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印探妙——清代文人竹根雕闲章原印精品赏析(之九)

标签:
文化 |
分类: 竹木印章赏析 |
41、金绍堂印
2.9 X 2.1 X 6.2cm
边款:仲廉(隶书款)
http://s7/middle/76c33682ga05090ff5506&690
印台呈方柱形,人物头像钮。此钮造形别致,人物表情夸张,造形独具匠心。此印线条流畅雅静,飘逸而不失沉静,所谓有笔有刀矣。
金绍堂(1880-1965),字仲廉,号东溪,浙江乌程(浙江湖州市)人,竹刻名家金绍坊之兄。擅长刻竹,精细而有法度,所刻名家墨迹都极工妙,所刻的阳文山水、花鸟,技艺不在吴之璠、周芷岩之下,与其弟金绍坊同享盛名。
42、王杰人印
3 X 2.2 X5.1cm
边款:冷舟作(隶书款)
http://s8/middle/76c33682ga05097ac1c47&690
印台呈方柱形,人物头像钮。印文取自元代画家李衎的《竹谱详录》中“豪雄俊伟如苏公犹终身北面,世之人苟欲游心艺圃之妙,可不知所法则乎?画竹师李,墨竹师文,刻鹄类鹜,予知愧矣”。此印结字冷峭,匠心独具,金石气韵浑蓄堂皇。
王杰人(1887~1940),名槐,字杰人,以字行,号冷舟,绍兴齐贤人。善刻竹牙物品,艺事精绝。喜取湘妃竹,留斑去地,用斑纹作花卉,人物,别开生面。精篆刻书法,善刻印,宗守浙派,为早期西泠印社社员。
43、王云印
①3.9 X 3.7 X 4.2cm
边款:乐琴书以消忧,石香刻(隶书款)
http://s1/middle/76c33682ga050a09cddd0&690
印取竹根制作,四面贴竹簧。一面精镌一支劲竹,下钤圆珠印;一面隶书“乐琴书以消忧,石香刻”。印文取自晋陶渊明《归去来辞》句“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此印沉静古穆而不失灵动,安排平正,字字呼应,阅之高古之气扑面而来。
②2.5 X 2.2 X 3.3cm
边款:王石香(楷书)
印呈蘑菇形。印文取自宋朝诗人黄庭坚《咏李伯时摹韩干三马次苏子由韵简伯时兼寄李德素》:“李侯画隐百僚底,初不自期人误知。戏弄丹青聊卒岁,身如阅世老禅师。”“画隐”谓以画自隐,不求仕进。此印布局颇费心机,笔划严谨,动静结合,静雅可爱。
石香,名王云(1888-1934),字石香,又字石芗,苏州人。清末民初的篆刻大家,与叶为铭、黄宾虹、王福庵、李弘一、马叔平等齐名。清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杭州丁仁等4位篆刻家筹建西泠印社时,王石香即参加活动。 王云篆刻章法工稳,用刀挺劲,时有新意;侧款作行楷及隶书,秀丽有致。同里曹秋舫将所藏古器编为《怀米山房吉金图》时,其器形及铭文均由石香手摹於石。尝见“月香衙”寿山印章一枚,藏于南京升元阁,边款“乙丑三月石香于桐西文房”。
乙丑当为1925年,正是王石香篆刻盛年。“月香衙”为大篆刻家陈子奋居所。陈子奋,字意芗,原名起,号无寐,晚年别署水叟。以诞生於宿月埕,因名所居曰宿月草堂,後移居月香衙,因又名曰月香书屋,画室曰鸟石山斋。福建长乐人。陈子之治印,既通六书,更博览周秦汉魏金石文字,至若皖浙名家,曾涉而猎之。生平尤心折让之、仓石,指腕流露,则让之之意为多。奏刀历数十年,无间寒暑。案头石累累,不旬日间,积稿辄盈寸。资之深,故成也大。陈生于1894年,小王云6岁,两人交往资料未见,此枚印章刻于1925年,或可证明两人时有交情。
44、张家秀印
3.3 X 3 X 6.8cm
边款:晋波大兄属,张家秀作(楷书款)
http://s13/middle/76c33682ga0509f5c62ac&690
