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国宝在线】唐武则天时代长安光宅寺七宝台石雕:十一面观音像龛 赏析

(2015-07-22 07:07:32)
标签:

美国史密森尼博物馆

武则天时代长安光宅寺

光宅寺七宝台石雕

十一面观音像龛

观音菩萨成道日

分类: 观音菩萨造像

【国宝在线】唐武则天时代长安光宅寺七宝台石雕:十一面观音像龛 <wbr>赏析

(高清大图  放大更精美)

公元703年  唐武则天时代

唐代石雕  规格:77.8 x 31.5 x 18.8 cm

美国华盛顿史密森学会弗瑞尔美术馆收藏  隆日编译

这尊十一面观音菩萨立像龛属于唐密造像最为流行的题材之一,是长安三年(703)由唐朝管理全国僧众事务的最高僧官-德感法师领导大臣等为武则天皇帝建长安光宅寺七宝台时所造的佛像雕刻群中的一尊。目前所知宝庆寺造像龛仍有32件(一说35件)石刻留存世间,其中遗留有七件造型相似的十一面观音菩萨立像,现在看到的这尊观音菩萨立像龛就是其中的一尊,也是七件中雕刻最为细腻、缺损最为严重的一尊。

十一面观音菩萨的十一面排列自下而上为1-5-4-1,主面上方共三层。腾腾向上燃烧的火焰纹形成尖顶舟形头光,头光二侧各有一尊刻画精美,造型生动的飞天在遨游曼舞。观音菩萨面相饱满丰腴,颇具唐代审美遗风。细眉长目、双目微闭、神情安详、法相庄严。发髻高束、发绺披肩,额上整齐盘起的发髻丝丝毕现,精致细腻。袒上身,斜披圣带,披帛绕肩缠臂自然飘下。佩璎珞项圈、臂钏、手镯等饰品庄严全身。观音菩萨右手上举持杨柳枝,左手自然下垂拈披帛。下部有火烧烟熏痕迹,膝部以下已缺失。

 

唐代是中国佛教造像艺术的高峰期,高宗武后执政的时代又恰为唐代佛教的黄金时期,长安、洛阳两京更是集中了大批技艺绝伦的画工塑匠,故以信奉佛教的武则天所敕造的七宝台佛雕像龛非同小可。作为盛唐时期皇家雕刻作品的典型代表,其艺术魅力的高妙似乎只可意会,难以言传了。这尊从中国长安七宝台造像中流落至美国的宝庆寺高浮雕石佛群十一面观音立像,是十分珍贵的唐代石刻雕塑珍品。


【国宝在线】唐武则天时代长安光宅寺七宝台石雕:十一面观音像龛 <wbr>赏析

【国宝在线】唐武则天时代长安光宅寺七宝台石雕:十一面观音像龛 <wbr>赏析

【国宝在线】唐武则天时代长安光宅寺七宝台石雕:十一面观音像龛 <wbr>赏析

【国宝在线】唐武则天时代长安光宅寺七宝台石雕:十一面观音像龛 <wbr>赏析

【国宝在线】唐武则天时代长安光宅寺七宝台石雕:十一面观音像龛 <wbr>赏析

【国宝在线】唐武则天时代长安光宅寺七宝台石雕:十一面观音像龛 <wbr>赏析

【国宝在线】唐武则天时代长安光宅寺七宝台石雕:十一面观音像龛 <wbr>赏析


 

      延伸阅读

   【光宅寺七宝台石雕群像】 

    该石佛群是取代唐朝创立了周王朝的武则天(则天武皇后)于长安3(703)在长安城光宅坊光宅寺内所建的七宝台内部的庄严象征。其后石佛群被迁移至西安(长安)安仁坊的宝庆寺(花塔寺),收纳在该寺的砖塔、佛殿内,但20世纪初石佛群的大部分流至国外。现在三尊样式的释迦牟尼降魔像、弥勒倚像、阿弥陀坐像及十一面观音立像等包括留存在中国的作品共计32件已被确认。其中数件作品上标有长安3年、4(703704) 、开原12(724)的的纪年铭文,但亦有追加雕刻的开元年间的刻铭,因此有人认为造像时间为长安年间。 

    早年镶嵌于宝庆寺塔壁面的这组浮雕造像龛,原嵌于长安三年(703)武则天所建西京光宅寺七宝舍利楼阁之上。光宅寺为仪凤二年(677)笃信佛法的唐高宗因光宅坊葡萄园内出土合利万枚而敕建,系西京名刹。明代将光宅废寺内七宝台壁面镶嵌的三十余面高浮雕造像龛移入城南的宝庆寺(一名花塔寺)供养。清雍正元年(1723)修缮宝庆寺之际,又将部分浮雕造像龛嵌入砖塔壁面保存,存世共计32面,故称为宝庆寺造像龛。宝庆寺造像自清光绪十九年(1893)为日本的早崎氏所发现后,十余年间渐次流散异邦,现国内仅存艺术水准略为逊色的6面浮雕,而日、美两国则珍藏有25面光宅寺唐代造像。日本国内原为细川家、原家这两大世家旧藏的21面浮雕,全部被指定为重要文化财。海外所藏“宝庆寺造像”中,除17面一铺三尊坐佛造像外,其余8面为单尊的十一面观音菩萨立像龛,属于唐密造像最为流行的题材之一,分藏于日本文化厅、东京国立博物馆、东京根津美术馆、美国华盛顿史密森学会弗瑞尔美术馆、波士顿美术馆、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等处,其中以日本文化厅所藏此面像龛保存最为完好,其品相在光宅寺造像中堪称一流。唐代是中国佛教造像艺术的高峰期,高宗武后执政的时代又恰为唐代佛教的黄金时期,长安、洛阳两京更是集中了大批技艺绝伦的画工塑匠,故以佛教起家的武后所敕造的七宝台佛雕像龛非同小可,其艺术魅力的高妙似乎只可意会,难以言传了。


   【德感法师简介】

      德感法师;太原人,奉召入长安翻译经典。亦称翻译僧,深为当朝女皇武则天所信赖,并封为唐朝掌管全国佛教事务最高僧官。

      长安二年(702),武则天敕命重建五台山清凉寺。竣工后,命名德感法师为寺住持,并封德感法师为昌平县开国公,食邑一千户,主掌京国僧尼事”(《广清凉传》)。清凉山住持德感法师成为掌管全国佛教事务的最高僧官。第二年,即长安三年(703)德感国师于长安光宅寺,领导大臣等主持了为武则天建造七宝台工程。

 

    

【国宝在线】唐武则天时代长安光宅寺七宝台石雕:十一面观音像龛 <wbr>赏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