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古韵泉州--开元寺

(2012-05-25 15:55:17)
标签:

泉州

开元寺

旅游

【原创】古韵泉州--开元寺
五月的绵绵细雨中,我们走进了泉州开元寺。

寺里飞檐滴水,烟雨蒙蒙,寺院两边的东西塔悄然矗立,已千年。

我在寺院里漫步,不疾不徐,感受古寺神韵。


【原创】古韵泉州--开元寺
开元寺始建于唐垂拱二年(686)。寺址原为州民黄守恭家桑园,相传桑树曾开白莲花,故献园与僧匡护建寺,朝廷赐额“莲花寺”。长寿元年(692)改名“兴教寺”,神龙元年(705)又更名“龙兴寺”。唐玄宗开元二十六年(738)诏天下诸州各建一寺,以纪年为名,遂改称“开元寺”。


【原创】古韵泉州--开元寺
开元寺素有“六殊胜”,为东西石塔、古龙眼井、袒膊真身、文殊墨迹、御赐佛像、支院高僧;“八吉祥”。为桑树白莲、紫云盖地、甘露戒坛、凡草不生、石炉生烟、石柱牡丹、应梦罗汉、白鸽听经。


【原创】古韵泉州--开元寺
“莲香”园中千年古桑的石基上嵌有一块平淡无奇的石板,这块长约一米左右的石板原是古代承天寺十大佳景之一“梅石生香”。


【原创】古韵泉州--开元寺

【原创】古韵泉州--开元寺
殿后廊檐间那对16角形辉绿岩石柱,雕刻着古代印度和锡兰流传的古印度教大神克里希那的故事和花卉图案24幅。


【原创】古韵泉州--开元寺
石庭两边分列着八棵 200至800岁的大榕树,阴翳蔽日,盘根错节,增添了开元寺静寂、庄严的气氛。树下排列着11座唐、宋、明时期不同形式的古经幢、小舍利塔,以及两只赑屃 。庭中还置立着一座3米多高的石雕焚帛炉,盖钮雕蹲狻 猊,炉身周雕幡龙、祥云、莲瓣、蔓草等纹饰,形制优美,雕工精妙。焚帛炉稍后两侧,还有两座南宋绍兴十五年(公元1145年)泉州南厢柳三娘捐建的印度萃堵波的方形石塔,塔上刻有萨锤太子舍身饲虎的故事,是印度教在南宋时留下的痕迹。


【原创】古韵泉州--开元寺
石庭幽深,雨声淅淅沥沥


【原创】古韵泉州--开元寺

【原创】古韵泉州--开元寺

【原创】古韵泉州--开元寺
大雄宝殿始建于唐朝垂拱二年(公元686年),先后经过唐、南宋、元、明几次受灾与重建,现存建筑物是明代崇祯十年(公元1637年)物。大殿通高20米,面宽九间,进深六间,面积达1387.75平方米,大殿出拱深远,外观雄浑,保存唐朝宏模巨制、巍峨壮观的建筑风格。


【原创】古韵泉州--开元寺
查了很多资料,仍不知道这是唐或宋时留下的小舍利塔


【原创】古韵泉州--开元寺
大殿后面的甘露戒坛,现存建筑是清康熙五年(公元 1666年)重建的四重檐八角攒尖式结构。坛顶正中藻井采用如意斗拱,交叠上收,如蜘蛛结网,似回纹织锦,结构复杂而精巧。


【原创】古韵泉州--开元寺
庙堂内外,僧俗交界。


【原创】古韵泉州--开元寺

【原创】古韵泉州--开元寺
大雄宝殿还有一个“百柱殿”的雅称。全殿原计划设立柱子一百根,后来因为需要放置佛像和腾出给佛教徒朝拜的地方,便加长了珩梁,减少了立柱,成为86根柱子的“百柱殿”。


【原创】古韵泉州--开元寺
东塔名“镇国塔”,咸通六年(公元865年)由倡建者文偁禅师建成五层木塔。前后经过几次毁坏与重修,易木为砖。至嘉熙二年(公元1238年)本洪法师才易砖为石,后由法权法师,天锡法师继造,前后经十年才完工。东塔通高48.24米,塔平面分回廊、外壁、塔内回廊和塔心八角柱四部 分。塔为框架式的结构。


【原创】古韵泉州--开元寺

西塔名仁寿塔。五代梁贞明三年(公元 917年)王审知由福州泛海运木来泉州建此塔,初名“无量寿塔”。北来政和四年(公元1114年)奏请赐名“仁寿塔”,前后经毁坏与重修多次,易木为砖,至宋绍定元年至嘉熙元年(公元1228-- 1237年)由自证法师易砖为石,先于东塔十年建成。西塔通高44.06米,略低于东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