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长三角打造科技创新共同体

(2023-08-23 15:24:56)

科技创新实力,是长三角发展最大的优势之一。全国四大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中有两个来自长三角——上海张江、安徽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今年6月,2023年度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上提出,合力打造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推进上海张江、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两心同创”,共建高水平国家实验室体系,促进长三角大科学装置集群共建共享。


毫无疑问,长三角要携手推进更高质量一体化,科技创新无疑是重要关注点之一。在该领域,安徽提出,将携手沪苏浙共同打造深度融合协同创新体系。将以高水平创新型省份建设为旗帜性抓手,深化“两心同创”,建设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安徽中心,联合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打造“科大硅谷”、中国科大科技商学院等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推动科创金融良性互动,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共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


“只有在关键技术上实现质的突破,方能占据产业制高点,在产业转型和高质量发展上掌握主动权。”孔令刚表示,安徽要以科技创新策源地、新兴产业聚集地、改革开放新高地、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区的“三地一区”建设,在国家战略中找到安徽位置,“同时,要通过彻底摒弃观望的客体心态、彻底抛弃跑龙套的配角身份,彻底克服被动接受和承接的消极作为,以主体心态、主角身份、主动作为来充分彰显新定位、新姿态和新担当”。


“5年来,安徽当地创新金字招牌擦得更亮,新兴产业发展全面起势,生态资源优势日益转化为绿色发展优势,正从内陆腹地变为战略要地,区域文化影响力不断提升。”孔令刚以汽车产业为例表示,“今年上半年,安徽汽车产量突破100万辆、占全国总量的7.7%,同比增长43.6%。其中新能源汽车34.2万辆,占全国9%,同比增长87.8%。”


在《指导意见》中,围绕产业发展明确提出了“合力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的任务目标,即深度参与长三角产业分工协作,坚定不移做大做强汽车“首位产业”,加快壮大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加快量子科技、人工智能等未来产业布局;打造长三角“大粮仓”“大厨房”,提升区域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培育服务业新业态新模式,建设长三角休闲旅游度假“大花园”。


此外,在对外开放上,《指导意见》提出,携手提升开放合作和全球资源配置能力。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主动参与国际产业竞争合作,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打造中国(安徽)自贸试验区、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安徽联动区等高能级对外开放平台,推动 “一带一路”建设高质量发展,加强“走出去”海外招商,共同建设长三角高水平对外开放新高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