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绘本《胆小的老鼠》教学反思

(2013-05-07 22:00:52)
标签:

经验

教学反思

起名字

分享阅读

下一页

教育

分类: 三省吾身

今天这节绘本课《胆小的老鼠》的效果非常好。整节课孩子的注意力都被故事情节吸引。并且能很积极的回答我的问题。甚至有些孩子的答案让我都觉得出乎意料。回想这节课从准备阶段开始,就是为了每个月的教研听课做的准备。今天被我提前上了。上课流程也改了跟我之前的模式不同。今天从封面导入开始之后,就是孩子看着我手里的书(因为不方便使用PPT)进行分段欣赏,并针对重点页面进行观察。整节课我取消了自主阅读和分享阅读还有完整阅读。

 

封面导入,我就让孩子来给这只老鼠起一个名字。引导语:老鼠是怎么叫的?(吱吱)名字就出来了。这样会让孩子觉得也参与到了故事的其中,自己成为故事的主导者的一份子。会更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兴趣。

 

接下来的页面浏览。这只老鼠是哥哥(其实是姐姐),既然是吱吱的哥哥,那咱们就叫他咯吱。

他们在干什么(咯吱在叫吱吱)

叫吱吱干什么(出去)

吱吱太胆小了,不敢出去。我来当胆小的吱吱。特别怕猫。你是咯吱。你会怎么说让我跟你出去?(第一孩子回答完之后。我说我怕XX我不想出去)那个小朋友能把我骗出去呢?这个时候孩子的兴趣突然就提了起来。(最后真的有个孩子说到用蛋糕吸引我出去一起吃,我就答应了跟她出去。在之前的教学中,在引导孩子的过程中,往往会在这里遇到困扰,孩子的回答都有些偏离主题。但今天这样引导方式,设置故事情境,赋予孩子角色意识跟他互动,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接下来的故事发展,我为了让孩子体验吱吱的胆小心理,营造故事的紧张恐怖气氛,中间连续用吱吱的口吻念叨:不要遇到猫,千万不要让我遇到猫。在我这个语言的烘托下,孩子们也真的一下子紧张了起来,会死死的盯着我手上的书,渴望着我翻下一页知道故事的发展。

在最后对故事结局的猜测中,孩子们也闪光点。有的会说遇见猫了,两只老鼠安全跑掉了。有的说遇到猫了,可是正好主人把猫给抱走了。(很戏剧性) 也有说没遇到猫,但是两只老鼠搬着蛋糕太累了,丢下蛋糕空着手回家了。总之最后两只老鼠都没有被猫抓到。这也是孩子的纯真善良可爱之处。往往都不想小老鼠死。

最后因为时间关系教学活动结束了。我想最后加个自由阅读会更好。

 

反思今天教学的最大成功之处在于:

导入部分,让孩子来给小老鼠起名字。让孩子自己成为了故事的一部分。

分段欣赏部分。对于如何让孩子去了解感受吱吱途中的胆小紧张心理这种内在的情感。需要老师用一种外在形式来表现出来这种情感。那就是直观的语言或者动作。这里我选择了用语言来表达吱吱的胆小害怕紧张心情。至于动作表现还需要在以后的绘本教学中挖掘。

现在已经初步了解了绘本教学中老师如何把绘本的精华给深入浅出。让孩子了解感知,建立他们的知识情感经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