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阳三中教师梯队建设发展规划
(2017-06-07 09:56:26)分类: 校本培训管理制度 |
昆阳三中教师梯队建设发展规划
为扎实推进学校素质教育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有效推动教师专业发展进程,促进全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结合学校教师梯队建设的实际需要,制定学校教师梯队建设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二、发展目标
通过本规划的实施,努力建设一支职业道德高尚、教育理念先进、专业技能扎实,人文素养深厚的,能不断适应教育现代化要求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1、进一步加强师德建设
师德建设的内涵应该包括德行、师能、师爱三个部分。五年内,逐步建设一支优秀的德育工作者和班主任队伍。充分利用学校和社会各种文化资源,组织教师开展科学精神、人文素养提升的实践活动和新教师德行、育德能力的培训,为教师学习优秀文化艺术、陶冶情操、增强人文底蕴、塑造人格魅力创造条件。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学生观和职业观,着力提高全体教师的道德修养、专业素养和育德能力。
2、进一步优化队伍结构
学校将继续根据《平阳县教育系统教师职务结构比例和岗位设置的意见》的通知规定,完善相应的岗位管理职务聘任制度,鼓励教师适时进行专业技术职称的评定,努力提高教师各级职务比例的基数,使学科教师专业技术职称的结构比例更趋完善。同时,对特别优秀的专业技术人才以政策倾斜,鼓励并创设条件使其破格申报。
4、进一步提高专业能力
组织各科教师认真学习新课程改革理念,把握新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探索教育教学规律,在实践中不断提高专业能力。学校对不同层面的教师制定不同的基本要求,具体内容如下:
职初期教师(1—5年教龄):达到本学科教师基本技能的要求;熟悉教育教学常规工作;掌握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评价五个环节的基本要求;能在备课组、教研组、区教研活动、学校部分接待任务中进行公开教学;能在备课组、教研组活动中进行专题发言;能认真完成说课、听课、评课,作好听课记录;能认真完成教育教学案例、反思、读书笔记、主题式小结等;有科研意识,能参与学校及区级一般科研课题的研究。五年内至少有3——4节组内公开课;有2——3节校级公开课;有1节区级公开课;有1篇教科研论文(含专题小结、教育教学案例等)在校级及以上刊物发表(交流)。
发展期教师1(5—10年教龄及以上):把握任教学科的知识内容、一般的教学原理和教学方法等;熟悉课堂教学步骤和各类教学情景,初步获得教学经验;胜任所教学科教育教学工作;能积极参与校本教研活动,有主题发言;有较强的科研意识和一定的科研能力,能参与区级及以上科研课题的研究。五年内至少有3——4节校内公开课;有1——2节区级及以上公开课;有1——2篇教科研论文(含专题小结、教育教学案例等)在校级及以上刊物发表(交流)。
发展期教师2(校骨干教师、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具有比较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把握一定的教育教学规律,教育教学质量好;对本年段的教学能起到把关的作用;能组织开展校本教研活动,活动内容落实,效果良好,有主题发言;能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和案例,能领衔区、校级科研课题的研究。两年内至少有1——2节校内展示课,1——2节区级及以上公开课、有1篇以上的教科研论文(含专题小结、教育教学案例等)在区级及以上刊物上发表(交流),能带教1——2位职初教师。
