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国企的创新之举
(2022-10-18 20:03:11)无独有偶,另一个创新之举在山东港口日照港上演。在山东港口日照港的全球首个顺岸开放式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远控岸桥精准抓放、收放自如,30台轨道吊有条不紊、井然有序,一辆辆无人集卡往来穿梭,忙而不乱。作为拥有6项国产化、业界首创的科技成果的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山东港口日照港向全球港航业贡献了传统集装箱码头智能化改造的崭新方案。山东港口高级别专家、连钢创新团队带头人张连钢:“目前世界上所有的顺岸布局的集装箱码头,只能建成半自动化的,还没有一个码头能建成全自动。”
无论是全球领先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智能管控系统,还是全球首创顺岸开放式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都是山东深入推动国有企业改革结出的一颗颗硕果。也正是有了这些创新和实践的铺垫,如今的山东,走出了一条具有山东特色的国企改革之路,国有经济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明显增强。
推进国有企业重组整合是优化国有经济布局结构、提升国有资本配置效率的重要举措。山东大力度实施重组整合,打造优势产业集团。去年,重组后的山东能源实现整合创效45亿元。山东能源集团投资发展部副部长聂齐光:“对原本属于两家企业的营销贸易网络、物资供应体系、高端装备等业务板块进行整合,减少同业竞争。成立区域公司,形成‘一个区域一个管理主体、一个投资主体’的管理格局。”
十年来,山东通过同类企业合并、推进跨区域资源整合、推进省属国企专业化整合等方式,组织实施了一系列“大手笔”重组整合,先后组建成立山东土地、山东发展、山东国惠、山东铁投、山东机场、山东港口、山东健康、山东文旅、山东人才、山东环保等企业,完成山东重工与中国重汽、山东高速与齐鲁交通、山东能源与兖矿集团联合重组,打造了一批在全球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产业集团,省属企业有4户进入世界500强。山东省国资委副主任尹刚:“山东重工重卡、重型发动机、重型变速箱产销量蝉联全球第一。山东能源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7741.19亿元、利润总额241.11亿元,跃居世界500强第69位。山东高速2021年资产规模达11391.85亿元,运营高速公路7779公里,均居全国同行业首位,首次跻身世界500强。2021年,山东港口货物吞吐量超过15亿吨,稳居世界第一。重组整合后,山东健康入选国家城企联动养老服务第一批企业目录,医疗器械感染控制产品种类和规模位居全球首位。山东文旅2021年入选中国旅游集团20强。
在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上,离不开创新驱动的引擎。为满足消费市场高端化、多元化、个性化的消费需求,青岛啤酒依托科技创新、数字赋能,将传统啤酒向高端化转型升级。青岛啤酒科研开发中心新品研发主任 邢磊:“比如我们今年推出的高端化产品“一世传奇”,融合了啤酒、葡萄酒、威士忌、香槟的酿造工艺于一身,原麦汁浓度达到23.9度,酒精度10.5度,保质期3年,突破了拉格啤酒麦汁浓度和保存时间的极限。”
据统计,青岛啤酒上半年营收和利润逆势增长,再创历史新高,实现营业收入192.7亿元,同比增长5.3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8.5亿元,同比增长18.07%
前不久,山东黄金三山岛副井工程开工建设。规划井筒直径11.5米,建设深度1900多米。山东黄金三山岛金矿常务副矿长王照亚:“建成之后将是亚洲第一深井,是世界第五深井。将来是所有人员、大型设备的下放提升的重要通道,列为2022年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优选项目。”
金矿越往深部采,岩石硬度和温度就越高,给建设和生产带来极大困难。此前,我国在1500米以上的超深竖井建设上,没有成功的经验和技术可以借鉴。山东黄金深井开采实验室主任助理刘焕新:“三山岛在深部1000到2000米,甚至3000、4000米都有丰富的可观的资源量,为了把这些深部的黄金以及矿产资源开采上来,就要建设深深井工程。”
为了鼓励创新,企业明确研发费用支出在考核时全额视同利润,对于承担重大关键核心技术项目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按研发费用的2倍视同利润予以加回。有了政策支持,深井开采技术快速推进,通过联合高校组建专项实验室,投资1000多万上马国内领先的实验设备,实现数据精准测量。
2021年山东黄金集团科技研发投入7.6亿元,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42项。今年1-8月,山东黄金产量同比增长90%左右,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同比增幅都在200%以上,主要生产经营指标创历史新高。山东黄金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满慎刚:“我们充分发挥产业龙头作用,致力于打造世界一流矿业企业,黄金产量、资源储备、经济效益、技术实力、智能化水平及人才优势均居全国黄金行业前列。”
引导省属企业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激励省属企业加大科技创新投资力度,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十年来,山东省国有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目前,省属企业拥有国家级研发平台53个、高新技术企业353户、“独角兽”企业3户、“瞪羚”企业73户、单项冠军企业15户、专精特新企业126户。山东省国资委规划发展处处长陈江光:“目前省属企业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专项课题100余项,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90余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4.55万项,形成了一批填补国内空白的创新成果。围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坚决遏制高能耗高排放低水平项目发展。目前,山东重工牵头承建的国家燃料电池技术创新中心落户山东,氢燃料电池及关键零部件产业化项目全面推进;山东能源、山东高速等企业加速投资新能源建设,积极布局大功率海上风电、分布式光伏发电、氢能等项目;山东发展参股组建中核山东核能有限公司,发起设立省绿色发展基金,将集中投向清洁能源、绿色交通等绿色低碳产业。”
下一步,山东省国资国企将乘势而上,进一步以市场化方式持续推进省属企业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不断调整优化山东省国有资本布局结构,提高国有资本配置效率,坚定不移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更好发挥省属企业在全省经济运行中的‘顶梁柱’、‘稳定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