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世纪唐代绢本设色 规格:140
× 115.5 cm
大英博物馆藏斯坦因敦煌绢画 文/
隆日编译
恭祝四月初四文殊菩萨圣诞
此画是敦煌绘画中常见的题材之一,即根据《维摩诘所说经》所绘的变相图,描绘的是文殊菩萨探望称病在家的维摩诘居士,与维摩诘辩论的场景。这是一幅内容丰富,结构繁复的大型绘画。该画作为经变画,是对《维摩诘经》的忠实图解,整幅画面及情节完全依据《维摩诘所说经》内容而描绘。虽然画面损伤严重,但却是一件非常重要的敦煌绘画作品。
整幅绘画至上而下分三大部分,最上一排是在毘耶离城红砖城墙上方,有菩萨及胁侍的三尊如来坐像,中央有菩萨胁侍的如来,其前有跪着的五个男人,头戴三山冠(表明他们的贵族身份),各自捧着一顶华盖。据该经第一品的记述,他们是代表五百长者子一起用华盖供养佛和菩萨。
左侧如来前有日月伴随的须弥山和三个向下降落的狮子座,表现的是维摩诘居士用法力请东方须弥灯王为听法众人提供的三万二千个狮子座。
右侧如来前供奉着三只盛满香饭的钵,旁边跪有一供养菩萨,这是维摩诘居士法力化作菩萨,去香积如来处祈请来供养法会的香饭。
在画面红砖城墙二侧各有一维摩诘居士的小化像,这是维摩诘居士在辩论的同时用法力化现的小像,以示提供狮子座和香饭钵均是维摩诘居士法力所化现。
第二部分为画面中部,也是整幅画的核心。左侧维摩诘居士坐在有帷帐的床上,面向文殊,悠然自得地盘腿而坐,左臂凭在几上,手持扇子(拂麈)。文殊则坐在狮子驮着的方形须弥坛上的莲华座上。须弥坛前木框里所绘的狮子,以表文殊菩萨的身份。维摩诘居士和文殊菩萨的周围聚集着四天王和众多菩萨眷属及弟子。
第三部分为画面的下端,描绘的是闻讯赶来问疾和听法的王公贵族及其随从。这些人物前来维摩诘处问疾听法,一是借此说明维摩诘的地位,二是烘托维摩诘和文殊菩萨辩论的激烈场面。
下面将结合具体画面一一与您分享!

最上一排是在毘耶离城红砖城墙上方,城墙以示文殊菩萨与维摩诘的辩论是在毘耶离城的
城内维摩诘居士家里进行的。最上一排有菩萨及胁侍的三尊如来坐像。

中央有菩萨胁侍的如来,其前有跪着的五个男人,头戴三山冠(表明他们的贵族身份),
各自捧着一顶华盖。据该经第一品的记述,他们是代表五百长者子一起用华盖供养佛和菩萨。
“尔时,毗耶离城,有长者子,名曰宝积,与五百长者子,俱持七宝盖,来诣佛所,头面礼足,各以其盖共供养佛;”

左侧如来前有日月伴随的须弥山和三个向下降落的狮子座,
这是维摩居士用法力请东方须弥灯王为听法众人提供的三万二千个狮子座。
“尔时,长者维摩诘,问文殊师利:‘仁者游于无量千万亿阿僧祇国,何等佛土有好上妙功德成就师子之座?’文殊师利言:‘居士!东方度三十六恒河沙国,有世界名须弥相,其佛号须弥灯王,今现在。彼佛身长八万四千由旬,其师子座高八万四千由旬,严饰第一。’于是长者维摩诘现神通力,即时彼佛遣三万二千师子座,高广严净,来入维摩诘室,诸菩萨大弟子,释梵四天王等,昔所未见!其室广博,悉皆包容三万二千师子之座,无所妨碍。于毗耶离城,及阎浮提四天下,亦不迫迮,悉见如故。尔时,维摩诘语文殊师利:‘就师子座,与诸菩萨上人俱坐,当自立身如彼座像。’其得神通菩萨,即自变形为四万二千由旬,坐师子座。诸新发意菩萨及大弟子,皆不能升。
尔时,维摩诘语舍利弗:‘就师子座。’舍利弗言:‘居士!此座高广,吾不能升。’维摩诘言:‘唯,舍利弗!为须弥灯王如来作礼,乃可得坐。’于是新发意菩萨及大弟子,即为须弥灯王如来作礼,便得坐师子座。”

