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度单位》教学设计
(2012-09-18 16:30:05)
					
											标签:
																				
                            育儿 | 
					分类: 集体备课 | 
开发区第六小学集体备课教案首页
 
| 
 单元题目  | 
 长度单位  | 
 课题  | 
 统一长度单位  | 
||||
| 
 备课人  | 
 徐晶  | 
 课时数  | 
 1  | 
||||
| 
 单元总目标  | 
 1、认认识长度单位,初步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和1米=100厘米,并初步认识线段。 2、会用刻度尺量、画物体的长度及线段的长度(限整厘米) 3、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   | 
||||||
| 
 本课 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  | 
 
1、  
2、   | 
|||||
| 
 过程与方法  | 
 3、使学生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 
||||||
| 
 情感态度价值观  | 
 4、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争论意识及探索数学的兴趣和感受成功的喜悦。  | 
||||||
| 
 课时目标  | 
 第一课时  | 
 同上  | 
|||||
| 
 第二课时  | 
 同上  | 
||||||
| 
 教材解读  | 
 教材在引出长度单位时,注意呈现统一长度单位的过程。通过让学生用不同的物品做标准去测量物体的长度,发现两种情况:一是虽然测量的是同一长度,但由于所用的标准不同,所以量得的数量不;而是虽然测量的是不同长度,但由于所用的标准不同,量得的数量可能相同。由此引起认知冲突,使学生感受到同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 
||||||
| 
 学情分析  | 
 
通过第一学期“比长短”的学习,学生已经对长、短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并会直观比较一些物体的长短,本单元在此基础上教一些计量长度的知识,帮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初步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   | 
||||||
| 
 教学重点  | 
 使学生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  | 
||||||
| 
 教学难点  | 
 估量物体的长度。  | 
||||||
| 
 教学方法  | 
 动手操作法  | 
 教学准备  | 
 小木块、曲别针、硬币、铅笔盒  | 
||||
| 
 预习作业  | 
         无            | 
||||||
开发区第六小学集体备课教案附页
| 
 教学板块  | 
||
| 
 教师课堂行为(注明时间)  | 
 学生课堂行为  | 
 完成目标  | 
| 
 一、创设情景、谈话导入 1、同学们我们每天都上数学课,数学课上我们都经常用到些什么? 2、我们每天都用它们,可以说是在熟悉不过了,可是你知道它们有多长吗?咱们来量一量好吗?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测量统一长度 1、我们先来量一量数学课本的宽。  2、你们认为该怎样量呢?(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身边的物品来量) 3、学生测量,教师巡视指导。(注意提示学生测量方法)  4、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提问: 为什么大家量的都是数学课本的宽,而结果却不一样呢? 5、再次让选用统一物品测量的学生展示测量结果。 6、小结: 要想得到相同的结果,应选用同样的物品做标准进行测量。 
测量不同的长度  1、用你喜欢的方法量你喜欢的物品的长度。 教师巡视指导 2、启发学生根据汇报结果提出问题。 如:为什么数学课本的长是5个别针长、铅笔盒是5把小刀长,都是5,但它们并不一样长呢?   三、单项练习 课本与铅笔盒哪个更长一些,请同学们用小木块测量一下。 四、综合练习 1、做一做第1题:提示学生:上面的集中可以用小刀等东西对准各自的竖线比一比。 2、做一做第2题:用一个物品一次接一次的测量。 3、做一做第3题: 用正方体测量的过程让学生在脑子里完成。  | 
 学生回答:课本、练习本、铅笔、铅笔盒等。             学生说说自己的方法 曲别针、塑料帮、和小方块,任选一种来量一量数学课本的宽。 分组汇报测量结果 小组讨论汇报   小组讨论看能得到什么启发。       小组操作 全班汇报交流   小组讨论、交流             汇报测量结果  | 
                   完成目标1、2、4                                     完成目标3  | 
开发区第六小学集体备课教案尾页
| 
 板书设计  | 
 统一长度单位 量数学书的宽:用了7个一角硬币 
  
   | 
| 
 作业设计 (分层作业)  | 
 基础类:课后做一做1,2,3;练习册1,2 拓展类:练习册3,4 提高类:课本7页6题,练习册5题。  | 
| 
 教学反思  | 
 1、在本课的课堂教学中,一些偶发事件打乱了教学的进度,对于一名经验老道的教师来说,很快就采取相关的方法解决。对我来说,我觉得还得不断努力学习,虚心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多看点理论修养的书,主动参加课堂观摩,在实践中不断地积累经验,应付课堂上的变化。 2、在教学过程中要多设计些活动和游戏,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数学,在学习数学中找到快乐。另外,在教学表达中,要做到通俗简洁。 3、课本上的习题都是专家经过精心挑选编成的,都有一定的目的性和代表性。在第二页第1题中,由于我没有提示学生要用下面的小正方形测量上面五种蔬菜,结果大部分同学不知道什么意思。这是我的责任。在以后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做好:备教材,备习题,备课件,备学生,备教具和学具。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