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安徽黟县宏村月沼背包旅行 |
分类: 徽州系列 |
宏村的美是倒影之美,月沼的美是倒影之静美。
这样的美,适合在晨曦微明,小村初醒时,披衣出门静静感受。沿着村子潺潺的水道(他们叫牛肠水圳)徐徐慢行,除了轻柔的水声,周围寂静无声。偶尔从村巷深处传来几声鸡鸣,瞬间又归于沉寂。顺着石板小路,拐过几个转角,遇见早起扫地的清洁大姐,这时的天,已经从马头墙高高的檐角透出了明亮的颜色。
走出窄巷,眼前豁然开阔,四周无人,一湾明镜般的月沼静卧着,周围错落的白墙黑瓦倒映在平净的水面上,仿佛是一幅淡淡轻抹的水墨画一般,素静,唯美。我下意识的轻按快门,唯恐快门的声音打破这一刻的宁静。坐在湖边的石墩上,从眼到心,细细的品味古村的静美。
古村的历史是悠久的,从祠堂门前残存的两枚柱础的印迹可以想象,原来曾经有什么样的大屋消失在漫漫的时光里了。
据记载,宏村始建于南宋绍兴年间(公元1131-1162年),至今900余年了。
晨曦渐亮,月沼倒影的颜色从灰白变成了浅蓝。慢慢的,也有早起的游人三三两两的来了。
因为看过不少徽派古建,所以在宏村,我更着迷于倒影之美,不同时间不同天色下的南湖和月沼,美的让我心醉。
清晨六点多,就有勤快的村妇在月沼边上洗刷,弄皱了一池的倒影。村民们的生活依然故我,也因为有了他们,老村子才得以保有它古朴的魅力,不像丽江古城、阳朔西街,原住民搬出后,只剩下日益造作和矫饰的逐利商家,就像古旧的紫砂壶里装进了可乐,壶是好壶,味儿早已不是那个味儿了。
承志堂,是其中一座大宅院。因为鎏金重彩,精雕细刻,被誉为“民间故宫”。
人头攒动的宏村,让人找不到感觉。
周围导游们的扩音器此起彼伏,同一个套路的解说词充斥着游人们的视听感官,中国特色的填鸭式教育也覆盖了旅游业,游客跟着导游机械式的游览,带回去的是千人一面的旅游印象。
在旅行中,如何发现美,品味美,获得美的享受,也需要一种能力。
在村子里,随处可见三五成群写生画画的学生们,不禁让我想起当年的大学时光,也和他们一样,青涩年少,无忧无虑,挥笔画青春。
------------------------------------------------------
村子里数百户粉墙青瓦、鳞次栉比的古民居群,特别是精雕细镂、飞金重彩的被誉为“民间故宫”的承志堂、敬修堂和气度恢宏、西朴宽敞的东贤堂、三立堂等,同平滑似镜的月沼和碧波荡漾的南湖,巷门幽深,青石街道旁古朴的观店铺,雷岗上参天古木和探过民居庭院墙头的青藤石木,百年牡丹,森严的叙仁堂、上元厅等祠堂和93岁翰林侍讲梁同书亲题“以文家塾”匾额的南湖书院等等,构成一个完美的艺术整体,真可谓是步步入景,处处堪画,同时也反映了悠久历史所留下的广博深邃的文化底蕴。至清代宏村已是“烟火千家,栋宇鳞次,森然一大都会矣”,至今仍为际联镇人民政府所在地。至八十年代中期开始发展旅游业,进入九十年代,宏村入境游客人数每年以40.5%的速度增长,其中又以港台及海外游客为多。在2000年11月30日,宏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资料综合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