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研训项目申报书

分类: 校本研修项目方案 |
附件1:
平阳县校本研训项目申报书
研训项目名称 |
基于“1+3”主题导研式下的教师专业能力提升 |
|||||||||||
项目负责人 |
袁源卿 |
校内职务及联系电话 |
校长 |
|||||||||
团队成员 |
教务处主任及各学科教研组组长 |
|||||||||||
对象人数 |
20人 |
申请学分 |
每学年24学时 |
研训时间 |
教师大会、各教研组教研活动时间 |
|||||||
(一)项目简介(项目背景、拟解决的核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预期效果等) |
||||||||||||
校本研修是学校内涵式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的助力器,近些年逐渐成为学校教研活动的重头戏。但较多学校的校本研修活动存在有课无磨、有磨无果、有果无用等问题,导致校本研修的应有作用大打折扣。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课程改革的深化、核心素养的落实,对当前教研模式提出了更高要求。 针对当前教研方式的不足,基于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基本理论,我校提出了“1+3”主题导研式研修方式。“1”指拟定一个学科教学研修主题,“3”指参与学校年级集体备课、参与学科教研活动、举办学科微讲座,这是研修活动的三种基本方式。 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 1.以制度为保障 在活动推行之初,制定塘北小学校本研修工作方案,要求全体教师以本班为研究基地,以点带面开展研修活动,并把研修活动作为工作内容之一进行考核。同时以正式文件形式将研修活动方案下发到各个教师,共同推进,提高实效。通过办公微信群在群体内发布每周研修活动周程,鼓励各学科教师互相观摩学习,共同组织跨学科的研修活动。 2.以活动为载体 以“1+3”主题导研为主要研修方式,围绕一个明确的“研修主题”开展活动。要求校领导带着研究问题或主题到班级进行指导,直接参与年级备课活动、学科教研活动,举办学科教学讲座等方式,对教师进行持续的、跟踪式的指导,从教、研、培等多方面提出改进策略与措施。 3.以评价促发展 为了让参与研修活动的教师进一步审视其想法和做法,每个学期活动结束后组织举办总结会,每位教研人员进行工作汇报,通过展示、交流、问答等环节进行相互的学习。 |
||||||||||||
(二)具体目标(具体简洁、清晰可测) |
||||||||||||
1.结合日常工作,使“1+3”主题导研式研修活动成为常态,促进教研工作机制、模式转型,及时诊断和发现教学中的重难点问题,使教研工作更具有针对性。 2.深入专题研究,让“1+3”主题导研式研修活动成为教师专业提升的突破点和增长点。 指导教师开展教学创新,引导教师转变思维方式,在教与学的实践中改进教学方式,提升专业水平。 3.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以问题解决为出发点,群体协助,进行互动式的研修。 |
||||||||||||
(三)设计思路(建议围绕项目目标、内容、形式之间的逻辑关系,用框架结构图表达项目设计思路) |
||||||||||||
从学校的实际校情出发,研训项目设计思路如下图: |
||||||||||||
(四)课程总表 |
||||||||||||
研训 模块 |
研训内容 |
研训时间 |
研训形式 |
学时 |
主讲或主持 (简要荣誉职务) |
|||||||
理论培训 |
《如何提高校本研修的高质量——2020校本研训项目启动》 |
第一学期开学初 |
讲座 |
2 |
袁源卿 校长 |
|||||||
《基于“1+3”主题导研式研修活动案例背景与要求》 |
第一学期期中 |
讲座 |
2 |
李娜 |
||||||||
《基于“1+3”主题导研式研修——论文的研究与撰写讲座》 |
第一学期期末 |
讲座 |
2 |
吴昌宝 |
||||||||
教研实践 |
语文组基于“1+3”主题导研式研修活动课堂观摩 |
第一学期 |
课堂教学与研讨 |
|
王黎明(语文教研组长) |
|||||||
数学组基于“1+3”主题导研式研修活动课堂观摩 |
第一学期 |
课堂教学与研讨 |
|
温香雪(数学教研组长) |
||||||||
综合组基于“1+3”主题导研式研修活动课堂观摩 |
第一学期 |
课堂教学与研讨 |
|
林牡丹(英语教研组长) |
||||||||
语文组基于“1+3”主题导研式研修活动课堂观摩 |
第二学期 |
课堂教学与研讨 |
|
王黎明(语文教研组长) |
||||||||
数学组基于“1+3”主题导研式研修活动课堂观摩 |
第二学期 |
课堂教学与研讨 |
|
温香雪(数学教研组长) |
||||||||
综合组基于“1+3”主题导研式研修活动课堂观摩 |
第二学期 |
课堂教学与研讨 |
|
林牡丹(英语教研组长) |
||||||||
反思交流 |
基于“1+3”主题导研式研修活动的教师专业能力提升的项目成果汇报 |
第二学期 |
成果展示 |
|
袁源卿 |
|||||||
研讨交流,反思改进 |
第二学期 |
汇报交流 |
|
李娜 |
||||||||
(五)研训作业要求(请逐条清晰列出) |
||||||||||||
1.上交一篇基于“1+3”主题导研式研修活动的教学设计 2.上好一堂基于“1+3”主题导研式研修活动的公开课 3.撰写一篇基于“1+3”主题导研式研修活动的案例 4.撰写一篇基于“1+3”主题导研式研修活动的评课稿 |
||||||||||||
(六)校务讨论意见(100字内) |
||||||||||||
|
附件2:
2020学年第二学期各校校本研训活动行事历
周次 |
日期 |
校级内容 |
教研组内容 |
3 |
3.15-3.21 |
如何提高校本研修的高质量—讲座 |
各教研组开展新常规培训 |
5 |
3.29-4.4 |
基于“1+3”主题导研式下的研修活动 |
第一次集体备课 |
6 |
4.5-4.11 |
基于“1+3”主题导研式下的课堂观摩 |
第一次教研活动 |
9 |
4.26-5.2 |
基于“1+3”主题导研式下的研修活动 |
第二次集体备课 |
10 |
5.3-5.9 |
基于“1+3”主题导研式下的课堂观摩 |
第二次教研活动 |
11 |
5.10-5.16 |
基于“1+3”主题导研式研修活动案例背景与要求——讲座 |
撰写一篇基于“1+3”主题导研式研修活动的案例 |
12 |
5.17-5.23 |
德育讲座 |
|
13 |
5.24-5.30 |
基于“1+3”主题导研式下的研修活动 |
第三次集体备课 |
14 |
5.31-6.6 |
基于“1+3”主题导研式下的课堂观摩 |
第三次教研活动 |
15 |
6.7-6.13 |
基于“1+3”主题导研式研修——论文的研究与撰写 |
各教研组基于本学期教研活动反馈交流 |
17 |
6.21-6.27 |
阶段性校本研修工作交流与改进 |
上交一篇培训心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