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南怀瑾《金刚经说什么》第二十八品偈颂

(2011-06-29 09:40:43)
标签:

南怀瑾

金刚经

二十八品

偈颂

杂谈

分类: 太湖大学堂

南怀瑾《金刚经说什么》第二十八品偈颂

 

                              http://s4/middle/608fa611n95179cd3a0db&690  
                                        南怀瑾坐相     


    时南怀瑾先生,在峨眉山上闭关,不要说人看不到一个,鬼影子也看不到一个。尤其到了秋后大雪封山,连猴子都爬不上了,人要下山很容易,就是西方人的滑雪,弄两根大棍,屁股上包一些树皮、随便这么一溜就下来,一泻千里,要想上去啊!只好等明年春天了。有一天晚上没事,藏经中抽出《金刚经》来看,也不晓得着了什么道,一下子高兴起来,又感动万分,不由自主,一夜之间《金刚经》的三十二品,作了三十二个偈子,说明这个道理。

 

             http://s5/middle/608fa611n9517849e417b&690
                                                                 峨眉山金顶看云海

 

南怀瑾《金刚经说什么》第二十八品偈颂

 

                       默然无语是真闻  情到无心意已薰
                 撒手大千无一物  莫凭世味论功勋

  「默然无语是真闻」,这是讲真正学佛智慧与功德,真正的佛法,一切无我无自性。那么佛说的法也是方便,真正的佛法也说不出来。所以,佛曾经有一次在摩羯陀国,对学生不讲话了,在摩羯陀国闭关三个月,不说话。这表示佛法没得可说的,要你自己去证,所以默然无语,说无可说,这是真闻。
  「情到无心意已薰」,真修到无心之地,一切行,一切处,都是无心。一切情意识都自清净了。什么是无心呢?就是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到无心之处,这个第六意识完全转了,才呈现智慧的境界;所谓转成妙观察智,般若的境界。
  「撒手大千无一物」,怎么样修持才能够达到这个无心之处呢?悬崖撒手还不够,三千大千世界的一切,都可以拿来布施,一切都可以放下,真正的放下;就是六祖说本来无一物。所以,学佛法就是两条路,要求福德的成就,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是提得起;要想智慧的成就就是放得下。
  提得起,放得下,才有资格学佛;提得起,放得下,自然就可以成佛。说般若境界,一切万缘放下,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修一切善法。做到了一切提得起,修一切福德,福德不是世间上的福报喔!一个人要悟道成佛是要大福报的!真正的智慧也是需要大福报的,不是世间的福报所能成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