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9-1美术组校本教研活动(二)

(2019-12-17 13:08:30)
分类: 学校校本培训活动记录表

水头一小校本培训(教研)活动记录表

项目名称

美术教研组活动

活动时间

  2019-12-10

活动主题

优化美术课堂的教学环节

活动地点

校美术教室

项目负责人

 林 瀚

主讲人

林瀚

参加对象

美术组全员

申请学时

       

 

1、9:00签到,林瀚老师主持课堂展示活动;

2、林瀚老师为与会老师上公开课《江南民居》。

3、林瀚对教学思路进行阐述。

4、金小蓉黄聪聪老师做点评,雷昌兴老师总结活动过程。

5、附活动照片

2019-1美术组校本教研活动(二)



2019-1美术组校本教研活动(二)
2019-1美术组校本教研活动(二)



6、教师签到表

2019-1美术组校本教研活动(二)










过程确认:活动一周内,校培训职能部门根据项目负责人递交记录表审核内容并签字确认。

科研处负责人签字: 雷日照

 


  美术《江南民居》教学设计

课题

江南民居

设计教师

林瀚

班级

五(4)

课型

造型与表现

学情

分析

五年级学生在前期已经初步接触过水墨画,但接触不多,对笔墨的运用并不熟练,所以还需要继续领会、练习。他们对世界的感悟能力已有明显的提升,在教师引导下欣赏江南建筑及水乡小镇,能对其意韵有所共鸣。

学习

目标

1.通过图像、视频和艺术作品的欣赏,感受江南民居的美。

2.学会以水墨的形式,有个性、有意趣地表现一幅江南民居图。

3.在创作中感受水墨艺术、江南民居建筑艺术之间交相辉映的美。

学习

重点

难点

重点:在了解江南民居特点的基础上,欣赏画家笔下江南民居的美,并能以水墨的形式表现一幅江南民居图。

难点:引导学生学会用点、线、面和黑、白、灰的关系表现出江南民居的意韵。

教学

准备

1.教具:课件、毛笔、墨汁、国画颜料等水墨工具。

2.学具:毛笔、墨汁、国画颜料等水墨工具。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活动过程

设计意图

(一)古诗导入,激发兴趣。

 

 

 

 

 

 

 

(二)初步感受江南民居的建筑特点。

 

 

 

 

 

 

 

 

 

 

 

 

深入探究用水墨的点、线、面来表现江南民居的建筑。

 

 

 

 

 

 

 

 

 

 

 

 

欣赏感悟。

 

 

 

 

 

 

 

 

 

 

 

 

 

 

 

 

 

 

 

 

 

 

 

 

 

 

 

 

 

 

 

 

 

(五)欣赏作品, 尝试表现。

 

 

 

 

 

 

 

 

 

 

 

 

 

 

 

 

 

 

 

 

 

 

 

 

 

总结、拓展。

活动1:古诗导入

1.教师活动:播放诗配画《忆江南》。

2.学生活动:观看动画,并初步感受。

3.教师活动:江南,多么迷人的一个词,有人称它为“江南水乡”,有人称它为“古镇江南”。江南的风景这么美,能不忆江南吗?水乡旖旎,令人流连忘返,除了江南的水外,便是它独具风格的民居了。老师想邀请同学们一起走进江南民居瞧一。揭示课题:《江南民居》。

活动2:观察感受

1.教师活动:让我们先去“中国第一水乡”看一看,

边看边发现:江南民居的建筑有什么特点?(播放视频《周庄》。)

2.学生活动:观看视频,并思考。

3.教师活动:呈现几幅不同地区的建筑图片。

4.学生活动:比较交流:江南民居有什么特点?预设:临水(河)而建”“照瓦白墙”“简单素朴”…

  2019-1美术组校本教研活动(二) 2019-1美术组校本教研活动(二)

活动3:探究提炼,辨别提炼。

1.教师活动:图片演绎:将照片经过处理变成简单的黑白关系。

2.学生活动:找到其中的视觉元素,如:屋顶变成了块面或线条,窗户变成了点。

3.教师活动:你发现江南民居的屋顶在不同的角度下会星现什么不同的形状?

4.学生活动:观察,发现。有时是横向的“一”,有时是斜向的“人”,有时还有翘角,有时是粗粗的块面,有时是细细的线……房子之间还有高低、前后遮挡。

5.教师活动:小结并板书:点、线、面,同步用笔墨画出这些元素。同时提示:采用侧锋画出粗粗的块面,采用中锋画出细细的线条,轻点画出窗户,用留白作墙壁。“人”的两笔粗细一样吗?

