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集体备课:比例

(2014-03-10 16:09:27)
标签:

育儿

分类: 集体备课

单元题目

第二单元:比例

课题

比例的意义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课前研究,班级讨论准确理解比例的意义

2、通过理解比例的意义,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能力

教学重点

学生通过课前研究,班级讨论准确理解比例的意义

教学难点

学生通过课前研究,班级讨论准确理解比例的意义

教学方法

课前独立研究,课上小组交流、汇报

教学准备

课前小研究

教学过程

一、学生小组间交流课前小研究的第一题

二、全班交流课前小研究的第一题

三、学生小组间交流课前小研究的第二题

四、全班交流课前小研究的第二题

教师在学生汇报时梳理:

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五、当堂检测        教材第33页,做一做   

六、布置作业:练习六的1——3

教学板书

比例的意义

 

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教学反思

 

课前小研究

课题:比例的意义

一、老师的例子

4:2=2    3.6:1.8=2    所以4:2=3.6:1.8

 

我的例子1

 

 

我的例子2

 

 

我的例子3

 

 

其他例子:

 

二、通过上面的例子我发现:                                              

 

当堂检测

检测内容:教材第33页,做一做 

 

教研组备课意见

军:

《比例的意义》一课的设计思路:通过学生自主探究,讨论、思考来准确理解比例的意义是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所以在课前小研究中,我设置了两个内容:1、参考老师的例子写出比值相等的两个比,然后用等号连接起来。2、通过上面的练习使学生认识到上面每个式子的特点是比值相等,从而发现比例的意义。

在课上操作时,我打算第一个任务多给学生些时间汇报,积累学生的认识,使学生对比例的意义的理解水到渠成。

晶:

1、从教案上能够看出本节课的教学环节和主要的教学措施,但是如果课前孩子们不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课堂上讨论可能不会很充分,参与的人数也可能不很多。

2、教学过程中,每一活动后面最好写清此环节要达到的教学目的或要完成的任务。

以便课堂教学中参照。

旺:

1、准确理解比例的意义很重要,“会应用判断两个比是否能构成比例”也应该在教学目标与重难点中体现,是否需要加入?

2、教材中以国旗为情境,出示了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思考,课前小研究中是不是应该也涉及一些与生活相关的例子或习题,体现生活中的数学这一理念

3、教学过程中应该涉及一些“区别比和比例”的环节。

玲:

1.教案设计简洁明了,教学过程最好再详细、具体些,写明每个过程是如何操作的。

2.课前小研究第一题老师的例子,有些抽象,感觉引入有些不自然,如果有一些铺垫效果会更好。学生自己想的例子有4个,感觉有些多,最好有一些生活中的实际例子。

3.比例的意义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之前学过有关比例的知识需要提前复习一下,学习效果会更好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