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键环节复工复产,稳链保链守护产业基础

(2022-12-27 17:07:33)
12月19日,国资委党委召开扩大会议强调,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切实强化稳增长措施,不断提高生产经营质量;助力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不断提升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能力。
随着各地相关政策的出台,中央企业全力以赴恢复正常生产秩序。
在甘肃,中国中化旗下兰州硅材加快复工复产步伐,探索历史性长周期停炉状态下启炉新方式。启炉一周后,兰州硅材产量处于历年最高,各炉台综合效率达到全年最好水平。
在四川,东方电气集中全力保白班生产,提高关键核心设备运行率,保证重点产品加工进度,减少疫情对生产的冲击。合理调配同工种人员,补充到关键岗位关键机台,组织职工三班轮班工作。互相补位之下,生产现场的进度有条不紊,实现产品24小时不落地生产。

在辽宁,鞍钢集团正在加快建设全国最大的单体地下铁矿山项目——西鞍山铁矿。该项目总投资229亿元,建成投产后将成为一座年产铁精矿千万吨级的技术领先、世界一流地下铁矿山,对于增强铁矿资源供应保障能力、补足钢铁产业链资源短板具有重大意义,将带动上下游协同发展,促进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推动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区域协调发展向更高水平迈进。
在天津,由中国建筑旗下中建八局承建的国家大型地震工程模拟研究设施项目交付,进入实验装置安装阶段。科技赋能防灾减灾,这座“国之重器”投入使用后,将全面提升社会抵御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能力。
在苏州,中国建筑旗下中建二局苏州中科科仪高端仪器装备产业化项目开工。项目占地面积50亩,总建筑面积6.8万平方米,建设期2年,项目旨在打造“高端规模产业化基地”,建成后将加速推动磁悬浮分子泵等科技成果规模产业化,助力我国前沿科学研究和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发展,形成“基础研究-应用开发-产业发展”的完整产业链。
在海外,中国建材所属巨石埃及近期建成非洲最大玻纤基地,这是中国在海外自主建设的首个大型玻纤生产基地,也是中国迄今为止在埃及制造业领域投资金额最大的项目,填补了非洲玻纤行业技术空白。
……
在能源保供、交通物流等重点领域,中央企业以扎实举措补短板,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韧性,筑牢经济恢复的产业基础。
能源供应水平不断提升,结构不断优化。12月20日,在建规模世界第一、装机规模全球第二大水电站——金沙江白鹤滩水电站正式投产发电,标志着我国在长江之上全面建成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同日,全国最大平价海上风电场——中广核汕尾甲子90万千瓦海上风电场建成投运,标志着粤东首个超百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基地正式建成,共计装机容量140万千瓦。12月9日,华能石岛湾高温气冷堆示范工程反应堆达到初始满功率,实现了“两堆带一机”模式下的稳定运行。12月10日,中国石油长庆油田苏里格气田日产气量达到1.05亿立方米,创历史新高。中国海油东方气田群作为保供主力气区,对百余口海上气井实施精细化管理,确保每天输送天然气近1500万立方米。国家能源集团实施常态化长效化保供机制,自产煤月均产量保持在5000万吨峰值水平。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进展顺利,交通物流进一步畅通。在弥蒙高铁、中兰高铁、京唐城际铁路等项目一线,中国通号不断优化施工组织设计,加强现场施工管控,已完成弥蒙高铁部分设备供货与督导调试工作,助力弥蒙高铁正式开通运营,全力为中兰高铁、京唐城际铁路的即将开通运行做最后准备。在广湛高铁湛江湾海底隧道建设现场,12月21日,由中国铁建中铁十四局承建的广湛铁路湛江湾海底隧道工程“永兴号”盾构机历时9个月成功穿越2500米湛江湾海底,进入湛江主城区,标志着广湛高铁建设取得新进展。12月9日,由中交集团参与投资建设的山东沾临高速公路全线通车。民航央企航班量、客运量、货运量持续回升。12月23日,南航集团执行航班量1179班,较两周前增长55%;航班正常率持续维持在99.5%以上,安全运行平稳有序。

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中央企业科技创新不停步。
12月23日,由中国电科旗下中国网安联合中国华电攻关的新能源安全保障系统通过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鉴定委员会认为,该研究成果具有重大创新,整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可广泛应用于新能源发电以及其他发电场景,具有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和推广价值。作为中国IMT-2030(6G)推进组的重要成员之一,保利集团所属保利华信的成员企业上海诺基亚贝尔,近日圆满完成太赫兹通信和通感一体化测试验证,这将积极推动6G时代沉浸式XR、全息呈现等元宇宙应用。
为保障疫情防控新形势下群众医疗物资需求,国务院国资委按照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工作要求,全面加强组织协调,成立医疗物资保障工作专班,建立日常工作调度机制,督促指导华润集团、通用技术集团、国药集团等涉药中央企业,全力以赴保障医疗物资供应。
目前,涉药中央企业均已成立了医疗物资保供领导小组,建立了24小时工作机制,企业保持24小时运转,确保各项保产保供措施落实到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