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木子海
《矿工》
太过喧嚣的场景
你头顶一颗星星晃动
怀揣一个太阳的梦想
做着优美且智能的俯冲
起伏波浪的雾里
无限延伸闪亮的铁轨
你引领巨龙往来穿梭
看万家灯火
从一排齐聚的洁白牙齿上
裸露出矿工兄弟们惬意的神情
《矿嫂》
健壮的身材
有着矿工一样的手脚
温柔的时候如一杯热茶
狂怒的时候如一碗烈酒
她把矿山捧在手里
如同手心里的丈夫
她把平安装在心里
时时刻刻为矿山祈福
矿山里的矿嫂啊
她擎起矿山的半面天
她挺护着矿工耿直不弯的腰杆
看!矿山的春天就是她们的笑脸
《矿工日记》
褶皱的本子
装满矿工的秘密
里面是前行的进度
里面有采量的堆积
最多的是安保的天数
他把安全与生命绑在一起
看天轮飞转
看矿工日记
一个冉冉升起的太阳
是这里最永恒的主题
《天轮》
用飞转的速度
拉近原始与现代的距离
那力与美的节奏
唱响一个个美丽的朝夕
年轻的操控司机
提升下降做的游刃有余
稳稳地把天轮抓在手里
抓在手的还有矿山独特的风景
寻找一个提速的间隙
烧一壶水吧
一壶水的热浪
足可以沸腾整个矿山的春天
未经作者本人同意,请勿转载
《三农诗刊》第035号作品
在重读大师作品中送上祝福!
《乡愁》这首诗写于1971年,是余光中在离开大陆23年后,用短短的20分钟创作的。余光中享有颇高的声誉,大陆曾掀起一股“余光中热”。晚年,满头白发、儒雅清癯的他多次在海峡两岸之间往返。有一年,在故乡南京举办的一场诗歌朗诵会上,当《乡愁》朗诵的音乐响起时,诗人还一度潸然泪下。
http://n/translate/w650h416/20171214/uyIv-fypsqiz8270100.jpg
乡愁
余光中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余光中(1928.10.21-2017.12.14),男,1928 年出生于南京,祖籍福建永春。因母亲原籍为江苏武进,故也自称"江南人"。
1952年毕业于台湾大学外文系。1959年获美国爱荷华大学( LOWA )艺术硕士。先后任教台湾东吴大学、台湾师范大学、台湾大学、台湾政治大学。其间两度应美国国务院邀请,赴美国多家大学任客座教授。1972 年任台湾政治大学西语系教授兼主任。1974年至1985 年任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教授。 1985年至今,任台湾中山大学教授及讲座教授,其中有六年时间兼任文学院院长及外文研究所所长。
余光中一生从事诗歌、散文、评论、翻译,自称为自己写作的"四度空间"。至今驰骋文坛已逾半个世纪,涉猎广泛,被誉为"艺术上的多妻主义者"。其文学生涯悠远、辽阔、深沉,为当代诗坛健将、散文重镇、著名批评家、优秀翻译家。现已出版诗集 21 种;散文集 11 种;评论集 5 种;翻译集 13 种;共 40 余种。 代表作有《白玉苦瓜》(诗集)、《记忆像铁轨一样长》(散文集)及《分水岭上:余光中评论文集》(评论集)等。
2017年12月14日,诗人余光中在高雄医院过世,终年90岁。
《三农诗刊》第036号作品
红薯,一首生命的赞歌
文/储佩玉
低一点再低一点低到了尘埃
只要有土沙土也行
山冈荒坡不择地形
你就这样匍匐着匍匐着前行
尊贵与你无关
就是小花也名不见经卷
生命力旺盛,见土生根
只要雨水充足你见风长
红扑扑的果实深埋土里
那叫一个香一个甜
甜透了乡下娃娃整个冬天
无论怎样变着花样
你始终不登大雅之堂
充其量果腹是贫民食物
不上王侯宴与富贵沾不上边
我不知怎样来形容你
就这样卑微着如小草
漫山遍野的绿茵茵
似乎算不上风景
激不起人的热情
古诗中很少见身影
你就这样匍匐着匍匐着前行
默默地耕耘与世无争
有谁能预见如此不起眼的你
一朝成为绿色食品
走在前列加入抗癌大军
谱写着一首生命的赞歌
这是新时代赋予你的使命
版权所有 禁止转载
--------------品味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