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重修咸阳县城碑记--碑文意译(释文点读)
(2015-12-07 14:39:28)| 标签: 转载 | 
◆释文点读
咸阳去京兆五十里,东达京畿,西通巴塞,羽檄辇输,昼夜交驰,无不取道于此,则咸为西北首冲,而咸之城固秦中一大保障也。乾隆十四年,前臧令尹重修后,越八十余载矣。吴蔗芗刺史宰斯邑时,议捐修,工未及半,值调任,事遂寝。道光八年冬,予承乏兹土,询悉由来,踌躇者久之。年不屡丰,未忍以土木扰。去岁雨电
时若,百谷顺成,爰集邑绅商议,举期未浃,旬输钱三万六千九百余缗。予甚喜,急公好义,吾邑不乏其人也。因亟择诚谨介洁者董其事,陶司番瓿,工选木石,一时筑砌并举,或全建新垒,或增修旧垣。又于城之东南二隅,分建奎楼,以补文星。工成之日,登陴四眺,河水环流,雉堞整齐,楼台耸固,洵金汤之形胜也欤!是役也,十二年闰九月肇工,十三年九月竣事。予捐廉为脸,固司牧者分内事,所赖诸君子慷慨不惜财,督率不辞瘁,以相与有成焉。今国家承平日久,家欲户晓,士庶沐浴皇仁,晓然大义,未敢以一方之保障上费帑金,此意可嘉,此风近古也!是为记。其在事捐赀出力姓氏及度支条目,皆载于碑阴,俾循名核实,有所稽考云。
/道光癸已初冬,知咸阳县事榕城陈尧书撰文,龙门郭均书丹/督工孝廉方正南应选篆额,教谕庆阳李芳,训导榆林刘济 县丞山阴陆世烈
曲史广东肃乃陵 城守营靖远刘凤彩/督工绅士 武举吴清玺 监生魏来贤庠生冯杰/富平仇文法刻
 
◆碑文意译
 
咸阳县城距古都长安五十里。东可到京都;西可董通巴蜀要塞,或承传皇家秘缄,或邮寄一般信件,车水马龙,昼夜奔驰,交替往来;熙熙攘攘,无不路过该城。因此,咸阳实在是大西北的交通枢纽,文化古都与政治重镇,三秦大地上关中地区的一大门户,给京都提供经济保障的重要地区。
乾隆十四年(公元1749),前任县令臧应桐重修咸阳县城,至今已有八十多年了。在知州吴蔗芗任职该县时,也曾慕捐重修,但工程尚未过半,就被调离,这件事情便告停止了。道光八年(公元1828年)冬季,我来到这个地方充任县令,详细了解了县城重修工程的由来,反复考虑了很久,又因当地连年没有好收成,不忍心大兴土木来打扰百姓。去年,风调雨顺,百谷丰收,是个好年景,于是使召集全县绅土商议重修工程。具体日程尚未确定,仅十天,就筹集到修城资金三万六千九百余缗。令我十分高兴的是,本县热心公益事业者并不乏其人。所以我当即选拔热诚谨慎且廉洁奉公的人主办此事,广召能工巧匠,制造和精选建筑用材,很快就全面开工了。一时间筑的筑,砌的砌,或全部新建,或在原基础上补修,同时还在城东、城南两角分别修建了城楼,以补应文曲星。工程进行得相当顺利。竣工这天,当你登上宽敞的城墙四面眺望,又见渭河环流,城池整齐而壮观。那楼台坚固耸立的气势,还真有金城汤池之胜况呢!这项工程于道光十二年(公元1832年)闰九月开工,次年九就完成了。
至于我个人所捐资金及花费的一点心血则是作为一个父母官应尽的职责。值得赞树的是许多社会贤达,有识之士为工程慷慨解囊,出钱出物;奋战在第一线的指挥者和建设者们更是以继夜日,不辞劳苦,齐心协力,才使工程顺利完成。现在国家安治久安,绅士、百姓无不安居乐业,丰衣足食,享受着皇家恩泽,在重修工程中没有因保障咸阳一地之利益而动用用国库钱财,这种精神值得称赞!这是我要记的话。任这次重修工程中积极捐资、尽职尽贵者的姓名及所捐资金数额和开支项目,全刻在碑的背面,作为以后人们考查、核实的依据。
道光十二年(公元1832年)初冬,咸阳县事榕城陈尧书撰文,龙门郭均书写,督工;孝廉方正南应选篆书碑额,教谕庆阳李芳,训导榆林刘济,县丞山阴陆世烈,典史广东萧乃陵,城守营靖.云刘凤彩。督工绅士:武举吴清玺,监生魏来贤,庠生冯杰。富平仇文法刻石。
 
◆字词选注
 
①京兆、京畿:兆,界域也;畿,(读机)古称夫子所领之地,后指京城管辖的地区,此处京兆当指古长安。②羽檄;扰羽书。颜师古训:“檄者,以木椟竹简为书,长尺二寸,用以征召也。其有急事,则加以鸟羽插之,示速疾也。”③辇输:辇,本指人拉的车,后世称天子所乘的车,故京邑之地通曰为辇焉;输,这里有报告、送达之义。④令尹:本为先秦楚国宰相名,后世泛指县官,这里指前任县令臧应桐。⑤刺史:清朝时知州的别称;⑥宰斯邑:管理这个县城。⑦遂寝;于是便停也,⑧承乏:谦词。一时找不到合适之人,由我来充任;⑨爰:(读元),于是;⑩浃:同适,往也;(11)绅;本指束于士大夫外衣上的大带;引申为束绅的人士。泛指地方上有地位,名望的人士。(12)浃:(读接)透彻。(13)缗:(读民)亦作缗,钓丝也,穿钱用的绳子,引申为成串的钱;干文为一绢。(14)陶司:造就、管理。(15)舐瓿:(读番胡)大甑砖也:筑城用的狭长的砖,(16)垣:(读元)本指矮墙:泛指城墙。(17)奎楼:分布在两侧的城楼。(18)隅:角落。(19)陴:(读皮)城上女墙,即呈凹凸形的小墙。(20)文星:文昌星,又称文曲星,旧时传说为主文运的星宿。(21)雉堞:(读治蝶)城墙长三丈,高一丈为雉堞,女墙,即城上端凹凸叠起之墙,泛指城墙。(22)洵:诚然、实在。(23)金汤,“金城汤池”的简称,比喻防守坚固不可摧破的城邑。(24)欤;(读于)感叹、反诘等用字。(25)肇:初始也。(26)依:通次。比次也,或帮助。(27)司牧:为官者。(28)瘁:劳苦也。(29)帑金:(帑读倘)指国库或国库所藏金帛。(30)赀:通资。(31)俾;(读比)使也。(32)循名覆实:(覆通核)意谓考察是否名副其实。(33)度支:规划、计算。(34)孝廉方正:清时科举制度中有此名,授予六品官职。(35)书丹:刻碑前,用朱红色在石面上写字。(36)教谕:明清时县学的教官,掌文庙祭祀,训诲所属生员。(37)训导:县学官名,一般指副职。(38)县丞:佐县令的官,起于明代。(39)典史:知县的属官,即县尉。(40)监生:国子监的就读者。(41)庠生:(庠读羊)州、县学的生员。

 加载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