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厦门文曾路花溪山樱花三角梅 |
分类: 八闽大地 |
小野花,低调的点缀着草地。
两枝交缠着的三角梅,在阳光里摇曳。
厦门的市花,什么时候来都能看到。
终于有棵枯枝残叶,告诉人冬天并没走远。
这样的日子,也是举家踏青赏花的日子。
孩子们玩的很欢乐。
冰糖葫芦、有山楂和草莓、油甘,生意应该不错。
一年里,回归到最轻松自然的状态里,不外乎就是过年了。
这么几天,相当于深山古寺里的和尚坐禅,老道闭关,武者养气,南极的企鹅孵蛋,而我窝家里睡觉。
一般醒来都临近中午了。醒了看看书,把沈从文的《边城》,钱锺书的《人,兽,鬼》等等的又翻了一遍。要么打开电脑,玩会网游,总有几个铁杆网友开心的见我上线,也不在乎我一年只上个几次游戏。再不然就把家里各种水果各种零食逐一吃过一遍,在爱派上找个电影看看,听着楼外马路上游人车流的喧嚣渐静,也就天黑了。
不看报纸,不上QQ、不刷微博,不写博客,只偶尔看看微信圈,看看各路朋友们都干了些什么。
这个春节,哥宅的很安静。
到了初三,突然想起往年这时候文曾路的花溪山樱花都开了,好像是前年,为了拍暗绿綉眼鸟儿,约了摄友,还跑了几趟花溪去。心动了,就要行动。
从家里出来的路上,到处拥挤堵塞,满街跑的都是外地牌照的车子,看样子厦门又是今年假期游人到达最多的目的地了。
花溪的小峡谷里,红色的山樱花开的很鲜艳,还有四季可见的三角梅,周围各种小野花,黄的、紫的、白的、深红的、粉红的相互映衬,果然美不胜收。人头攒动中,依然有小蜜蜂穿梭着忙忙碌碌。就是不见了暗绿綉眼。
比起寒冷的北方城市,厦门的春天真是来了。
-------------------------------------
【厦门文曾路花溪】文曾路位于厦门岛西南部,全长5.33公里,呈南北走向,北端起点处与厦禾路、后埭溪路相交,路线沿文屏路行进,穿越御屏山垭口,经上李水库西侧,下达曾厝,南端终点与环岛路相交。其经过地区呈两边低、中间高的地貌形态,相对高差约80米,两端与厦门既有的城市道路相接,中间段经过御屏山垭口。是厦门首条跨越万石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交通动脉及生态旅游观光路。本着与自然结合、以人为本的原则,建成的文曾路身处都市,却充满山林野趣,处处皆景,却不着痕迹,路与自然浑然一体,在实现公路建设与自然环境的和谐方面作出了有益的尝试。它将公路的实用性、艺术性、生态性较好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带状园林”。“花溪”中的仿木小桥、路边的原木标志、水边驳岸适当点缀仿竹护岸桩等,都采用最能体现自然风貌的外观和材质,使游人感受到路与自然的浑然天成,仿佛一片“世外桃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