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3/mw690/002aPC3dzy7b9iZClkm62&690
http://s5/mw690/002aPC3dzy7b9jiNpLmd4&690
http://s15/mw690/002aPC3dzy7b9jkbUVo0e&690
库车县位于新疆中西部,属阿克苏地区东端。总人口近50万人,有维吾尔、汉、回、蒙古等14个民族。
建制沿革
汉神爵二年(60年),汉朝置西域都护,治乌垒城,龟兹国归其统辖,部分官职由汉朝政府设置,龟兹王及下属官员皆佩汉印绶。
东汉永元三年(91年),班超定西域,设都护府于龟兹,治它乾城。
魏黄初三年(222年),在西域置戊己校尉,龟兹受其节制。
晋太宁二年(324年),龟兹受前凉统治。
秦建元十九年(383年),吕光率兵西征,龟兹臣于前。
晋太元十一年(386年),吕光建后凉政权,以其子为西域大都护,龟兹为其管辖。
北魏神瑞元年(414年),柔然大檀继承可汗位,向西域发展,龟兹属于柔然。
北魏常泰七年(422年),北凉主沮渠蒙逊灭西凉,西域36国皆辖属贡献,龟兹受其统治。
北魏太平真君十年(449年),万度归讨龟兹,龟兹等天山南路诸国重新归属北魏。
北魏皇兴四年(470年),柔然收于田,龟兹属柔然。
北魏正始四年(507年),吠哒控制天山南路,龟兹受其统治。
北周天和二年(567年),突厥与波斯联合灭吠哒,龟兹臣于突厥。
隋开皇三年(583年),突厥汗分裂为东西两个汗国,龟兹受西突厥统治。
唐贞观十四年(640年),唐朝置安西都护府于交河城。
显庆三年(658年),治所移至龟兹,龟兹仍为西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唐高宗时,设龟兹都督府,以龟兹王为都督。
唐开成五年(840年),漠北回鹘诸部纷纷迁徙,庞特勤率部迁至安西称可汗,为龟兹回鹘可汗之始。
宋朝时,回鹘龟兹国依旧维持王权体制。
辽保大四年(1124年),契丹贵族耶律大石西征,建立西辽国,龟兹为其附庸。
蒙古成吉思汗十三年(1218年),成吉思汗破西辽,龟兹归蒙古汗国管辖。
成吉思汗二十年(1225年),库车属察合台汗封地。察合台汗将东起库车,西至费尔干边疆的地方赐给其总管乌儿秃布。
元至元五年(1268年),察合台汗国附属于窝阔台汗之孙海都,库车为海都的势力范围。
元大德十年(1306年),察合台后裔尽收海都生前所占察合台汗国赐地,库车受察合台汗国的统治。秃黑鲁帖木儿为察合台汗时,库车为其总管播鲁只家族的封邑。
明成化四年(1468年),库车受东察合台羽奴思汗统治。
明嘉庆十二年(1533年),叶尔羌国脱离东察合台汗国而独立,库车辖属叶尔羌汗国。
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准噶尔部深入南疆,库车受准噶尔汗国控制。
乾隆二十三年(1759年),设库车办事大臣,统管地方军政,并沿袭旧制,续行伯克制,辖理回部事务。
光绪九年(1883年),设库车直隶厅。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改厅为直隶州,析28庄建沙雅县。
民国二年(1913年),库车建县,隶属新疆省第四行政区。
民国十一年(1922年),设托克苏县佐。
民国十九年(1930年),析12庄建托克苏县。
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库车县隶属于阿克苏专员公署。
地理环境
库车县位于天山中部南麓,塔里木盆地北缘,东与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轮台县为邻,东南与尉犁县相接,南靠塔克拉玛干沙漠,西南与沙雅县相连,西以渭干河为界与新和县隔河相望,西北与拜城县接壤,北部与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静县毗连,属阿克苏地区东端。县境南北长193千米,东西宽164千米,全县面积1.52万平方千米,县城东距自治区首府乌鲁木齐市直线距离448千米,公路里程753千米,西距行署驻地阿克苏市直线距离227.5千米,公路里程257千米。
气候水文
库车县地处暖温带,热量丰富,气候干燥,降水稀少,夏季炎热,冬季干冷,年温差和日温差都很大,属暖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由于境内地貌复杂,形成明显的区域性气候差异。主要河流有库车河(苏巴什河)、渭干河和塔里木河。库车河发源于天山山脉木孜塔格山,渭干河发源于天山南麓哈雷克群山和汗腾格里峰,塔里木河是通过库车南部的过境河流,由西向东横穿草湖地区。
交通运输
库车县地缘、交通、通讯条件优越,国道314线、217线贯穿县境,连接天山南北;南疆铁路横贯库车县,与亚欧大陆桥相接;龟兹机场航线直达乌鲁木齐,南疆光缆与亚欧光缆对接,库阿高速已全线贯通。
历史文化
龟兹乐舞
龟兹乐舞秉承龟兹文化中西合璧的深厚底蕴,把这种具多元特征和杂交优势的文化推到了至善至美的境界,人称龟兹乐舞为“天宫飞来的歌舞”。
壁画艺术
库车地区的佛教石窟艺术,与敦煌莫高窟一样,都是我国古代“丝绸之路”上的明珠。
