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嘉禾夫子
嘉禾夫子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4,887
  • 关注人气:3,88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北京圆明园:漫步在废墟里抚今追昔

(2014-02-17 14:29:58)
标签:

北京

圆明园

清代

夕阳

tim生命过客摄影


【原创】北京圆明园:漫步在废墟里抚今追昔
走进圆明园,终于把传说中的这座清皇家园林和现实叠合了起来。

残垣乱石,柱倒梁塌,乱土堆中露出破碎的雕梁画栋,印证着历史上曾经的富丽堂皇。

只是不堪一击。不管是朝廷还是园林。

曾经极尽奢华,最终湮灭于一旦。这个园子也是清廷鱼肉人民,腐败无能,闭关自大的佐证。现如今,可有几个明目之人,睹此景而自醒?


【原创】北京圆明园:漫步在废墟里抚今追昔
夕阳中的圆明园,像个古铜肤色的沧桑老人,满目疮痍,伤痕累累。1860年英法联军的那场大火,大厦倾倒,玉石俱焚。


【原创】北京圆明园:漫步在废墟里抚今追昔
当年的气派和规模仍然依稀可辨。史上的圆明园由本园及其附园长春园和绮春园(后改称万春园)组成,统称为“圆明三园”。此外,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圆明园东、西、南三面,众星拱月般地环绕在圆明园周围。圆明园运用了各种造园技巧,融会了各式园林风格,是中国园林艺术史上的顶峰作品。因为清朝皇帝每到盛夏就来到这里避暑、听政,处理军政事务,所以也称"夏宫"。

我们在园子里走了两个多小时,还是没能全部看完。


【原创】北京圆明园:漫步在废墟里抚今追昔
这是大水法,是西洋楼最壮观的喷泉。建筑造形为石龛式,酷似门洞。下边有一大型狮子头喷水,形成七层水帘。前下方为椭圆菊花式喷水池,池中心有一只铜梅花鹿,从鹿角喷水八道;两佣有十只铜狗,从口中喷出水柱,直射鹿身,溅起层层浪花。俗称“猎狗逐鹿”。大水法的左右前方,各有一座巨大的喷水塔,塔为方形,十三层,顶端喷出水柱,塔四周有八十八根铜管于,也都一齐喷水。

这里,现在已经成了圆明园幸存残迹的代表了。


【原创】北京圆明园:漫步在废墟里抚今追昔
这座破败的台子,是当时皇帝赏景处。此地名称观水法,位于远瀛观中轴线南端,主要建筑有安放皇帝宝座的台基,后面立高大的石雕围屏风,两边设巴克鲁门,门两侧各有一座巨型水塔和接收喷水的水池。池旁依势设置各种兽类,呈半圆形,表示兽战和林中逐鹿等游戏;喷水的管口安装有时钟,根据中国传统的计时方法,用12种动物的名字表示一天的12个时辰,每隔1时辰便有1兽的口中向池内喷射水。


【原创】北京圆明园:漫步在废墟里抚今追昔
残破的柱子,雕饰精美。


【原创】北京圆明园:漫步在废墟里抚今追昔
英法联军的掠夺毁坏,把这里一切归于尘土。边走边看,让人心疼。


【原创】北京圆明园:漫步在废墟里抚今追昔

【原创】北京圆明园:漫步在废墟里抚今追昔
在大水法的边上,专门竖立了雨果纪念像。圆明园被毁当年,法国著名作家雨果专门著文怒斥火烧圆明园事件:"...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夏宫,一个进行抢劫,另一个放火焚烧...."。


【原创】北京圆明园:漫步在废墟里抚今追昔
大水法的介绍牌。

 

【原创】北京圆明园:漫步在废墟里抚今追昔

【原创】北京圆明园:漫步在废墟里抚今追昔
荒园枯林,任人追忆。

 圆明三园共有一百余处园中园和风景建筑群,即通常所说的一百景。集殿堂、楼阁、亭台、轩榭、馆斋、廊庑等各种园林建筑,共约16万平方米。


【原创】北京圆明园:漫步在废墟里抚今追昔

【原创】北京圆明园:漫步在废墟里抚今追昔
在大水法的边上,有人搞了个3D全景复原图,收取门票供人观看。只是看了又如何?徒生愤怒和惆怅。


【原创】北京圆明园:漫步在废墟里抚今追昔
按照资料记载,整个圆明园原有面积达到了5000多亩。当年乾隆皇帝弘历曾经六次南巡江浙,多次西巡五台,东巡岱岳,巡游热河、盛京(即沈阳)和盘山等地。每至一地,凡他所中意的名山胜水、名园胜景,就让随行画师摹绘成图,回京后在圆明园内仿建。


