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国资委:加大创新研发力度
(2022-09-22 09:19:19)
目前,国有企业已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力量。2021年,广西国资委监管企业新产品产值增长18.3%,研发经费增长50.9%,拥有的各类创新平台占全区25%,研发经费支出占全区45%,重大科技成果占全区33%。9户“科改示范企业”累计授权发明专利数量355件,受理发明专利951件,获省级技术进步奖和技术发明奖244件。这些成绩的背后,是广西国资委在推动科改示范企业加大创新研发力度方面的努力。首先是加大政策支持。广西国资委建立健全支持企业创新发展工作机制,并主动加大与发改、科技等有关行业管理部门的沟通,建立了“国资委推荐、主管部门审批、地方部门管理”的创新项目管理机制,支持国有企业承接更多科研课题和重大项目。2021年,广西国资委监管企业获得自治区有关科技项目支持资金5895万元,2022年自治区科技创新重大专项初步安排国资委项目19个,占比25%,安排资金1.9亿元,占比31%。有2个团队、19名个人入选广西创新争先奖。其次,广西国资委在支持企业创新发展方面实行清单化管理,充分发挥五个“库”的作用。这五个库是:即建立创新平台库,对企业拟申报的国家和自治区级创新平台实行入库管理,增强服务措施。建立创新企业库,有针对性地推动一批拥有高新技术的创新企业开展自主创新,解决科技难题,实现创新发展。建立创新项目库和创新产品库,鼓励支持企业围绕产业链、创新链实施科技创新项目攻关,开发创新产品,每年定期向全社会发布企业重大创新产品成果。建立创新人才库,落实人才引进培养奖励政策,激发创新人才创新激情。广西国资委还推动企业深化创新合作。广西国资委落实《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创新条例》,对在广西设立实体研发机构的“双一流”高等院校、国家级科技研发机构等按政策规定予以奖励并做好要素保障,鼓励企业加强与区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和产业研究院紧密合作,利用优质高校的科研力量攻克技术难题。比如,广西国资委支持欧维姆公司深化与东南大学、同济大学等高校的合作,共建联合研究中心等,集中优势资源开展核心技术攻关。另外,广西国资委支持企业积极运用广西知识产权交易中心等市场化服务平台,吸引社会力量合作推动科技成果技术转化。两年来,广西国资委上述工作结出了累累硕果。广西轻工院是一家集科研和技术服务、产业化经营为一体的国有科技型企业。科改示范行动以来,该公司聚焦重大科研项目攻关,在大健康食品及特色食品、糖醇、酿酒、日化等科研领域蓄力深耕,先后承担国家级及省部级科研项目230多项,100多项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和优秀科技成果奖。2021年,北投集团研发投入超20亿元,企业内部科技成果转化率80%,节约成本近1亿元,荣获广西科技进步奖8项,新增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超200项。秦大燕等一批科技领军人才脱颖而出。玉柴集团所属华原股份是“国家第三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是目前国内领先的滤清器生产企业之一。依托企业技术中心、自治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华原股份建立了国内一流的技术研发创新体制机制,先后承担2项国家科研项目,荣获“第四届自治区主席质量奖提名奖”“广西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等50多项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