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东京国立博物馆虎溪三笑图屏风狩野山乐慧远大师圆寂净土宗初祖 |
分类: 日本国宝、重要文化财 |
十七世纪桃山时代
纸本金地着色
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收藏
农历八月初六净土宗初祖慧远大师圆寂纪念日
虎溪:山涧名,在庐山东林寺前院墙外。相传东晋高僧慧远大师居东林寺修行,三十馀年间,不但不下山、入城,送客也从不越过虎溪,以溪为限,若过溪,寺后猛虎啸吼,因此得名为虎溪。一次慧远送别陶渊明、陆修静,因言谈融洽投机,不知不觉中越过了虎溪,寺后老虎大声吼叫起来,三人不觉抚掌大笑。原来,他们在不经意间,已破除了不过虎溪的执念,笑声传递了他们难以言喻的欣喜之情,自然也成了名垂千古的美声了。
此事后来成为佛教和文坛的千古佳话,虎溪亦因此更为著名。千百年来有关《虎溪三笑》图不计其数,诗人品咏作品则更多,吟咏不疲。李白、苏轼等都有题咏。随着净土宗在日本的普及,“虎溪三笑”也为日本文人所喜爱。在日本关于“虎溪三笑图”的绘画作品甚至比中国还要多,世界许多著名博物馆都有收藏,这里与您分享的是十七世纪桃山时代日本著名绘画大师--狩野山乐的六曲屏风画《虎溪三笑图》。
古树下、横铺的石板桥,远处的松林、山峦已将三人所处的环境交代的很清楚了,这里就是著名的庐山东林寺的虎溪了。石桥上,慧远大师(释)、陶渊明(儒)及陆修静(道)三人正欢悦的畅谈着什么,通过画面中三人欢笑的表情及双手交谈的动作,可以感受到此刻他们那种开怀畅谈的喜悦氛围,寓意着儒释道和谐相融的美好愿望。此图视野宽阔、景色优美、色彩靓丽,人物神态各异,生动传神。透过石桥、小溪、古树、山峦等景物,非常到位的描绘出了“虎溪三笑”的意境,是此类绘画中的优秀经典之作。






狩野山乐简介
狩野派是日本历史上的一个宗族画派,也是日本绘画史上最大、实力最强劲的画派。活跃于室町时代中期(15世纪)~江户时代末期(19世纪),约400余年时间,主要服务于将军和武士阶层。
京都狩野派的鼻祖狩野山乐;山乐之父曾是浅井家的家臣,后来又侍奉于丰臣家族。由于这种关系,山乐在丰臣秀吉的推荐下成为了永德的弟子。丰臣家族灭亡之后,山乐被德川幕府流放,幸得书画僧人松花堂昭秉以及贵族朝臣九条家等人从中斡旋,才得以解脱。在狩野宗家移居江户后,他开创了狩野派的分支——京都狩野派,以京都为据地来组织狩野派在京畿之外的活动,并以京都狩野派鼻祖之称闻名于世。其代表作有《唐狮子图屏风》(京都•本法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