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重庆偏岩古镇烟雨九月老时光tim生命过客 |
在这个偶尔睡饱了的清晨醒来,就会想起落雨纷纷的偏岩古镇。
从重庆北碚去偏岩,居然还要花个近2小时的车程。但是去了才知道,在这样的雨天,正是来感受古镇悠闲又自然的绝佳时机。
我们是这小镇上仅有的游人,来时听朋友说,以前有很多的学生在镇上写生画画,今天一个都没看到。
这样的天气,这个貌似有点偏远的小镇,只有勤快的乡民们背着背篓的身影。他们席地在街边坐下 ,掏出背篓里的红薯葱蒜南瓜青菜辣椒,摆在地上,眼巴巴的盼着有人来买。如果运气好,能在中午前卖完,那就可以去街上熟悉的小食店要碗井水豆花,或者买一碗酸辣粉吃了,再走几里山路回家。
有个大妈在墙脚摆了一箩的板栗,一看就是那种山上野生的,小小的个头,灰扑扑的模样,但是想象煮熟或炒出来的味道,肯定要比种植的板栗要香的多。大妈看到我拍板栗,用一口川普紧跟我说:买点撒,买点回克撒。。。
想起在磁器口,遇见的那个做龙须酥的大妈,翻着白眼说我:爪子?光拍不买嗦?
古镇的街道除了那两座连接浅浅的河道两岸的石桥,都是很有历史的青石板路,历经多年踩踏早已磨的凹凸不平铮光发亮,烟熏火燎颜色黝黑的木头吊脚楼,破旧却不失风韵。
吊脚楼下的浅浅河道上,在夏天的时候,是一干进山寻找野趣的食客避暑纳凉的去处:餐馆老板在河滩上摆上桌椅,让食客们脱了鞋子踩在河水里吃饭,百年黄角树在头顶撑开了硕大的树荫,脚底是潺潺流动的河水,别提多享受了。
古镇的老街上餐馆小吃店最多,可最热闹的是几家简陋的麻将茶馆,小小麻将茶馆里光线昏暗,墙壁肮脏,但是却人声鼎沸,满满当当,男男女女们围坐在一个个方桌前,喝着茶,抽着烟,皱着眉,盯着手里的牌,一坐一下午。早就见识过川人爱喝茶、爱玩麻将小牌,爱摆龙门阵,到这里也不例外。
就如川话“安逸”一个意思,川人最重享受,挣钱不在多少,但日子必须过的“安逸”。
街上遇见了一个白发老人,见我拍照,拉着我去他那,说要打快板给我听,好奇心起,就跟着他去了。
原来他是退休老教师王凤炳老人,他那里是古镇调解室,又是图书阅览室,里面各种书籍报刊剪报资料书法作品应有尽有,全是他一个人义务打理。王老先生拿出几块竹板,边敲边打,抑扬顿挫的念了几段,完了我赶紧鼓掌道谢,问题是就他那口川普,我还真没听懂几句。
想想当年王老先生教出来的孩子们,已经靠着他教的那口川普闯天下了吧?
站在滴水的檐下,眼前吊脚楼外挂着古色古香的招牌和店旗,几个背着背篓的山民来往的身影,在雨色迷离的老街上看过去,还真恍惚有穿越回古早时候的感觉。
沿着老街走过来,走过去,也就20来分钟就到了头。小镇的尽头,有一座大禹庙,一座破败的武庙,并排在一起。庙的对面,是个破败的老戏台,叫“万年台”,庙和戏台之间的地上,一溜数个残留的柱础,可以猜想这里原来应该就是古镇人们看戏集会的地方,而且原来规模还远不止眼前这些。
淅淅沥沥的雨,明显没有要停的意思,整个小镇笼罩在烟雨朦胧的水汽里。
小酒馆里的狗,闲着无聊,两只爪子搭在门槛上朝外打望;
那只趴在大禹庙祭拜垫子上的花猫,
回头的眼神里,
透着洞穿世事的光。
再放几张照片,跟着我去穿越古镇的旧时光吧
街边小店,相对坐着摆龙门阵的老人。
正在给小孩喂饭的奶奶说:娃儿好好吃哈,看叔叔给你拍照
坐在妈妈背篓里的小女孩
古镇小巷的时光
小食店门口摆着野菜
小镇人家房前屋后种着水果
河滩上,一到夏天就会有食客坐在水上吃饭,成为一景。
欢迎关注我的
微博:@TIM生命过客
微信公众号:TIM_PHO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