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南美洲布宜诺斯艾利斯圣苏珊娜庄园tim生命过客阿根廷潘帕斯大草原 |
分类: 阿根廷旅行 |
当然,还可以跟着一身古老马车夫打扮的马夫,坐上中世纪的马车,随着“得得”的马蹄声上路!
或者在高高的马背上,让识途的马儿在花草相间的田野间随意游走。
除了骑马,据说根据季节不同,这里还会有有农牧业生产表演。比如现场展示养牛养羊、挤奶、制作奶酪、耕种或收割等等。
当然,还有精彩的骑术表演。这个门框上悬挂小圆环,供骑士们奔跑中做穿箭表演。
帅气的骑手,那一身打扮,让我想起那部曾经风靡国内的电影《佐罗》。
圈马表演,应该就是表现早期牧民们放牧草原的劳动生活场景,但是接下来现场骏马奔腾踏起漫天的烟尘,更像是古代骑士决斗沙场的气氛。
当时拍的很着迷,等拍完一看,相机和镜头蒙上了厚厚的一层灰。。。
不晓得这样的表演每天会有几场,觉得那些狂奔的马儿们也好辛苦。
据介绍,像这样的农庄牧场在阿根廷有几千个,很多保留了原有的农牧业特色。
阿根廷类似的庄园大多历史悠久。其中不乏历史名人、富豪、将军甚至总统的私宅别墅庄园。庄园的建筑风格各异。比如位于恩特雷里奥斯省的19世纪50年代的阿根廷总统乌尔基萨的庄园,占地数十公顷,建筑材料几乎都是从法国运来,规模庞大,建造精美,可与欧洲王室的王宫相媲美,是不可多得的宫殿式建筑。
忙碌过的马儿回到马厩休息了。
马一直是我喜欢的动物之一,它们高大俊美,奔腾如飞,是人类的好伙伴,咱国家旅游局的标志不就是奔马么?没忍住,又多拍了几张。
回到农庄里,游人们三三两两,在花园似的庄园里散步,打发休闲的时光。
同行的小伙伴儿、12岁的英国小姑娘一时兴起,在草地上玩起侧空翻来。
看她翻的开心,我这肚子饿了。转身走进由农庄旧仓房改成的大餐厅。
可以坐下上百人的大餐厅,简单而富有草原特色。
不同的游人团体分坐不同的区域,每个人面前都摆好杯盘刀叉和葡萄酒,一会儿我们将品尝农庄地道的碳烤牛肉。
我忍不住想去看看传说中的碳烤肉烤房,刚走近,就觉得里面烟雾弥漫,热浪滚滚。
这就是串成一串串的烤肠,后面吃了,很香,但是重口味,咸了点,得不停的喝水。
酒足饭饱,接着在庄园里走走消食。
阵阵的鸟鸣声音吸引了我的目光。
真是一座幽静漂亮的庄园。喜欢!
【阿根廷潘帕斯草原】位于南美洲南部,面积约76万平方公里。年雨量1000~250毫米,是阿根廷最重要的农牧业区,为阿根廷政治、经济、交通和文化的心脏地区。集中了全国2/3的人口,4/5的工业生产和2/3以上的农业生产。
潘帕斯草原是阿根廷中、东部的亚热带型大草原。北连格连查科草原,南接巴塔哥尼亚高原,西抵安第斯山麓,东达大西洋岸,面积约76万平方公里。“潘帕斯”源于印第安丘克亚语,意为“没有树木的大草原”,是南美洲比较独特的一种植被类型。就地带性和气候条件而论,本区适宜树木生长,实际上除沿河两岸有“走廊式”林木外,基本为无林草原,一般称潘帕斯群落。草类中占优势的是针茅属、三芒草属、臭草属等硬叶禾本科植物,另有多种双子叶植物。豆科植物少是该群落的一大特点,特有种也较贫乏。地势自西向东缓倾。夏热冬温,年雨量1000~250毫米,由东北向西南递减。以5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为界,西部称“干潘帕”,除禾本科草类外,西南边缘还生长着稀疏的旱生灌丛,发育有栗钙土、棕钙土,多盐沼和咸水河;东部称“湿润潘帕”,发育有肥沃的黑土。潘帕斯现大部分已开垦成农田和牧场,盛产小麦、玉米、饲料、蔬菜、水果、肉类、皮革等,是阿根廷最重要的农牧业区,并成为阿根廷政治、经济、交通和文化的心脏地区。集中了全国2/3的人口,4/5的工业生产和2/3以上的农业生产。以布宜诺斯艾利斯为中心,铁路、公路呈辐射状伸向全国各地。(资料源自网络综合)
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