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纸本设色 十八世纪
葛饰北斋大师名作
规格:折扇半径16.6
cm 折扇上部长43.8
cm 下部长 17.2 cm
美国波士顿艺术博物馆收藏 文/
隆日编译
丹霞烧佛
五灯会元卷五(卍续一三八·八四上):‘后于慧林寺,遇天大寒,取木佛烧火向。院主诃曰:“何得烧我木佛?”师以杖子拨灰曰:“吾烧取舍利。”主曰:“木佛何有舍利?”师曰:“既无舍利,更取两尊烧。”主自后眉须堕落。’
唐朝丹霞天然禅师有一次在洛阳惠林寺挂单。当时正值严冬,天气寒冷,大雪纷飞,丹霞就将佛殿的木佛取下来生火取暖。
纠察师见后,大声怒斥道:“该死!你怎么将佛像拿来生火取暖呢?”
“我不是烤火,我想看看佛像能不能烧出舍利子来。”丹霞禅师若无其事地回答。
“胡说!木佛怎么能烧出舍利子来呢?”纠察师大发雷霆。
“既然木像烧不出舍利子来,何不多拿些来烤火呢?”丹霞禅师答道。
丹霞天然烧木佛之公案,旨在阐明真正信佛者方为续佛慧命,若视偶像为佛,反损佛之慧命。古代禅师一些惊世的特异行径,往往超出一般的逻辑思维,但之所以如此,实是欲藉此棒喝世俗成见。而尘世之人往往不解而以为怪,甚有以为只要行止放荡骇俗,便是禅师境界。实皆未能体会禅中深意。丹霞禅师烧佛之举旨在破除常人对偶像的迷思。人之所以敬佛,乃敬佛过去修行的精神与历程,期待能以为效法。并非敬那座佛像而已,当然更不是期待藉由佛的神通保佑自己升官发财。
佛像只是个象徵,只是个让芸芸懵懂众生有个具体的认知实物。若只执著于象徵的物件,却忽略了内在深意,那么便无法体会到佛法所带给我们的感悟。如果再深入地探讨,有象徵意味的又何止是雕像而已?语言、文字又何尝不是一种象徵,若只执著于其上,亦是落入迷思。历代禅门公案所最常揭示的道理,也就是要人破除这些迷思,真正用心去体会宇宙天地间的真义。



丹霞天然禅师
丹霞天然(739~824),唐代禅僧。法号天然,以曾驻锡南阳(河南省)丹霞山,故称丹霞天然,或丹霞禅师。籍贯不详。原习儒业,应科举途中偶遇禅僧,乃转入佛门。首参马祖,后礼石头,随侍三年,披剃受戒,再往谒马祖,受‘天然’之法号。曾驻锡天台山华顶峰三年,其后至余杭径山参礼道钦。唐·元和年间(806~821)至洛阳龙门香山寺,与伏牛自在结为莫逆之交。师曾有烧木佛取暖之奇行,有讥之者,师应答无滞碍,以此为人所知。《五灯会元》卷五云(卍续138·166下)︰‘(师)后于慧林寺遇天大寒,取木佛烧火向,院主诃曰︰何得烧我木佛?师以杖子拨灰曰︰吾烧取舍利。主曰︰木佛何有舍利?师曰︰既无舍利,更取两尊烧。主自后眉发堕落。
葛饰北斋
葛饰北斋(1760年─1849年)KatsushikaHokusai,日本江户时代的浮世绘画家,他以充沛的精力,大胆的想像,精湛的画艺及长达七十年的创作生涯留下大量的杰作,是日本美术史上最奇特、最有才气的画家之一。他的绘画风格对后来的欧洲画坛影响很大,德加、马奈、梵高、高更等许多印象派绘画大师都临摹过他的作品。他还是入选“千禧年影响世界的一百位名人”中的唯一的一位日本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