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光影诠释生命
———评《距离托那12英里》
《距离托那12英里》是电影合集《十分钟年华老去》中的一部短片,该片由德国电影四杰中的维姆-文德斯拍摄。全片以其冷静.率真.艳丽的风格深受观众的好评。而坦率冷静的风格更是贯穿于他的所有作品之中。所以文德斯一向喜欢表现汽车.轮船.飞机等事物,因而也一再描写迁移.迷航和旅行,文德斯不求精细剪辑的习惯使得影片看似杂乱无章但又情节紧扣,所以他的影片多是慢慢品味的佳品。《距离托那12英里》也不列外,该片描写了一个突发疾病的青年独自驾车去医院以求自保的事情,看似简单的故事情节却被文德斯表现的淋漓尽致,充满了美感与神秘。而其夸张的色调与突变的音响正是该影片中的两大亮点。
光影凸显主题。《距离托那12英里》中毫无疑问最出彩的是它的色调的运用了,几种颜色在同一镜头中使用可以说是颇为大胆,相比于《红高粱》中红色元素的大量运用,该片的色调更加充面的迷幻的感觉。在男子发病之后,鲜艳的颜色充满了整个荧幕,似乎直指一个主题——生命。不的不让观众惊呼:生命原来是那么的艳丽,那么的美好。增强了观众对于生命的认知性。而不时拉回远景的镜头又使观众从迷幻中回到现实,既防止了观众对于色彩的视觉疲劳,又给观众留足了思考的时间,可谓是一举两得。特别是在电力风车出现那一的色彩运用呈现出强烈的对比效果,天空中的暗色调逐渐压下来,男子周围的彩色渐渐被包围,而男子呆滞的面部表情,似乎自己的生命已经快要结束,死神已经是从天而降,。然而一股强光的出现不仅将男子拉回了现实,也将观众拉回了现实。可以说在此片中文德斯对于观众情感的把握已经是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所以说大量色彩的运用和具有恍惚感镜头的使用为本片的成功奠定了基础,也更好的表现出了文德斯所表现的主题。
音响拉动情节。如果说光影在片中的使用占据着主导的地位,那么音响在片中绝对是最佳配角。正如日本导演黑泽明所说的:“电影的声音,不仅加强气氛而且有着数倍影像的效果”。片中此起彼伏的音乐对于推动情节起到了莫大的作用,摇滚音乐的使用不仅调动着男子最后的一点精力,也让观众的情绪达到了近乎高潮的地步。而在影片中段后所出现的空灵的歌声,一洗前面的狂野之感显得是那么的平静与悠远,这样巨大的反差和好的配合了片中男子的身体状况变化。空灵的歌声加以恍惚的镜头.艳丽的色彩,全片显得的那么的唯美.纯洁,好像正是预示着一个生命即将结束时那种脱离世俗远离喧嚣的纯净。而也正是表现了文德斯对于生命独特的看法,更是引起了观众对于生命的共鸣。其余诸如手机的铃声以及男子急促的说话声也使的这个仅仅只有10分钟的影片显得有枝有叶,丰富了全片的声音元素。
最终在全篇末尾,一个名叫凯特的女子的出现使男子获救,她就像一位天使将男子带回了现实的生活当中。在里切医院急救时一个只拍摄了手的黑白镜头,手轻轻的摇动了几下这也就意味着男子最终脱离了生命危险,为全片划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影片的结果是令人欣慰的,但我们不能只看到结果。作者对于生命独特的看法我们也应该去进一步的挖掘。短短的十分钟文德斯利用电影将生命诠释的那么完美,不得不令人感叹他深厚的功力。浮动的光影.跳跃的音符共同铸就了本片,这不仅是该片的一大亮点,也是文德斯所独有的风格。令人看完该片后对生命的认知又上升到一个层次,更加的珍爱生命与生活!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