成熟期教师【市“三坛”培养对象(含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具备对各学段教学的把关能力;能指导青年教师开展各种教育教学活动,教育教学质量显著;能独立开设校本课程,开展教科研活动;积极撰写教育教学案例和论文,能领衔全国、市、区级科研课题的研究。每学年至少开设1节校内展示课;每三年至少有2节以上区级及以上公开课;有1篇以上的教科研论文在区级及以上刊物发表(交流);至少开设1个以上专题讲座;有1——2个专题发言;带教1——2名校级骨干教师(含外省市)、教研组长(含备课组长)。
5、进一步落实带教制度
针对不同对象实行分层目标管理,逐步形成各学段学科分布较均匀的梯次教师队伍——市“三坛”培养对象(含区学科带头人)、区级骨干教师带教校级骨干教师、教研组长(含备课组长);校级骨干教师、教研组长(含备课组长)带教带教职初教师,10年教龄以内的发展期教师。各层面的带教活动都应制定带教计划,落实带教内容,完成各自的责任,使学校的教师队伍建设全面、规范、有序、不让一位教师掉队。
三、主要措施
1、借助优质资源,提高专业素养。
(1)依托省、市培训机构、县教师发展中心等的教育资源,为教师的学科专业知识培训提升提供方便。
(2)完善本校市“三坛”培养对象(含区学科带头人)、区骨干教师、校骨干教师、校教学(教育)能手(含校“学习型教师”)、校教学骨干等“金字塔”型的人才结构梯队,加强过程管理,形成有效的培养培训模式。
(3)督促教师认真、积极地参与各类培训。
2、立足学校发展,推进校本研修。
(1)积极创建学习型校园。校长要加强学校自主管理,以需求为导向,根据课程改革和本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制定整体培训规划和实施计划,要不断探索校本培训的有效途径,确立主题,集中研究,切实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学校继续将任用教师与培养教师有机结合,分布分批实施,重视教师基本功的培训,优先安排骨干教师、青年教师学习,推进教师专业发展,加强教师文化素养的修炼,使学校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场所,成为学习型组织。
(2)积极探索不同模式的教研组建设。以教研组建设为校本研修的重要抓手,积极探索教研组建设的规律、方法和措施,特别注重备课组的功能,把校本研修和课堂教学研究的阵地前移到备课组,要确保备课组活动的时间,督促备课组进行专题研讨和教学实践的行动研究。
(3)不断加强多层次的师徒带教。市“两名”培养对象(含区学科带头人)、区级骨干教师带教校级骨干教师、教研组长(含备课组长);校级骨干教师、教研组长(含备课组长)带教带教职初教师,10年教龄以内的发展期教师。各层面的带教活动都应制定带教计划,落实带教内容,完成各自的责任。
(4)逐步提升校本课程的建构力。以“小班化教育为主体模式,参与教育为基本策略,探究性学习为主攻方向,信息技术为有效手段”立足课堂,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努力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最佳途径,不断加强课程建设。在基础型课程的课堂实践中,全面落实“减负增效”的要求,确立以教学为中心,以教学质量求发展的目标,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精练为主旨” 的基本课堂教学原则,深入开展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研究。大力开发学校的拓展型课程,创建具有学校特色的“社团活动”,培养学生多种兴趣爱好,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努力研发探究型课程,使学生通过直接体验现实生活与研究性学习的快乐与困苦,培养探究学习的兴趣,初步掌握探究性学习的方法,并从中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5)认真落实校本研修的基础性工作。规范落实学校日常教育教学的研讨工作,通过制度和机制保证学校教育教学研讨活动的充分开展,使校本研修能做到目标明确、规划清晰、措施得当、过程合理、评价有序。
四、保障机制
