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2018-03-12 15:33:43)教学计划
年
科
任课教师
麻 步 镇 塘 北 小 学
二○一七
一、
|
||
二、 这一册教材包括:数据收集整理,表内除法,图形的运动(一),混合运算,有余数的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克和千克,数学广角——推理。 在数与计算方面,这是本册重点的教学内容,如表内除法,混合运算,有余数的除法和万以内数的认识。表内除法是学习多位数除法的基础。因为一个多位数除法,在计算时都要分成若干个一位数除以一位数。因此表内除法同表内乘法一样,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基础知识,是小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必须达到计算正确、迅速。有余数的除法是表内除法学习的继续,学生在此学习除法笔算试商的方法,为学习多位数除法打下基础,也分散了学习的难点。 在量的计量方面,本次教材给学生初步建立质量观念,使学生初步认识克和千克。 在图形与几何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图形的运动(一)”一章,包括简单的“对称现象和轴对称图像”,图形的“平移和旋转”等教学内容。 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安排了“数据收集整理”一章,让学生简历简单的数据收集整理的过程,学习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方法。
|
||
三、教学目标 1、了解统计的意义,学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2、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会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能够比较熟练地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使学生初步认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使学生学会辨认轴对称图形;结合实例,初步感知平移、旋转现象。 4、让学生在熟练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基础上,综合应用表内乘除法的计算技能解决一些简单和稍复杂的涉及乘、除运算的实际问题。 5、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二级运算的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学会计算含有乘除混合以及带有小括号的两步式题。 6、使学生经历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除法的过程,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认识余数。掌握除数是一位数,商也是一位数的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知道余数要比除数小。 7、结合生活实际,体会生活中有大数,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经历数数的过程,能认识万以内的数,结合实际物体知道这些数的组成与分解。 8、初步建立克、千克的概念,渗透数学模型思想。
9. 10、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1、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
||
四、教学重、难点
难点:培养生学会独立审题的能力;学会解决各种应用题。
|
||
五、教学措施
|
六、教学进度
周次 |
日 期 |
教 |
课 时 |
2 |
3月5日——3月9日 |
始业教育(0-1)一、数据收集整理(1-3) |
4 |
3 |
3月12日——3月16日 |
1.
2. |
4 |
4 |
3月19日——3月23日 |
1.
2. |
4 |
5 |
3月26——3月30日 |
2-6的乘法口诀求商4 |
4 |
6 |
4月2——4月6日 |
1.
2. |
4 |
周次 |
日 期 |
教 |
课 时 |
|
|
|
|
7 |
4月9日——4月13日 |
7.8.9的乘法口诀求商2 解决问题2 |
4 |
8 |
4月16日——4月20日 |
整理和复习2 两步计算2 |
4 |
9 |
4月23日——4月27日 |
两步式题2 解决问题2 |
4 |
10 |
4月30日——5月4日 |
整理复习2 有余数的除法2 |
4 |
周次 |
日 期 |
教 |
课 时 |
11 |
5月7日——5月11日 |
有余数的除法4 |
4 |
12 |
5月14日——5月18日 |
解决问题4 |
|
13 |
5月21日——5月25日 |
小小设计师1 整理和复习2 |
4 |
14 |
5月28日——6月1日 |
1000以内数的认识4 |
4 |
15 |
6月4日——6月8日 |
10000以内数的认识4 |
4 |
周次 |
日 期 |
教 |
课 时 |
16 |
6月11日——6月15日 |
10000以内数的认识3 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2
|
4 |
17 |
6月18日——6月22日 |
克和千克2 数学广角2 |
4 |
18 |
6月25日——6月29日 |
总复习3 期末测试 |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