克孜尔千佛洞有人称它是“中国第二敦煌”。
龟兹“天书”
古龟兹国(今新疆库车一带)文字使用波罗谜文,亦称乙种吐火罗文。
库车风景名胜
天山神秘大峡谷位于独库公路旁,距离库车县城约70公里,是天山支脉克孜利亚山中的一条峡谷。
克孜尔亚胜景,古称“北山“,史称“赤砂山”。位于库车县依西哈拉乡境内,东南距库车县城10公里。建于西汉年间,是汉代的军事设施。
大龙池从库车北行120公里的天山深处,有两个高山湖泊,俗称大龙池、小龙池,景色十分秀丽。
库车王府位于库车县城,占地4万平方米,是融合中原地区和伊斯兰风格的宫殿。
著名人物
伊萨克(?-1842年)第六代库车王。
绛宾(生卒年不详),西汉中期的龟兹王,西域杰出的政治家,汉在统一西域过程中,他做出了巨大贡献。
城市荣誉
库车,古称龟兹,是古丝绸之路上一颗璀璨的明珠,是东方艺术瑰宝——龟兹文化的发祥地,素有“西域乐都”、“歌舞之乡”、“中国白杏之乡”的美誉。
千佛洞位于新疆拜城县东南约60公里处。克孜尔是维吾尔语的译音,是“红色”的意思。洞窟开凿在木札提河北岸明屋达格山的峭壁之间。现存洞窟有编号的有236窟,其中的洞窟形制较为完整、壁画遗存较多的约占三分之一。根据洞窟的形制特点、壁画的题材和艺术风格等方面的原因分析,并经放射性碳素断定时代,石窟主要是四至八世纪的遗存,可大致分为早、中、晚三期,是龟兹石窟的典型代表。
十九世纪初,清代学者徐松在他的《西域水道记》中曾对克孜尔石窟做了一些记载。1903年,日本人渡边哲信和崛贤雄,到克孜尔石窟切割壁画,盗掘文物。1913年日本人野村荣三郎、吉川小一郎对石窟进行调查。1906年和1913年,德国人格林韦德尔和勒科克又进行了长时间的测绘、记录、拍照,劫去了大量精美的壁画、塑像和龟兹文文书等珍贵的文物。此外,俄国人奥尔登堡、法国人伯希和、英国人斯坦因等都先后到过这里。1928年,中国学者黄文弼对克孜尔石窟的140个洞窟进行了编号,并测绘、清理了部分洞窟。1953年西北区文化局新疆文物调查组对石窟进行了全面的勘察和测绘。1973年克孜尔石窟文物保管所又发现了一座洞窟。
神秘罕见的古龟兹国“天书”
了解古龟兹国文化的朋友一定都知道龟兹“天书”的罕见程度,尤其是龟兹在经过两次转型之后,大量的佛典都被焚烧殆尽,仅剩的龟兹文书当真可以称得上是一鳞半爪了。本文就为您揭开古龟兹国“天书”的神秘面纱。
龟兹“天书”重见天日:
清光绪十五年(1889),英国驻喀什葛尔领事,派遣英国中尉情报军官鲍尔,追捕杀害英国著名中亚探险家安德鲁·达格列什的阿富汗籍凶手达德·穆罕默德。当有消息说凶手已逃到库车,住在县城南的一个车马店里,鲍尔立即跟踪到库车,到车马店追捕。结果,追捕未遂,致使鲍尔心烦意乱,为了消除心情烦闷,特去酒馆喝了一下午的酒。然后躺在旅馆的床上叹气!突然一阵开门声打断了他的思绪,走进门的是位名叫古兰·珂迪阿吉的维吾尔族人,他手捧一本书问:
“你要买这本古书吗?”
鲍尔看了下用木板夹着的厚书,是写在桦树皮上的梵文手稿,共51页。虽他不认识这种文字,他推测,这就是传说中的中国蝌蚪文。抑制不住心中的惊喜,鲍尔决定买下这本书,然后问道:
“这本书是从哪里找到的?”
“是从城郊一座废墟里挖到的。”
维吾尔族人并答应鲍尔去发现这本书的地方,第二天两人到郊外转了一天,也没有找到发现古书的地方。
自此,湮没在几千年历史尘埃中的龟兹天书重见天颜。但对中国人来说,《鲍尔古书》丢失的伤痕却是无法弥补的。
龟兹“天书”的释义:
鲍尔再也无心追捕凶犯,次年他带着这本古书来到印度的西姆拉木,找到正在印度讲学的英国著名学者、东方学家霍恩勒教授解读,他很快鉴定出这是一部公元5世纪,即中原王朝南北朝时期,用婆罗谜字母书写成的梵文手稿,内容是关于巫术与医药的古书。于是被亚洲皇学会命名为《鲍尔古本》,这本古书于1890年11月5日,在加尔各塔第一次展示,在《孟加拉亚细亚学会纪要》上第一次影印公布原文。霍恩勒从1891年3月开始,全力研究这本古书,直到1912年出版《鲍威尔古本》一书,用长达21年的时间,解读、考释、刊布工作才宣告完成。
龟兹“天书”的巨大影响:
“这是一部无价的书”。各国学者也一致认为,它是世上现有的最古老的书籍之一,它的价值是无法估量的。《中亚考古学》认为《鲍尔古本》的发现,是历史上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鲍尔古本》出现之后,燃烧起欧洲大陆对中国西域探险的狂热。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日本、德国、法国、瑞典、英国等纷纷染指西域,龟兹故地是他们盗取文物的重点。与龟兹文化有关的大批文书、雕塑、壁画流失国外,成为中国人永远抹不掉的伤痕史。但也不可否认,这些西方探险家、考古家,就是利用所获取的龟兹文物,开了龟兹文化研究的先河。同时,也推动了我国老一辈学者,拉开了龟兹文化研究的序幕。
http://s11/mw690/002aPC3dzy7babW9N9w0a&690
http://s8/mw690/002aPC3dzy7babXy63517&690
http://s13/mw690/002aPC3dzy7bac0dD642c&690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