1、建立并完善校本考核制度
(1)各层面教师参加学历培训、职后培训、干部培训等情况与教师年度考核挂钩,达成情况不够良好者年度考评不予评优,未达成者年度考评不合格。
(2)建立各层面教师校本培养考核制度,考核情况与教师年度考核挂钩,达成情况不够良好者年度考评不予评优,未达成者年度考评不合格。
五、分年段实施目标
年 段 |
目 标 |
达成标志 |
保障措施 |
2015.9—2016.6
2016.9—2017.6 |
1、职初期教师: (1)研读好教材,做好充分的准备进课堂。 (2)了解课堂教学常规,掌握教学流程的五个环节,有序组织课堂教学。 (3)认真参与校本教研活动。 (4)参与校级科研课题的研究。 |
1、职初期教师: (1)能结合课程标准、单元重点及学情制定教学的三维目标,进行完整、详细的备课。 (2)课堂上能完成预设的教学环节。 (3)对每堂课能进行教学反思。 (4)每学期听满15节课(含师傅和组内教师的课)。 (5)能在备课组内进行公开教学。 |
1、职初期教师: (1)教研组长(含学习型教师)与职初期的教师结对子跟踪说课、听课、评课。 (2)组织开展基本功培训、考核;专题培训;说课、备课、上课比赛。 (3)搭建平台,提供机会参加各级各类培训,进行展示。 (4)建立、健全考核制度。 |
2、发展期教师: (1)以有效教学为目标备好课、上好课。及时反思教学的有效性,撰写教学案例。 (2)在校本教研中起一定的作用。 (3)参与学校、区级课题的研究。 (4)做好教师梯队建设中的带教工作。 |
2、发展期教师: (1)备课、上课要有目标意识,教学三维目标的制定明确、集中、适切。 (2)能根据教学重难点来设计课堂练习及课后作业。每学期在教研组内公开教学1次。 (3)具备一定的命题能力,题目难易程度符合学生认知水平。 (4)有1篇论文在校级以上刊物发表。 (5)带教1——2名职初期教师、10年教龄以内发展期教师 |
2、发展期教师: (1)加强听随堂课、组内循环课的力度,加强展示课的指导力度。 (2)加强备课组、教研组校本教研的力度。 (3)组织开展教学竞赛。 (4)组织开展基本技能培训与考核。 (5)建立、健全考核制度。 |
|
3、成熟期教师: (1)课堂教学形成自己的风格。 (2)在校本教研中起引领作用。 (3)领衔校级、区级及以上的课题研究。 (4)做好带教工作。 |
3、成熟期教师: (1)教学三维目标的制定不仅能做到明确、集中、适切且有个性,能在省、市、区范围内承担公开教学、专题讲座等展示任务。 (2)带领备课组、教研组的教师就有效备课、上课、练习、作业设计、试卷命题等方面开展课题研究。 (3)指导徒弟在教研组或学校范围内进行公开教学展示。 (4)带教1——2名成长期、校级骨干教师。 |
3、成熟期教师: (1)加强对随堂课的听课力度,该层面教师的课随时可以开放。 (2)加强带教的督查力度。 (3)建立、健全考核制度,加强随查力度。 |
|
2017.9—2018.6
2018.9—2019.6 |
1、职初期教师: (1)继续研读好教材,能把握所教年段教材的重点、难点。 (2)熟练掌握教学流程的五个环节,有序组织课堂教学。 (3)积极参与校本教研活动。 (4)参与校级科研课题的研究,有个人课题。 |
1、职初期教师: (1)能结合课标、单元重点及学情制定明确、集中、适切的三维教学目标。 (2)课堂上能完成预设的教学任务,教学效果良好。 (3)每学期听满15节课(含师傅和组内教师的课)。 (4)在教研组和一定范围内进行公开教学展示。 (5)写好教学反思、随笔、案例、读书笔记等。 |
1、职初期教师: (1)教研组长(含学习型教师)与职初期的教师结对子跟踪说课、听课、评课。 (2)组织开展基本功培训、考核;专题培训;说课、备课、上课比赛。 (3)搭建平台,提供机会参加各级各类培训,进行展示。 (4)建立、健全考核制度。 |
2、发展期教师: (1)以有效教学为目标备好课、上好课。及时反思教学的有效性,撰写教学案例。 (2)在校本教研中发挥一定的作用,能主持开展校本教研活动。 (3)参与学校、区级课题的研究,有个人课题的研究。 (4)继续做好带教工作
|
2、发展期教师: (1)教学三维目标的制定明确、集中、适切且有个性。 (2)能根据教学重难点来设计课堂练习及课后作业,且设计能体现有效性。每学期能在教研组内公开教学1次。在区级及以上范围内公开教学1次。 (3)具备一定的命题能力,题目难易程度符合学生认知水平。 (4)参与区级课题研究,有1篇论文在一定范围内发表(交流)。 (5)带教1——2名职初期教师、10年教龄以内发展期教师、农村托管学校骨干教师。 |
