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英博物馆中国藏品:明代万历年间 景德镇青花瓷《鳌鱼观音像》赏析

(2015-07-13 05:22:45)
标签:

佛学

鳌鱼观音

骑龙观音

万历年间景德镇青花瓷

大英博物馆

分类: 观音菩萨造像

大英博物馆中国藏品:明代万历年间 <wbr>景德镇青花瓷《鳌鱼观音像》赏析

 

十六世纪  明代万历年间(1573-1620)

景德镇青花瓷  尺寸:40.3 x 19.2 cm

大英博物馆收藏  隆日编译

       观音菩萨现文静、贤淑少女形象。手持佛珠,脚踏鳌头,神态安详、庄严洒脱。观音菩萨脚踏鳌鱼,为的是救苦救难,在汪洋大海中四处巡游,普渡众生出离茫茫苦海。又因鳌鱼体型硕大,为海中霸主,而观音菩萨能降伏之来比喻观音菩萨之威神无比。

       另一种解释是:古人认为大地是浮动的,它被搁在巨大的鳌鱼背上。这就是所谓“鳌鱼托大地”之说。如果鳌鱼翻动,则会发生地震,给人间带来灭顶之灾。观音菩萨大慈大悲,脚踏鳌鱼以镇邪,给人们带来了平安。

  

      鳌鱼竟然能踩在观音脚下,当然是不同凡响了,它被看作是力量的象征。唐、宋时,皇帝殿前陛阶上镌有巨鳌,翰林学士、承旨等官朝见皇帝时立于陛阶的正中,所以称人翰林院为“上鳌头”。科举时代,进士第一名――状元受到皇帝的召见,所以称状元及第为“独占鳌头”。

 

大英博物馆中国藏品:明代万历年间 <wbr>景德镇青花瓷《鳌鱼观音像》赏析


大英博物馆中国藏品:明代万历年间 <wbr>景德镇青花瓷《鳌鱼观音像》赏析

 

大英博物馆中国藏品:明代万历年间 <wbr>景德镇青花瓷《鳌鱼观音像》赏析


大英博物馆中国藏品:明代万历年间 <wbr>景德镇青花瓷《鳌鱼观音像》赏析

大英博物馆中国藏品:明代万历年间 <wbr>景德镇青花瓷《鳌鱼观音像》赏析


       据《观音得道》一书记载,鳌鱼似鱼非鱼,似龟非龟,头生得和龙头相似,但没有须,身披一重厚甲,也有四只脚。平时藏身水底,觅食时浮出水面,大如船只,行动极快。它既能在水中游泳,也能上岸爬行,凭着锋利的牙齿和坚厚的甲壳,敢于肆无忌惮地横行于世。它不仅要吃牛羊猪狗,而且特别喜欢吃人。沿海居民要打打不死它,要避避不开它,实在拿它没办法。

 

       观音菩萨得知此事,便找了十万八千根蚕丝结成一个羂索,又取宝瓶中的杨柳削成九个倒剌钩儿,贯在羂索的一端,再取海滨的沙土捏成一个人形,九个倒剌钩儿藏在泥人腹内。看到此鳌出现,便将泥人迎头摔去。那鳌鱼一见有人吃,便张开血盆大口,囫囵吞下。那泥人一入鳌腹,立刻融化开来,羂索上的九个倒剌钩儿扎在它心脏四周,痛得它在沙滩上直打滚。观音菩萨道:“孽畜在人间已久,不知残害了多少生灵,理当诛灭。我本慈悲之旨度你到南海去修行,忏除夙孽,你愿也不愿?”说着放松了手中羂索。那鳌鱼毕竟有点灵通,连连点头。于是观音菩萨便踏上鳌背,航海而去。

 


大英博物馆中国藏品:明代万历年间 <wbr>景德镇青花瓷《鳌鱼观音像》赏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