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初中数学教学案例分析

(2012-05-02 16:44:09)
标签:

杂谈

分类: 教研教改

初中数学教学案例分析 

    数学素质是人的素质中最重要的成分之一。从人的活动所包含的数学活动成分来看,数学素质的内涵是:精确的定量思维和准确的定性思维。数学地看待事物和时事物进行数学抽象的能力,对事物物质的洞察力和严谨的推理能力,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用数学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和良好的符号意识,良好的自我反省和自我调节能力。下面是我的教学实践过程中的一点体会。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材“活了”,数学题“活了”,学生却变懒了,尤其是不愿动笔做题,原因在于,现在出现好多新题型,比如,动手操作题、探究题等,做这样的题只需动手操作一下,动动脑子,然后即可得出结论。这样,久而久之,学生不愿动笔做题了。我所教的两个班中都有这样的学生,他们十分聪明,对数学也很感兴趣,但却手懒,不注重动笔做题。当遇到一些比较灵活的题目,尤其是与几何图形有关的题目时,他们表现得特别起劲,常常没等其他人读完题,他们心中就早已有了答案。但是,当遇到一些计算题、证明题等需要书写解题过程的题目时,由于他们平时不愿动笔,所以他们常常因为计算结果不准确或是步骤不规范而丢分。因而在期中、期末考试中,他们的数学成绩并不突出。这种状况,令我十分头疼。我也曾经尝试过好多办法,其中大多是以批评为主,说的主要是他们的缺点,因而效果不是很理想。最后,我想出了这样一个方法:“多一些鼓励,少一些批评。”先表扬他们爱学数学、爱动脑、头脑聪明等,课堂上遇到一些他们善于解答的题目时,就找他们到黑板板演,或让他们讲给同学们听。这样,既增强了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及自信心,也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对其他学生学习数学起到了激励的作用。遇到必需动笔算、动笔写的题目时,我便采取比赛的方式,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快又准,一开始他们算得快,但不准,这样他们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算得又快又准了。看到他们的脸上因获胜而露出的兴奋的笑容时,我的心里也非常欣慰。另外,由于他们常常因为解题步骤不全或是不规范而丢分,我便采取了一个最简单但却最有效的方法:将作业或考卷中写得好的张贴在教室中比较醒目的位置,让同学们互相学习,也让这一部分学生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并主动加以改正,一旦发现他们之中有谁写得好了,更要及时表扬并张贴出来。经过一段时间,我发现他们一个接一个,手不懒了,乐于动笔做题了,目睹这些,我也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学生数学素养的提高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其内容也较为复杂。以上仅是本人几年教学实践中对提高学生某些方面数学素养的一些实践与体会,不足之处敬请斥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