【原创】北京圆明园:漫步在废墟里抚今追昔
这里是迷宫。也称万花阵或黄花阵。史载每当中秋之夜,清帝坐在阵中心的圆亭里,太监、宫女们手持黄色彩绸扎成的莲花灯,寻径飞跑,先到者便可领到皇帝的赏物。清帝坐在高处,四望莲花灯东流西奔,引为乐事。


【原创】北京圆明园:漫步在废墟里抚今追昔
迷宫用四尺高的字图案的雕花砖墙,分隔成若干道迷阵,因而称作“万花阵”。虽然从入口到中心亭的直径距离不过30余米,但因为此阵易进难出。


【原创】北京圆明园:漫步在废墟里抚今追昔
迷宫甬道


【原创】北京圆明园:漫步在废墟里抚今追昔
亭台护栏,汉白玉雕成。

园内的建筑物,既吸取了历代宫殿式建筑的优点,又在平面配置、外观造形、群体组合诸多方面突破了官式规范的束缚,广征博采,形式多样。创造出许多在我国南方和北方都极为罕见的建筑形式,如字轩、眉月轩、田字殿、还有扇面形、弓面形、圆镜形、工字形、山字形、十字形、方胜形、书卷形等等。加之在园林布局上,因景随势,千姿百态;园中各景又环环相套,层层进深,形成了丰富多彩、自然和谐的整体美。


【原创】北京圆明园:漫步在废墟里抚今追昔

【原创】北京圆明园:漫步在废墟里抚今追昔
目力所及,尽是废墟。

圆明园中曾建有安佑宫、舍卫城等佛教寺庙园林,自康熙以来,每当皇帝、皇太后寿诞,王公大臣进奉的佛像都存放在这里。其中有纯金的、镀银的、玉雕的、铜塑的,年复一年,竟达数十万尊。圆明园遭劫掠焚毁后所有珍藏尽数消失不见。


【原创】北京圆明园:漫步在废墟里抚今追昔
晃神间,如同走入一个大型的石材加工工地,仿佛横七竖八的都是未完工的石料。。。


【原创】北京圆明园:漫步在废墟里抚今追昔
日落偏西,疏影横斜。


【原创】北京圆明园:漫步在废墟里抚今追昔
清皇朝的奢靡和无能,英法的强盗行径,统统集中在这里,无法抹去。


【原创】北京圆明园:漫步在废墟里抚今追昔


 

【原创】北京圆明园:漫步在废墟里抚今追昔
这个园子,爱新觉罗家族用了多少民脂民膏?动用多少人力物力?花了多少时间和银子?最后又搜刮了多少的珍宝奇物?当时的百姓又是怎样的生活状态?。。。无法想象


【原创】北京圆明园:漫步在废墟里抚今追昔
心情就像跌落尘埃的这块石墩,越发沉重起来。



【原创】北京圆明园:漫步在废墟里抚今追昔
残肢断臂的石狮子。默然无语。


【原创】北京圆明园:漫步在废墟里抚今追昔

【原创】北京圆明园:漫步在废墟里抚今追昔
历史是沉重的,游人是欢快的。


【原创】北京圆明园:漫步在废墟里抚今追昔
离开废墟,走到湖畔,远远的望去,岸边堆砌的也都是不同的残石雕刻,那些龙头想必当年可以吐水的吧。。。据说当年圆明园借鉴江南园林,以水为主题,因水成趣。圆明园后湖景区,环绕后湖构筑九个小岛,是全国疆域“九洲”的象征。各个岛上建置的小园或风景群,既各有特色,又彼此相借成景。