6.学生活动:观察教师演示,也可让自己来画。

7.教师活动:画时有意识地进行组合,有高低、前后遮挡。江南的黑瓦白墙,简单素朴就如同一幅氤氲的水墨画。

活动4:欣赏感悟

1.教师活动:有很多画家就用水墨的方法表现了江南的美。其中吴冠中先生画江南就极富特色,他只用寥寥几笔就把江南民居的水墨韵味表现得淋漓尽致。

2019-1美术组校本教研活动(二)2019-1美术组校本教研活动(二) 

2.学生活动:欣赏吴冠中的水墨画,从不同的角度表现造型的变化。讨论:你在他的画里看到墨色有什么变化?黑、白、灰。

3.教师活动:演示或请学生添加灰色的墨。

4,学生活动:思考除了画房子还画了什么,房子的位置安排在哪里?

5.教师活动:演示或请学生添加少量写意的景或人,可用一点彩色,逐步完善画面,注意留白。

6.学生活动:从他的画里感受江南水乡生活的样子。

7.教师活动:江南有时是清静的,有时也是很热闹的,看,有户人家窗前多了一点红色,你觉得这会是什么呢?也许是昨晚谁家小孩尿了床的床单,母亲一清早洗干净了晒出来;或是谁家的杏花开出了墙,因为有了红绿之色,江南民居便多出了几分生气。简单欣赏杨明义的画《江南瑞雪》,同样用简练的笔法表现了烟雨江南的朦胧、悠远。

2019-1美术组校本教研活动(二) 

活动5:尝试表现

1.教师活动:欣赏学生作品,看看同学们选择了江南的哪些场景来表现。

思考:你想画什么场景,怎么安排江南民居的位置?

2.学生活动:用教师提供的一些笔墨零件,来拼摆。

3.教师活动:发现学生在墨色、造型与构图上的问题。

4.学生活动:画一画,用水墨的形式画一幅《江南民居》,注意点、线、面和黑、白、灰的结合。

2019-1美术组校本教研活动(二) 

2019-1美术组校本教研活动(二) 

活动6:展评拓展.

1.教师活动:准备一个素雅的底板展示学生作业,如竹帘、屏风、长卷。

2.学生活动:互相评价,说说画中的墨色如何,表现了江南的什么特点或生活。

3.教师活动:江南如此之美,令许多人为之倾情。播放诗配画《我把四季用来等你》,展现江南不同的画法。

4.学生活动:观看体会。

5.教师活动:曾经江南一带全部都是这样的民居景象,这些清秀、含蓄的美,让这里的人善良、质朴,让这里的生活恬淡、悠闲,然而现代社会的发展让江南的人家变成了林立的高楼大厦,小桥流水变成了高速公路上的车流如水,那些水乡古镇变成了人头攒动的旅游胜地,这又何尝不令人心伤。所以现

在也有很多人发起了保护乡村的行动,让我们也加入其中,让我们的梦里水乡能一直滋养这片土地上的人。

2019-1美术组校本教研活动(二) 

2019-1美术组校本教研活动(二) 

2019-1美术组校本教研活动(二) 

2019-1美术组校本教研活动(二) 

通过优雅的诗配画,引导学生进入江南的意境中,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通过观看视频,让学生走进江南民居,感受

秀丽江南,寻找江南民居的特点,同时这个环节也是为接下

来的“水墨江南”环节做铺垫。

 

 

 

 

通过对民居的观察,发现其造型特点,通过

对图片的处理,强化这些特点,同时提炼出点线面这几个视

觉元素。并联系笔墨进行表现,同时作为范画演示引导。

 

 

 

 

 

 

 

 

走进水墨江南,体会用黑、白、灰分出层次,同时再一次作为范画演示引导。引导学生从画家的作品中感受江南生动的生活气息,同时了解画面表现的多种角度。

 

 

 

 

 

 

 

 

 

 

 

 

 

 

 

 

 

 

 

通过同龄人作品及拼摆游戏,帮助学生进行

取景、造型、构图。

 

 

 

 

 

 

 

 

 

 

 

 

 

 

 

 

 

 

 

依据目标,围绕江南民居的特点和水墨的适

用进行评价,进一步了解江南的美,最终用这样的美感染到人的品性。同时引导学生看到江南民居的现状,唤起保护传

统建筑艺术、保护生态乡村的意识。

 

