹缝之间,为四不管地带,社会动荡,匪患猖獗,当地百姓被迫建碉楼以自保。又因潭江及支流纵横,常有洪水泛滥,所以,碉楼从诞生起,就兼具了防匪防洪的用途。故当地华侨纷纷回乡修建各式碉楼洋楼,鼎盛时期整个开平地区建有3000多座碉楼。

开平碉楼分三种,一是众人楼,即村民集资修建的集体碉楼,平时不住人;二是居楼,多为大户华侨修建的碉楼,可以在楼里日常生活;三是瞭望楼,一般建于村头村尾,负瞭望放哨预警之责,不住人。

开平最早的碉楼在井里头村,叫瑞云楼,建于明崇祯十七年。

“开平第一楼”在锦江里,称瑞石楼,楼高9层,也是开平最高的碉楼。

上百年战火烽烟岁月过去,如今子弹已不再乱飞,碉楼也仅剩1000余座了。

那些弥散在漫漫时光里的过去,于我们,都成了遥远的传说。


【原创】开平碉楼:烽烟散去,让子弹不再飞

大年初一,从广州坐车到开平,再转车到赤坎古镇,已是黄昏。

河上漂着几艘小船,岸边晾晒着鱼网。

临水长街,就是欧陆风情骑楼街,游人济济。


【原创】开平碉楼:烽烟散去,让子弹不再飞

300多米的骑楼街,有600多座保存完好的骑楼。在赤坎的古建筑里,同时有古典民族风格、欧陆风格、南洋风格、民国风格、甚至前苏联风格,走入其中,仿佛时光穿越,回到从前。


【原创】开平碉楼:烽烟散去,让子弹不再飞

新年第一天,阳光温和明媚,眼里所见,一切都清澈愉快。

我们路过了司徒氏图书馆。赤坎古镇司徒氏家族和关族是两大望族,这些古老的骑楼洋楼碉楼,大都是两大家族经年苦心经营留下的,走进每条老街小巷,都有说不完的故事。

 

