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常长亭:高质量时代下更应重视品牌价值!

(2020-12-21 15:44:25)
标签:

半导体产业链

关键核心技术

创业板

金龙鱼

十四五规划

常长亭:高质量时代下更应重视品牌价值!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据此买卖自担风险

【温馨提示】劝新老股民,量力而行.不透支家庭资产进入股市,更别杠杆借贷,别奢望进入股市一夜暴富,即使是超级牛市也会有大暴跌的风险.常长亭只是一个专职股民,没有配任何的团队和助手,请大家注意甄别!

常长亭:高质量时代下更应重视品牌价值!

【政策导向】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16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其中提到: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对经济恢复的必要支持力度,政策操作上要更加精准有效,不急转弯,把握好政策时度效。另外,会议首次将“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作为明年的首要任务列入清单。积极考虑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要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四件大事虽然在此前的高层会议中有部分提及,但列入任务清单还是首次。此外,需求侧管理取代了需求侧改革的表述。

【盘口点评】

常长亭经常有一句话挂在嘴吧上:“错过了就错过了,别耿耿于怀。但错过了不能听之任之,必须从错过的大牛股中去发现我弥补错过的其他的相关个股。”很多老的铁杆就能快速地醒悟过来。

 

常长亭在每天的盘后日志分享和与铁杆小伙伴进行交流中,在20181019日熊牛反转的那个拐点处,市场并没有很多的机构资金参与第一浪行情,只有国家大基金,以及维稳的护盘基金,再加一些先知先觉提前入场的部分资金。更多的机构,更多的股民都是恐惧的,都是质疑的,都是忐忑的,都是将第1浪行情为超跌反弹行情,多数都是遇高减仓止损,远离市场的表现。而第2浪行情中,特别是“2019年华为外围事件”之中,同样只是少数部分机构资金以爱国情怀的自信下,逐步进场,但依旧是多数股民质疑和远离,特别是移动互联网上,一批流量写手们的“见顶论和泡沫论”的恐吓和蛊惑下,多数普通股民更是忐忑不安,信心缺乏的表现。

 

随着最坚难的2020年的即将收官,3333点基本上可以成功完美收官的行情表现下,未来的第3浪行情,将会有更多的场外侯场的机构资金们,场外犹豫不决的机构资金们会加入最重要的主攻行情。不论是——内需消费,还是战略科技,踏空的机构资金们决不会坐视不理,他们一定会带着“后浪赶前浪”的战斗力参与到未来的第3浪,第4浪,第5浪,甚至更多浪。这些多个浪的行情表现,只有让未来表现来见证。

 

常长亭每天长篇文字,虽然多数股民不愿意看,不愿意读,但我的观点依旧要反复重复,只有这样,才让更多的股民信心满满。

 

作为一个永远是中国政策市的A股背景下,任何一个机构资金都是先准确解读好相关政策。上周末经济工作会议中内容发布中,也是相当明确。今天的盘中受益股表现也是直接明了。上周五公开的文章主题《市场重现历史股市改革那一幕》明确了市场出现了当年的那一轮资金的身影。今天一批批新高股更加暴露出与当年历史股市改革如同一辙。个股宁德时代,比亚迪,隆基股份,埃斯顿,华友钴业,法拉电子,新宙邦等等,与当年历史首次改革大行情中的表现相当类似。

 

近期,常长亭有一个重要的观点,就是前30年与后30年的新老划断,不论是机构投资者还是我们普通的散户股民,都会在理念中进行改变。虽然在中国A股市场,机构主导的市场还很难立即马上成型,但这10几个月来,机构投资者主导的行情表现也越来越明确。那么,在机构主导的市场下,在中国中央一直力挺的——高质量下,品牌价值将越来越得到崇尚。

 

常长亭为什么在金龙鱼油上市初期,反复强调,光这一个品牌的价值,也理应与海天酱油齐美。虽然多数股民不认可,但现在越来越明确了金龙鱼这个品牌值得信赖,从未来的市值预期下,也理应与海天酱油相比美。

 

刚刚前面我已经说过了,自20181019日以来,有一大批踏空的机构资金是犹豫不决的,是忐忑不安的,是质疑在这特殊的2020年年份里,采取的都是宁可错过而不想冒然进场的策略下。可当坚难的2020年并未象他们预期的行情下,必迎来他们一次坚定不移的行情。在这个角度策略下,对于沪深两市中的一批低估的优秀品牌,也同样会得到他们的坚定买入的行情预期。

 

写到这里,看我文章的股民看到这里的时候,你还需要我给出具体的代码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