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的面料再造》教学设计
(2011-06-19 07:41:13)
标签:
教育 |
分类: 教师开课材料 |
《服装的面料再造》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面料再造》是课改新教材第四章的第四节教学内容中的第三部分,第四章是学习服装产品设计开发,在前几节学生实质性的接触服装产品设计的各个流程,对本节课的教学做了铺垫。而本节课面料再造设计内容则不仅是服装构成要素不可缺的部分也是服装设计基础中的重点部分,为以后学习面料开发为学生设计个性的作品提供灵感和联想。其中面料再造设计的几种技法则是这节的重点,书中为了让学生了解,运用了大量的图片来说明。
二、学情分析
我感觉现在的学生基础较差,想要使学生掌握技能,必须从学生感兴趣的方面着手,从简单而实用的知识点着手,可能对这节课的一些概念性问题无法理解,同时也不会灵活运用。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知识的巩固是教学过程中的重点,教师能否采用合适的方法来启动学生内在的能量是教学的关键。为了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我从改变课堂教学的方式入手,运用实例分析、服装秀展示、旧衣改制的活动,找准学生的兴趣点,让课堂成为学生展现自我的舞台。
三、教学目标
1、掌握面料再造含义、把握当今流行元素,同时了解面料再造设计意义。
2、让学生进行触摸、观察来掌握面料再造设计的几种技法。
3、用旧T恤改制活动,以作品展示的形式来培养面料再造运用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面料再造的几种技法
难点:技法在服装上的运用
五、教学方法与策略
1、本课的设计宗旨在充分发挥现有的资源,将“本课面料设计技法的内容”、“当今流行因素”、“创作作品”、“知识拓展”等环节整合到服装改制成品上。
2、为了让面料再造设计的知识转化学生实践操作应用,我组织“小组讨论”、“成果展示”、“实例分析”等课堂活动,试图将抽象的概念直观化,希望能让学生耳目一新、学有兴趣。
3、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面料再造设计能力,我在教学中做了一些策略的改变,通过一些的课前作业、课堂小作业、课堂大作业充分的让学生进行表现,从而达到知识了解和巩固。
六、教学准备
七、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在上节课中学生了解了服装必须要创新的意义,在本课教学中主要让学生了解在面料再造的四种技法及技法的运用。因此,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上课之前先带领学生参观服装商场或服装市场,体会面料再造在服装产品的重要性,同时让学生收集一些有关面料处理的服装。
【课堂教学】
环节一:学生分别展示调研成果
每组推荐3-4位同学,向全班展示自己所收集的资料,并自己加以分析说明,由在的同学对每位上台展示的同学进行现场评分,将得分相加,总分最高的那位学生获胜;而哪组参赛的所有学生的总得分最高,也将取得胜利。
这一环节的设计,主要是想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角,通过学生市场调查,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述对作品的理解。改变以往部分学生听课时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难以达成师生互动的良好效果,而充分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参与的兴趣。
(导出学习任务;通过本堂课的学习每组能够独立完成对T恤的改制)
环节二:赏析作品
在上课之前,找几位身材不错的学生穿上准备的服装,在班级中间进行时装秀,让其他同学根据模特所穿的服装服装简单描述面料再造形式,并谈谈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教师归纳总结引出知识点——服装设计就是对面料再次设计,学生所穿在服装正展现了面料再造的变化,通过褶皱、堆积、撕、缝等工艺手法从而使平淡的服装变得有看头。
这一环节的设计主要是让学生欣赏作品的同时让每位学生有所表现。考虑到动态的印象资料比静态的文字图片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选择用模特表演形式也正考虑中职学生喜欢热闹的课堂气氛,同时也考虑到面料再造设计方法需要近距离的接触事物。这样真实的面料手法比起书上的图片和文字来得更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
环节三:让每位学生在小面料上进行再造设计(可以自己想,也可以模仿课本内容)
附加设计
由于在前两个环节中,学生和教师都汲取了部分面料再造资料作了展示,学生对本课内容已有了初步的了解,并还在意犹未尽中,这时由教师应该放手让学生们自己来尝试一下成果的喜悦。将有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更系统和完整地理解,对于老师可以观察每个学生的不足,需要进行及时的修正和补充。
环节四:实战演练,改制T恤
让学生观看教师T恤的改制过程后,并要求同学们拿出需要改造的旧T恤,需要注意的是:你的服装是要拿到店里去卖的,在场的其他同学和老师都是你的顾客。
(教师示范步骤)
这一环节其实是对前面内容的拓展和提升。中职学生对产品的促成还无法人手,通过老师的示范,让学生能够模仿形式或自创带进行设计T恤的改制,进行应用性的表现。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让学生避免散而乱的设计思维,目的在于让学生体验服装成品的转化过程。
环节四:作品展示
每组学生派几件认为不错的改制服装穿在人台上,按组回答制作过程中遇到问题以及之后的处理办法。
本环节的设计是希望学生开口说出自己在制作过程中的体会和看法,把遇见问题之后的处理和解决方法师生交流,生生交流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勇于表现,同时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同时让学生感知服装产品设计不是简单的设计,不是简单的款式,而是服装产品最终是要进入销售渠道的,是要经过市场检验的。
板书设计
(一)、学习任务
(二)、面料再造加工原理
(三)、面料再造原理的运用
八、教学反思
新课标的开发理念中讲到,以工作任务为线索,确定课程;以职业能力为依据,组织教学;以典型产品(服务)为载体,设计活动;以职业生涯发展为目标,明确定位。为了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自觉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因此,参与、动手、实践是我们专业教学的首要考虑。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师的教要致力于导”,教师的使命就在于恰到好处地指导启发学生由无知到有知、由茫然困惑到豁然开朗。要让职高学生乐于学,学得好,参与其中,就要教师动脑筋,要想学生喜欢学这就要找准他们的
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教师在教学中必须重视的策略之一。因此,课堂教学不能仅仅着眼于学生学习的质量及效果,尤其不能仅仅关心学生学业考评的分数,而应该更多的关注教师所创设的学习活动学生是否感兴趣。
思考一:角色互换,拉近师生距离
思考二:采集生活的美,设计生活的美
在服装设计的元素往往来源于生活,学生对服装设计的概念模糊但又充满着好奇,要让学生知道服装的实用性和商业性。我在教学环节中明确表明我们所设计的服装要进入市场的,设计的服装必须让别人来鉴定的。为此我让学生讲述在市场上观察的服装找到切入点,打开学生的思路,领悟设计的巧妙和多变,来迎合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思考三:有效课堂,合理调控
在职高教育中,如何体现课堂的有效性,老师引导的知识点能否真正掌握,往往很难把握,常常会遇到类似“一锅粥”的课堂现象。如何让这锅粥煮透、煮出味道是我们专业教学中常被提及的问题,在这堂课中我发现学生的思维是活跃的、跳动的和不规则的,往往会造成离谱的现象,为了不失学生的想法,我巧妙地把预设当机动,以生成作补充,通过引领和调控,学生的潜能被充分开发,最终达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