【原创】开平碉楼:烽烟散去,让子弹不再飞

【原创】开平碉楼:烽烟散去,让子弹不再飞

小镇里的基督教堂,在中国年里,寂寞安静。


【原创】开平碉楼:烽烟散去,让子弹不再飞

古镇的客栈酒店不多,雕民部落客栈可谓是最红火的,大过年的,来入住的,租用单车逛小镇的人,络绎不绝。

我们就在这座古老的骑楼建筑里住了一夜。

这一夜,此起彼伏的鞭炮声震耳欲聋,数次惊扰了我们的好梦。


【原创】开平碉楼:烽烟散去,让子弹不再飞

钵仔糕,我们来的不是时候,人家卖完收摊了。


【原创】开平碉楼:烽烟散去,让子弹不再飞

朋友说,赤坎的煲仔饭很好吃。我们站在忙碌得无暇顾及我们的老板面前好久,连话都说不上,只有遗憾离开。


【原创】开平碉楼:烽烟散去,让子弹不再飞

马仔豆腐角,瞧这长队,瞧这人气。。。


【原创】开平碉楼:烽烟散去,让子弹不再飞


马仔密制传统烧饼,看起来很好吃的样子。这时我们已经找了家牛杂店吃了饭了,正散步消食呢,烧饼嘛看看就好了。


【原创】开平碉楼:烽烟散去,让子弹不再飞

繁忙的夜市,老街上的排档美食。食摊老板在街边支个大平底锅,锅下烧着柴火,锅上翻煎着豆腐角、肉、菜,满大街都弥漫着香味,食客们坐在路边吃的热火朝天。


【原创】开平碉楼:烽烟散去,让子弹不再飞

英记糖水,我们白天从这家门前经过数次,每次都被排着的长队吓到。好不容易到了晚上,游人散去,我们才能坐下来,要了一杯香芋西米露喝。


【原创】开平碉楼:烽烟散去,让子弹不再飞

夜色里的欧陆风情街,依然灯火通明,人来人往。


【原创】开平碉楼:烽烟散去,让子弹不再飞

自力村,开平赤坎最早开放的碉楼景点,现在村里居民大都搬走了。


【原创】开平碉楼:烽烟散去,让子弹不再飞

这里也是电影《让子弹飞》的拍摄地。


【原创】开平碉楼:烽烟散去,让子弹不再飞

铭石楼,是自力村方润文家族碉楼,楼上厅堂上悬挂着主人和他的三房太太的像片,最右边,是在国外娶的三姨太。

【原创】开平碉楼:烽烟散去,让子弹不再飞

让我好奇的是,供桌下的墙角,供奉着“地主龙神”牌位,后来在赤坎的所有碉楼和洋楼里都看到一样的神位。

住宅楼里这个位置设置神位,我还没在其他地方看过。


【原创】开平碉楼:烽烟散去,让子弹不再飞
碉楼顶天台的亭子,可鸟瞰村庄的风景。

【原创】开平碉楼:烽烟散去,让子弹不再飞

立园,距自力村4公里外。

这园子和其他村庄不同的是,这是旅美华人谢维立家族的私家花园别墅,只有靠右边的一栋,才是碉楼。

中式古典园林和西洋别墅结合的风格,是立园的看点。


【原创】开平碉楼:烽烟散去,让子弹不再飞

锦江里的瑞石楼,因为楼层最高,雕饰最精美,保存最完好,被誉为开平碉楼第一楼。楼主黄氏家族后人自己管理着瑞石楼,入内参观收费10元。


【原创】开平碉楼:烽烟散去,让子弹不再飞

和瑞石楼相邻的是升峰楼,是众人楼,旁边是锦江楼。

【原创】开平碉楼:烽烟散去,让子弹不再飞

【原创】开平碉楼:烽烟散去,让子弹不再飞

马降龙古村落,是我们赤坎之行遇见的最美的村落,这里翠竹林荫环抱,背倚百足山,前临潭江。吃完农家土鸡,找一碉楼登顶,再漫步竹林石径,那种清幽美好,过眼难忘。

 

【原创】开平碉楼:烽烟散去,让子弹不再飞

【原创】开平碉楼:烽烟散去,让子弹不再飞

村里整齐划一的平房,也让我感叹不已,这样整洁有序的村庄,远胜过当下许多开发商规划的高尚小区。

【原创】开平碉楼:烽烟散去,让子弹不再飞
家家户户门窗上挂着桔子和大蒜,我们的包车司机关师傅说,这是赤坎人的吉祥物,桔子当然代表“吉利”了,大蒜则是避邪的。


【原创】开平碉楼:烽烟散去,让子弹不再飞

巷口的老人,独自坐着晒太阳。


【原创】开平碉楼:烽烟散去,让子弹不再飞

碉楼和洋楼,两种风格的混搭。


【原创】开平碉楼:烽烟散去,让子弹不再飞

村里的舞狮队,走街穿巷挨家挨户拜年,讨个好彩头,每家每户都会给舞狮队派利是包。朋友说,最精彩的舞狮表演不在赤坎,而在佛山。我一定要去看看。


【原创】开平碉楼:烽烟散去,让子弹不再飞

开平的“比萨斜塔”,歪碉楼。这是一座建成后却出现地基倾斜的众人楼,因危楼而被废弃不用,反倒成了一景。


【原创】开平碉楼:烽烟散去,让子弹不再飞

加拿大村口的瞭望楼。在赤坎,因为很多华侨集中在某个国家,回到家乡又集中修家建宅,那个村子,就被称为“加拿大村”、“美国村”,等等。


【原创】开平碉楼:烽烟散去,让子弹不再飞

关国暖故居,现在是华侨博物馆。


【原创】开平碉楼:烽烟散去,让子弹不再飞

被废弃的老教堂,已经残破不堪,面目全非了。


【原创】开平碉楼:烽烟散去,让子弹不再飞

三门里,迎龙楼,这座众人楼始建于清初,至今有400多年历史了。我们走进黑漆漆的楼里,又绕着楼转了一圈,始终没看到从哪里上楼。


【原创】开平碉楼:烽烟散去,让子弹不再飞

车子在村庄和田野间奔驰,常常会有些碉楼从车窗外惊鸿一瞥,那种沧桑和厚重,衰败和落寞,让我为之心动。

新年访碉楼,行程太匆匆。

也许,我该自己找时间再来一次。


                          随心随行,记录行走的遇见




微信公众号:TIM_PHOTO

微博:TIM生命过客

微信:TIMSHENGMINGGUOKE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