板书范作

12.江南民居

点、线、面

黑、白、灰的结合

课后反思

《江南民居》 这一课来自于这美版五年级上册第12课的内容,本节课的主要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学会用水墨的形式、个性、童趣地表现一幅江南民居图,在多元学会以水墨的形式,个性、童趣地表现 一幅江南民居图。

在多元欣赏、 个性选景及相关的创作活动中,发展独特的审美眼光,感受水墨艺术、江南民居建筑艺术之间交相辉映的美。本节课要突破的重点是在欣赏画家笔下江南民居美的基础上,以水墨形式表现一幅江南民居图。难点是引导学生自主选择江南民居的独特视角,加以个性、童趣地水墨表现。整堂课下来整体气氛还不错,学生也积极的投入到预先准备好的已经当中,尽情的陶醉、品味江南的独特韵味。

2019-1美术组校本教研活动(二) 

一、从教学方面:

此次授课通过音乐的渲染、带动气氛的意境法,引入江南民居,让学生们充分感 知江南独具的特点:小桥、流水、人家,学生也在尽情地投入品味当中,另外这一次教学过程当中,精简了PPT,就挑选了两幅具有代表性的画家作品,层层细分,通过示范讲解解析画家作品相结合的方法,节约了时间,当然在教学上我也发现了问题:觉得学生会不会没有记住呢,一个知识点重复了多变,这一点在以后的课堂当中还需改进。

 

2019-1美术组校本教研活动(二) 2019-1美术组校本教研活动(二)

二、 从学生方面:

1)从学生这一点来看,在上课回答问题的时候,并不是特别的积极,在课堂当中应多加鼓励、表扬,打破高段不肯举手的习惯;

2)关于黑白灰的课堂问题:在很多学生的作品当中,大笔横扫黑色的瓦完全没有问题,但是留白似乎弱了些,教师在示范的时候也没有花太多时间在这个上面,这一点我觉得还是非常重要的,应该非常明确的告诉他们留白是中国画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此外相对于留白,灰面的处理似乎过多,笔墨的浓淡干湿的掌握也还不够到位。

 

2019-1美术组校本教研活动(二) 

3)关于提款:提款是中国画必不可少的组成元素,这一点还需要在今后的课堂当中加以强调。

2019-1美术组校本教研活动(二) 2019-1美术组校本教研活动(二)

三、从整体效果方面:

班上的学生通过音乐的渲染充分的融入到江南韵味当中,把江南风把握得非常好,并且通过细解画家作品,学习了最基本的点线面以及黑白灰的处理办法,把自己体会到的意境充分的融入到画面当中,并且能在画面当中淋漓尽致的表现自己独具的个性和无穷的想象力。

 

 《江南名居》评课稿

                 评课者:黄聪聪

《江南名居》一课中林老师的教学环节紧紧围绕美来设计,以审美为核心,突出了美术的学科特点,体现了《美术课程标准》中的理念和要求,条理清晰,难点的突破循序渐进,整堂课给人一气呵成之感。

老师的课堂教学呈现出以下几个特色:

1、教师基本功扎实。

林老师熟悉一年级——六年级的所有美术教材,练就了高超的水墨绘画功底,:“随时都能示范都能画,貌似信手拈来,实则功力深厚。”

2、教师具有亲和力,深受孩子们喜欢。

林老师是一位充满童心童趣,能够和孩子平等对话,非常具有亲和力的好老师。他的课堂一开始以古诗忆江南导出特色名居,小桥流水,摇橹船,烟雨江南名居,诗情画意;接下来林老师展示了特色的古镇,让学生发现江南的美,描述江南的美,感知江南的美,眼前浮现出美好的回忆……教师生动的语言、亲切的教态,加上灵活多变的授课形式,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和探究的积极性,为儿童世界里天马行空的无限创造力提供了可能。

3、现场示范形式尝试来完成创作和展示的小学水墨绘画形式。这种形式培养了学生人人参与动手的意识,提高了学生对水墨绘画能力及学习绘画的积极性,增强了团队合作精神,,符合新课标教育理念。

总之,《江南名居》一课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比较合理,使学生由课堂伊始的感受美到到新授部分和老师一起发现水墨画的美、分析中国画的美直至最后调动自己动手体验,等多种感官创造美,在观赏江南名居的美中达到高潮,激发起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表现欲,水到渠成完成了绘画创作,在轻松自然,积极愉悦的学习氛围中,突破了本课教学中的难点,顺利完成了整堂课的教学任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