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2018-03-12 15:33:43)

教学计划

 

 

 

                                   

 

                              

 

任课教师                              

 

 

 

 

 

 

○一   年度第 学期

 

 

一、 学习情况分析(知识、能力、学习习惯等)

   本班共45人,其中男生30人,女生15人,经过了一年半的数学学习,学生对数学已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基本上具备一定的数学意识、数学理解能力及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低年级学生主要在学习习惯方面的培养,在这一年半的时间里,大多数学生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有较强的自觉性,学习数学的热情高,兴趣浓;本班大部分学生对计算比较熟练,少数学生在计算速度、正确性上存在一定差异。但在审题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在平时练习中主要体现在填空,解决问题等题型上。数学计算方面的得分率能保持在95%以上,而其他需要学生读题,理解,答题的题目,学生的得分率不高,大多数都在90%以下。因此,本学期重点除了巩固良好的学习习惯之外,还要重点继续培养学生在读题方面的能力,提高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所以,本学的培养目标是1、学生获得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发展数学读题能力;2、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3、建立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二、 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数据收集整理,表内除法,图形的运动(一),混合运算,有余数的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克和千克,数学广角——推理。

在数与计算方面,这是本册重点的教学内容,如表内除法,混合运算,有余数的除法和万以内数的认识。表内除法是学习多位数除法的基础。因为一个多位数除法,在计算时都要分成若干个一位数除以一位数。因此表内除法同表内乘法一样,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基础知识,是小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必须达到计算正确、迅速。有余数的除法是表内除法学习的继续,学生在此学习除法笔算试商的方法,为学习多位数除法打下基础,也分散了学习的难点。

在量的计量方面,本次教材给学生初步建立质量观念,使学生初步认识克和千克。

在图形与几何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图形的运动(一)”一章,包括简单的“对称现象和轴对称图像”,图形的“平移和旋转”等教学内容。

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安排了“数据收集整理”一章,让学生简历简单的数据收集整理的过程,学习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方法。

 

 

     

三、教学目标

1、了解统计的意义,学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2、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会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能够比较熟练地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使学生初步认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使学生学会辨认轴对称图形;结合实例,初步感知平移、旋转现象。

4、让学生在熟练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基础上,综合应用表内乘除法的计算技能解决一些简单和稍复杂的涉及乘、除运算的实际问题。

5、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二级运算的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学会计算含有乘除混合以及带有小括号的两步式题。

6、使学生经历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除法的过程,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认识余数。掌握除数是一位数,商也是一位数的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知道余数要比除数小。

7、结合生活实际,体会生活中有大数,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经历数数的过程,能认识万以内的数,结合实际物体知道这些数的组成与分解。

8、初步建立克、千克的概念,渗透数学模型思想。

9. 通过一系列的猜测、比较、推理等活动,使学生感受简单推理的过程,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数与组合数。

10、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1、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1、除法和混合运算。2、万以内数的认识。3、用数学解决问题。

难点:培养生学会独立审题的能力;学会解决各种应用题。


 

 

五、教学措施

   1、认真学习《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2、扎扎实实开展教研活动,充分发挥集体教研的作用。 3、认真研究、创造性的使用教材,认真备课、上课,向课堂教学要质量。 4、因材施教,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1) 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进行奥数辅导,使它们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2)重点抓好学困生的辅导工作,建立学困生成长档案,及时反馈总结。

 

 

六、教学进度

周次

日 期

教   学   内   

课 时

2

35日——39

始业教育(0-1)一、数据收集整理(1-3)

4

3

312日——316

1. 平均分2

2. 除法2

4

4

319日——323

1. 除法2

2. 2-6的乘法口诀求商2

4

5

326——330

2-6的乘法口诀求商4

4

6

42——46

1. 整理与复习2

2. 图形的运动2

4

 

周次

日 期

教   学   内   

课 时

 

 

 

 

7

49日——413

7.8.9的乘法口诀求商2

解决问题2

4

8

416日——420

整理和复习2

两步计算2

4

9

423日——427

两步式题2

解决问题2

4

10

430日——54

整理复习2

有余数的除法2

4

 

周次

日 期

教   学   内   

课 时

11

57日——511

有余数的除法4

4

12

514日——518

解决问题4

 

13

521日——525

小小设计师1

整理和复习2

4

14

528日——61

1000以内数的认识4

4

15

64日——68

10000以内数的认识4

 

4

 

周次

日 期

教   学   内   

课 时

16

611日——615

10000以内数的认识3

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2

 

4

17

618日——622

克和千克2

数学广角2

 

4

18

625日——629

总复习3

期末测试

 

3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