2、发展期教师: (1)加强听随堂课、组内循环课的力度,加强展示课的指导力度。 (2)加强备课组、教研组校本教研的力度。 (3)组织开展“阳光杯”教学竞赛。 (4)组织开展基本技能培训与考核。 (5)建立、健全考核制度。 |
|
3、成熟期教师: (1)以有效教学为目标上好各级示范课。 (2)在校本教研中起引领作用。 (3)领衔校级、区级及以上的课题研究。 (4)继续做好带教工作。 |
3、成熟期教师: (1)能在市区范围内承担公开教学展示任务。 (2)在市、区、学校范围内进行1次专题讲座。 (3)指导徒弟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实践,指导徒弟在学校及以上范围内进行公开教学。 (4)有1篇论文在区级及以上范围内发表(交流)。 (5)带教1——2名成长期、校级骨干教师。 |
3、成熟期教师: (1)加强对随堂课的听课力度,该层面教师的课随时可以开放。 (2)加强带教的督查力度。 (3)建立、健全考核制度,加强随查力度。 |
|
2019.9—2020.6
2020.9—2021.6
|
1、职初期教师: (1)对本年段的教材有比较深刻地了解。 (2)对说课、听课、评课以及教学流程的五环节能比较好地把握。 (3)积极参与校本教研活动,写好案例、读书笔记、专题小结等,能作发言。 (4)参与校级及以上科研课题的研究,有比较成熟的个人课题。 |
1、职初期教师: (1)能结合课标、单元重点及学情制定明确、集中、适切的三维教学目标。 (2)上课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比较好地把握教学过程。 (3)每学期听满15节课(含师傅和组内教师的课)。 (4)在教研组和区域内进行公开教学展示。 (5)有1篇论文或专题小结在学校或区级层面发表(交流)。 |
1、职初期教师: (1)教研组长(含学习型教师)与职初期的教师结对子跟踪说课、听课、评课。 (2)组织开展基本功培训、考核;专题培训;说课、备课、上课比赛。 (3)搭建平台,提供机会参加各级各类培训,进行展示。 (4)健全考核制度,完成成长记录袋。 |
2、发展期教师: (1)以有效教学为目标备好课、上好课。及时反思教学的有效性,撰写有质量的教学案例。 (2)积极组织、参与校本教研活动,有专题发言,起到一定的示范作用。 (3)参与学校、区级课题的研究,能领衔学校及区级课题。 (4)继续做好带教工作,有一定成效。
|
2、发展期教师: (1)教学三维目标的制定明确、集中、适切且有个性。 (2)能根据教学重难点来设计课堂练习及课后作业,且设计能体现有效性。在区级及以上范围内公开教学1次。 (3)具备较强的命题能力,题目难易程度符合学生认知规律。 (4)在校本教研中有1次专题发言。 (5)有1篇论文等在区级以上刊物发表(交流)。 (6)带教1——2名职初期教师、10年教龄以内成长期教师;听满徒弟的课,及时评课,指导徒弟在一定范围内公开教学。 |
2、发展期教师: (1)加强听随堂课、组内循环课的力度,加强展示课的指导力度。 (2)加强备课组、教研组校本教研的力度。 (3)组织开展教学竞赛。 (4)组织开展基本技能培训与考核。 (5)健全考核制度,完成成长记录袋。 |
|
3、成熟期教师: (1)以有效教学为目标上好各级示范课、展示课、研究课。 (2)在校本教研中起引领作用。 (3)领衔县、区级及以上的课题研究。 (4)继续做好带教工作,有一定成效。 |
3、成熟期教师: (1)能在省、市、县范围内承担公开教学展示任务。 (2)在市、区、学校范围内进行1次专题讲座。 (3)带教1——2名成长期、校级骨干教师。指导徒弟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实践,指导徒弟在区级及以上范围内进行公开教学。 (4)有1篇论文在区级及以上范围内发表(交流)。 |
3、成熟期教师: (1)加强对随堂课的听课力度,该层面教师的课随时可以开放。 (2)加强带教的督查力度。 (3)健全考核制度,加强随查力度,完成成长记录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