印台呈椭圆柱形,蘑菇形钮。印文取自《周易文言传》的《乾》卦“子日: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此印温婉细腻,线条节奏变化微妙,整体精劲典雅。
张家秀,金陵竹刻代表人物之一。南京竹刻,习称“金陵竹刻”,我国竹刻艺坛两大流派之一,系明代中晚期李耀、濮仲谦所创。至清末,南京竹刻业一直很兴旺。上世纪40年代起被聘请到北京琉璃厂专事扇骨雕刻。擅书法及人物。书法多留青阳文,体例多样,起伏有致,须眉唇眼毕肖,有大家风度。传世品较多,在北京知名度也很高。
45、张志鱼印
3.9 X 3.5 X6.6cm
边款:雨时先生属张志鱼刻(楷书款)
http://s14/middle/76c33682ga05124052d2d&690
印台呈椭圆柱形,龟钮,寓意“长命百岁”。此印冲淡平和,不激不厉,浑融一体,余味不尽。
张志鱼(1893-1961),又作张志渔,字瘦梅,原籍河北通县,清末迁居北京,晚年寄居上海,卒年七十余岁。张氏性嗜书画篆刻。攻篆刻并没有拜名师,而是转益多师,研习揣摩,细心领悟,凡十余寒暑终成名家。自 1912 年起潜心研制竹刻,始以摹刻汉砖古泉,独辟蹊径,继而自书自画,力求刻出书法笔意、神韵气势,刻出国画干、湿、浓、淡的笔触。数年后,张志鱼竹刻艺术已独辟北派刻竹艺术蹊径,其竹刻作品贵在将画之神韵反映得十分到位,可与纸上国画相媲美,其粗犷、豪放的风格也有别于南派竹刻的纤细。张志鱼曾为春寿石、陈师曾等文化名人刻扇。陈师曾、春寿石对张志鱼的竹刻艺术大加赞赏,认为其竹刻阴雕均能显示出画的神韵,以雄健、明快、形真、传神,对书画笔调的干湿浓淡处理得体,真是运刀如运笔。留青刻法见著录者始于明代张希黄平地阳雕。张志鱼于 1924 年独创沙地留青刻法。次年,张志鱼购得表皮被划破的湘妃竹扇骨,以湘妃竹花纹借做梅花,再补以枝干制成沙地皮雕,为又一创举。张志鱼收徒数十人,大都学治印,兼学竹刻。其弟子范节庵仍健在,以传授北派竹刻艺术为己任,门下桃李也已能光大北派竹刻艺术。
46、寿石工印
①3.2 X 2.7 X 6.2cm
http://s5/middle/76c33682ga0510b621d54&690
边款:辛酉初春寿鑈刻(楷书款)
印台呈椭圆柱形,龟钮,寓意“长命百岁”。印文取自西汉礼仪博士戴德的《大戴礼记》中“火灭修容,慎戒必恭,恭则寿”。此印安排极见功力,将三字作均衡左右布局,右二字“寿”、“则”乍看如一字,细审实为二字,上下左右呼应,皆为合拍,所谓违而不犯矣。
②2.6 X 3.6 X 5.2cm
边款:丁已八月寿鉨(楷书款)
http://s13/middle/76c33682g766e82ebeb8c&690
印台呈方柱形,龟钮,寓意“长命百岁”。此印文字皆为异形而非方整,难以整肃安排,施以界格以约束,是天下不二大法,如此天下皆安。
寿鉨(1885-1950),字石工,号印,亦作印丐,又号珏庵,别号会稽山顽石。浙江绍兴人。近代著名诗人、篆刻家和书法家。早年篆刻拜杨烈山为师,宗秦汉而参吴昌硕法,后改师黄士陵,逐形成自己的风格,享有盛誉。任北京大学篆刻导师多年。北京荣宝斋长期代理他的书法和篆刻销售业务,据说他每天下午到荣宝斋,有件当场在铺中挥毫奏刀,从不带回,既迅速又工整,很受顾客喜爱。一代绘画大师徐悲鸿,很多用印为寿氏所治,徐悲鸿曾谓“方诸诗人蕴藉吾则爱石工”。艺事以外、嗜喜作词,曾参加南社的雅集活动。出版《珏庵词》、《湘怨楼枝谭》、《尘麝簃辛未墨录》等著作。
47、瑞曾钮竹印
高6cm
http://s7/small/76c33682ga050f850b3b6&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