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场景功能共建人民城市
(2023-05-22 11:37:08)城市数字化转型离不开场景落地。上海国资国企打造国资创新汇品牌,开展数字化转型创新大赛及系列沙龙,推进国资数字化转型场景遴选与宣贯。两年来,上海国资系统开放超100个场景,征集1500余个方案,推动合作项目金额超亿元。从社区治理“微改造”,到打造服务基本民生跨域跨链“大场景”,不断提升国资国企数字化转型的生态承载力与城市渗透力。
通过加强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智能化改造,上海国资国企大力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筑牢城市数字底座领域。联和投资公司会同相关主体实施全球多媒体低轨卫星网络,瞄准空天科技前沿领域,打造天地一体、高速泛在的空间基础设施,建设卫星灯塔工厂,服务“空中一带一路”建设。信投建设打造“临汾数字家园”,跨融整合社区内外部服务资源,建设代配药、一键叫车、物业报修、车轮食堂等社区亟需掌上数字应用,实现老房子、银发人群社区治理从以“拍脑袋”和“后置”为主,转变为“数据决策”和“社区自治、共治”。信息管线建设实现13余万公里通信管道,12余万个人井数字化、可视化、智能化。上海建工四建集团基于BIM与三维扫描、边缘计算、图像识别、物联网技术等的深度融合,统一编码幕墙、钢结构等部品化构件,打造项目二维码身份牌,促进“事前预警、事中处置、事后总结、全程可见”的业务闭环协调建造,创新实现上图东馆“大阅读时代的智慧复合型图书馆”的全方位智慧建造。
服务民生保障领域,上海国资国企聚焦交通出行、城市运营、机场港口等重点领域,践行“以人为本”的数字生活体验,守牢城市安全底线,不断提升国资国企服务城市数字化转型能级。上汽集团、久事集团、申通地铁集团等整合公共出行服务入口,成立随申行公司,打造“出行即服务”(MaaS系统)。通过串联智能交通地铁、出租车、网约车、共享单车等“多场景”应用,实现“健康码+公交码+地铁码”三码整合“一码通行”,提供一键拖车等车生活服务,初步构建智能出行“一门户”,推进公众出行“全链条”服务。上海城投集团南市水厂通过搭建数字孪生与仿真平台、构建全自动水平衡系统,赋能百年水厂数字化转型,实现食品级水质管理,生产水量增加超8%,用电单耗下降超4%,可“按需供应、动态调整”。上港集团建设洋山四期智慧港口,运用F5G技术实现百公里外“隔空吊箱”,技术模式复制到以色列海法新港码头,成为国内首次向发达国家输出智慧绿色码头建设运营技术。机场集团建设空地一体、多网融合的“数字孪生”国际航空枢纽应用示范,全球首创5G Aero MACS专网系统,在机场安全、运行等八大板块部署41个典型场景,全面提升机场数智化安全、运营、服务水平,旅客排队时间减少20%,旅客能力增加450万人/年。
近年来上海国资国企还加强与各类主体的互学互鉴、协作发展,积极构建数字化转型协作生态。上海银行聚焦于新技术在银行场景下的试用验证,建设金融科技创新实验室,发布“火花”创意孵化平台,与金融科技产业联盟、科研院校、专业厂商等合作伙伴建立“产学研用投”联合创新生态,孵化高能级项目50余个,燧原、竹间智能等借助场景验证,获得资本市场融资。百联集团打造“百联HERO创造营”,30家创客团队与百联数字化团队聚焦商贸场景,共创数字化转型落地方案,部分优胜企业与联华超市、百联股份、第一医药、好美家达成初步合作。
今年,市国资委将进一步深化国资数字化转型场景“揭榜挂帅”机制,构建场景供需对接交流平台,定期、常态化发布国资数字化转型场景需求,丰富交流形式,以开放共享不断提升数字化转型核心竞争力。
开星海天路、展空间蓝图。面向未来,上海市国资委将不断促进市属国企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以数字化转型进一步增强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加快迈向世界一流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