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安丘籍书画家张大铎

(2014-01-31 18:54:39)
标签:

文化

分类: 荣毓斋

 http://s1/bmiddle/002aNZw1ty6Ge1hGNNCe8&690

http://s6/bmiddle/002aNZw1ty6Ge0c9koM48&690

http://s11/bmiddle/002aNZw1ty6Ge0j9veS7e&690

http://s12/bmiddle/002aNZw1ty6Ge0rsMh432&690

http://s14/bmiddle/002aNZw1ty6Ge0xkE230f&690

http://s5/bmiddle/002aNZw1ty6Ge0DmCPu50&690

http://s5/bmiddle/002aNZw1ty6Ge0HLhMZd9&690

http://s4/bmiddle/002aNZw1ty6Ge0KDw0yca&690

http://s6/mw690/002aNZw1ty6Ge0Nqyr7d9&690

http://s9/bmiddle/002aNZw1ty6Ge0ShGQZd5&690

http://s7/bmiddle/002aNZw1ty6Ge0Xs1Ywfc&690

http://s9/bmiddle/002aNZw1ty6Ge15Kqno52&690


http://s5/bmiddle/002aNZw1ty6GDHEEjz46a&690

http://s5/bmiddle/002aNZw1ty6GDHIljfb71&690
    张大铎,又名张铎,生于1921年,山东安丘人,30年代初随同乡画家曹庚生先生习画六年,打下了深厚的中国画基础,系曹庚生先生关门弟子。40年代,先生在潍县中学执教美术,期间他将自己的两幅画作寄给时任北平艺专校长的徐悲鸿先生,得到了徐先生的两万法币的画款资助和点评嘉许,后来又得到长安画派赵望云先生指教,使张大铎受益匪浅。解放前夕,张大铎任教于青岛登州路上的一所临时中学,1949年6月2日青岛解放当天,他曾带领着同学连夜赶绘了一幅国画,题为“同志,辛苦了!”贴在学校门口,迎接解放军进城,传为佳话。解放后,张大铎积极参与青岛市美术活动。1956年,在市委宣传部和教育局的支持下,与赵仲玉等人组成了“彩画研究筹备组”。“彩画研究筹备组”在当时活动频繁,每周六都有观摩会。后来又参加了市文联和文化局领导下的“国画研究会”,经常以木刻、漫画、连环画、国画等形式参加全国性美展和华东、省、市美展,并有多幅作品发表于诸多报刊。

    文革期间,张大铎执教于青岛二中,因遭受莫须有的罪名被关押审查,坚持画画的习惯被迫中止。在一次“放风”之际,先生捡拾到几段木枝,蘸水在桌面上涂抹,一种偶然发现的效果,使先生联想到清朝画家潘辉使用木笔所作的扇面画,这次特别的经历促成了先生探索木笔画的契机,从此一发而不可收拾。

    经过几十年的研究实践并不断创新,使先生深感木笔画之独特魅力。其所表现的朴厚拙辣、厚敦凝重韵致,必将使这朵湮没已久的艺术奇葩重绽光彩。数年的实践磨砺,终得硕果。北京知识出版社和香港艺术研究院先后为他出版《木笔画浅谈》,李可染先生为其亲自题写书名。1984年至1987年,先生先后在济南和北京举办个人木笔画个展,1990年5月,安丘县博物馆举办了曹庚生、张大铎、马萧萧师徒三人书画展,得到了国内权威同仁们的高度评价。

    退休之后的张大铎远足山河,广涉峨眉、青城、雁荡、黄山等地,藉江山之助,探木笔之奥,对山石、云水、苔草、林木、屋宇、舟车、人物的画法反复试验,创制大量山水佳构,画来别具一番情致,悉成神来木笔。

耋耄之年的张大铎,虽执笔困难,仍痴心于木笔画理论研究,先生的探索对中国绘画的多元化发展必将带来深远的影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