【原创】北京圆明园:漫步在废墟里抚今追昔
结冰的湖面上,聚集着众多的野鸭子。


【原创】北京圆明园:漫步在废墟里抚今追昔
杨柳依依,小桥横卧,确有江南的感觉。


【原创】北京圆明园:漫步在废墟里抚今追昔
天空是蓝色的。北京朋友知道我过境北京,说我运气好,一来就没了雾霾,前一天可是灰蒙蒙的帝都。


【原创】北京圆明园:漫步在废墟里抚今追昔

【原创】北京圆明园:漫步在废墟里抚今追昔
穿梭跳跃的花喜鹊给冬天的枯树林带来了活泼的气氛。


【原创】北京圆明园:漫步在废墟里抚今追昔
冰湖上的残桥。


【原创】北京圆明园:漫步在废墟里抚今追昔

【原创】北京圆明园:漫步在废墟里抚今追昔
据记载,园内原有近200座桥梁。


【原创】北京圆明园:漫步在废墟里抚今追昔
园里的柳树萌发的嫩芽,已透出春的气息。


【原创】北京圆明园:漫步在废墟里抚今追昔
游人不少,寒冷的天气,因为有阳光而温暖了许多。


【原创】北京圆明园:漫步在废墟里抚今追昔
小摊贩不失时机的在园里摆上了各种工艺纪念品。


【原创】北京圆明园:漫步在废墟里抚今追昔
今年是马年,艺人吹出的糖偶也以马为主。


【原创】北京圆明园:漫步在废墟里抚今追昔

【原创】北京圆明园:漫步在废墟里抚今追昔
已是黄昏,圆明园渐渐的被夜幕笼罩。


【原创】北京圆明园:漫步在废墟里抚今追昔

【原创】北京圆明园:漫步在废墟里抚今追昔
树梢如同镀上金色一般,熠熠发光。


【原创】北京圆明园:漫步在废墟里抚今追昔
金色的林荫道。


【原创】北京圆明园:漫步在废墟里抚今追昔
夕阳洒在冰冻的湖面上,透过林间,宛若一幅油画,也掩去了满园的破败荒凉。


【原创】北京圆明园:漫步在废墟里抚今追昔
暂且忘记一路所见,静静的欣赏这一天里最美好的时刻。


【原创】北京圆明园:漫步在废墟里抚今追昔
安静的冰湖倒影,浓郁的夕阳余辉。


【原创】北京圆明园:漫步在废墟里抚今追昔

【原创】北京圆明园:漫步在废墟里抚今追昔
当下,一平如镜,静美安好。


【原创】北京圆明园:漫步在废墟里抚今追昔
湖面上不时的有野鸭子成群飞起,越过头顶,也许是归巢,或许不知去了什么地方。


【原创】北京圆明园:漫步在废墟里抚今追昔
(2014年1月17日,从巴厘岛回北京转机,因众信安排有误,多出的时间去了圆明园。)


【圆明园】位于北京西北郊,建于明朝,距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1709年,清朝康熙帝把该园赐给四子胤禛(后来的雍正帝),并赐名圆明园。经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五位皇帝150多年的经营,集中了大批物力,役使了无数能工巧匠,倾注了千百万劳动人民的血汗,把它精心营造成一座规模宏伟、景色秀丽的离宫。

  清朝皇帝每到盛夏就来到这里避暑、听政,处理军政事务,因此也称“夏宫”。圆明园周围连绵10公里,由圆明园、绮春园、长春园组成,而以圆明园最大,故统称圆明园(亦称圆明三园)。此外,还有许多属园,分布在圆明园的东、西、南三面,其中有香山的静宜园、玉泉山的静明园、清漪园(后来的颐和园就是在此基础上建造起来的)等,全园面积合计5000多亩。

  圆明园不仅汇集了江南若干名园胜景,还创造性地移植了西方园林建筑,集当时古今中外造园艺术之大成。园中有金碧辉煌的宫殿,有玲珑剔透的楼阁亭台;有象征热闹街市的“买卖街”,有象征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有仿照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有仿照苏州狮子林的风景名胜;还有仿照古代诗人、画家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莱瑶台、武陵春色等。可以说,圆明园是中国劳动人民智慧和血汗的结晶,也是中国人民建筑艺术和文化的典范。不仅如此,圆明园内还珍藏了无数的各种式样的无价之宝,极为罕见的历史典籍和丰富珍贵的历史文物,如历代书画、金银珠宝、宋元瓷器等,堪称人类文化的宝库之一,也可以这样说,它是世界上一座最大的博物馆。(资料来自360百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