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图形的拼组》教学设计
(2012-03-13 22:08:00)
标签:
育儿 |
分类: 集体备课 |
开发区第六小学集体备课教案首页
|
单元题目 |
图形的拼组 |
课题 |
平面图形的拼组 |
||||
|
备课人 |
徐晶 |
课时数 |
1 |
||||
|
单元总目标 |
1、通过操作活动,使学生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 2、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
||||||
|
本课 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 |
1、初步体会平面图形的特征,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 2、感知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 3、通过摆、拼、剪等活动,体会平面图形的特征以及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 |
|||||
|
过程与方法 |
4、通过摆、拼、剪活动实现对知识与技能的掌握 |
||||||
|
情感态度价值观 |
5、在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图形美,感受生活之美。 |
||||||
|
课时目标 |
第一课时 |
|
|||||
|
第二课时 |
|
||||||
|
教材解读 |
这部分内容是在上学期“认识物体和图形”的基础上教学的,通过一些操作活动,让学生初步体会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的一些特征,如,知道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长方形的对边相等,三角形由三条边组成等,并感知平面图形间的一些关系。 |
||||||
|
学情分析 |
通过上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能够辨认和区分所学的平面图形,而本课的内容是让学生能够说出长方形,正方形的边的特征,并通过摆、拼、剪得活动体会平面图形的特征以及平面图形间的关系。 |
||||||
|
教学重点 |
1、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 2、感知平面图形间的关系。 3、通过摆、拼、剪活动体会平面图形间的关系。 |
||||||
|
教学难点 |
用摆小棍的方法体会平面图形间的关系。 |
||||||
|
教学方法 |
动手操作法,合作交流法 |
教学准备 |
平面图形卡纸 |
||||
|
预习作业 |
和家长一起做一架风车,清楚做风车需要什么材料,记住做风车的过程。 |
||||||
开发区第六小学集体备课教案附页
|
教学板块 |
||
|
教师课堂行为(注明时间) |
学生课堂行为 |
完成目标 |
|
一、创设情境,谈话引入(5分钟) 2、由正方形引出其他平面图形,我们还学了哪些平面图形? 二、感受新知,观察比较(10分钟) 3、哪个图形和正方形最像? 4、观察长方形边的特点(可以动手折一折) 5、观察正方形边的特点 6、你能想办法证明正方形的四条边相等吗? 7、用手中的长方形的纸做一个风车。(教师带着一起做)在做风车的过程中发现了那些图形? 8、用一个圆形剪出一个正方形 三、动手实践,随堂练习(25分钟) 9、拿出两个大小一样的长方形拼一拼。 10、 拼成一个大正方形至少需要几个小正方形?10、选一些形状一样的图形拼一拼(三角形) 11、完成练习册练习题2。 12、完成课本练习题2。 13、用小棒拼正方形 至少用几根小棒可以拼成4个正方形? 14、还能用小棒拼出什么图形。 |
1、回答做风车的材料(正方形的纸,小钉,秸秆) 2、生回答:长方形,三角形,圆形 3、长方形 4、两条边长,两条边短,对边相等 5、四条边都相等 6、动手量一量,折一折 7、动手做风车,一边做一边说一说发现的图形。 8、在老师的带领下完成 9、用两个大小一样的长方形拼出不同的图形。(长方形和正方形) 10、 11、 11、完成练习册上的练习题2。 12、可以拼出不同的图案 13、按要求用小棒拼正方形,并回答问题 14、用小棒拼各种图形。 |
实现目标1 实现目标2 实现目标3 |
开发区第六小学集体备课教案尾页
|
板书设计 |
平面图形的拼组
|
|
作业设计 (分层作业) |
练习册 |
|
教学反思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