右侧如来前供奉着三只盛满香饭的钵,这是维摩诘居士法力化作菩萨,去香积如来处请来供养法会的香饭。
“于是香积如来,以众香钵,盛满香饭,与化菩萨......。时化菩萨以满钵香饭与维摩诘,饭香普薰毗耶离城,及三千大千世界。时毗耶离婆罗门、居士等,闻是香气,身意快然,叹未曾有!于是长者主月盖,从八万四千人。来入维摩诘舍,见其室中菩萨甚多,诸师子座,高广严好,皆大欢喜,礼众菩萨及大弟子,却住一面。诸地神虚空神及欲色界诸天,闻此香气,亦皆来入维摩诘舍。
时维摩诘,语舍利弗等诸大声闻:‘仁者可食,如来甘露味饭,大悲所熏,无以限意食之,使不销也。有异声闻念是饭少,而此大众人人当食?’化菩萨曰:‘勿以声闻小德小智,称量如来无量福慧!四海有竭,此饭无尽!使一切人食,抟若须弥,乃至一劫,犹不能尽,所以者何?无尽戒、定、智慧、解脱、解脱知见,功德具足者,所食之余,终不可尽,于是钵饭悉饱众会,犹故不儩。’其诸菩萨声闻天人,食此饭者,身安快乐,譬如一切乐庄严国诸菩萨也,又诸毛孔皆出妙香,亦如众香国土诸树之香。
尔时,维摩诘问众香菩萨:‘香积如来,以何说法?’彼菩萨萨曰:‘我土如来无文字说,但以众香令诸天人得入律行。菩萨各各坐香树下,闻斯妙香,即获一切德藏三昧,得是三昧者,菩萨所有功德皆悉具足。”

在画面红砖城墙二侧各有一维摩诘居士的小化像,这是维摩诘居士在辩论的同时用法力化现的小像,
以示提供狮子座和香饭钵均是维摩诘居士法力所化现。
第二部分:问疾现场

第二部分为画面中部,也是整幅画的核心。左侧维摩诘居士坐在有帷帐的床上,面向文殊,悠然自得地盘腿而坐,左臂凭在几上,手持扇子(拂麈)。文殊菩萨则坐在狮子驮着的方形须弥坛上的莲华座上。须弥坛前木框里所绘的狮子,以表文殊菩萨的身份。维摩诘居士和文殊菩萨的周围聚集着四天王和众多菩萨眷属及弟子。

文殊菩萨安住在狮子座上,双手结说法印,似说法状。

文殊菩萨周边诸菩萨及天王等眷属围绕

维摩诘侧坐于床上,身体前倾,眉峰微挑,似正辩到激烈处。虽面有病容但精神矍烁,
涵容兴奋、激昂的活力,表现出他善于辩论、以词锋制服对手的特点。

周边诸菩萨及天王等眷属围绕
维摩诘帐前与文殊菩萨座前之间,分别各绘一天女和一比丘,这是表现维摩诘居士与文殊菩萨论法,讲到不可思议处,维摩诘居士家中有天女现身,散下天花供养大家。舍利弗便问天女来到维摩诘居士的家中有多久了,天女却告诉他无始无终的道理。舍利弗告诉天女这么强大,为什么不变成男人?天女说舍利弗怎么还有男女相之别。即"天女以神通力,变舍利弗令如天女,天女自化如舍利弗".
右侧前方绘一菩萨将从香积如来处请来的一钵香饭倒在地上,众人闻到香味皆饱。这是维摩诘在文殊菩萨等人面前展现的神通力。
第三部:国王大臣问疾听法

第三部分为画面的下端,描绘的是闻讯赶来问疾和听法的国王及其随从。维摩诘生了病,问候他的人,上至国王、富商,下至平民大众,数千人之多,说明他深入民间,极受欢迎。这些人物前来维摩处问疾,一是借此说明维摩诘居士的地位,二是烘托维摩诘和文殊菩萨辩论的激烈场面。
在《方便品》中,他乘机向问病的大众说法,从身有病说到身无常,大讲三法印之一的「诸法无我」,谓若厌人身,当乐佛身。

左边的画清晰可见,显然是吐蕃赞普和他的随从。赞普身着翻领长袖礼服,显出有很多层。头戴的帽子似有凹槽的穆斯林头巾。后面有侍者打着伞,前面有头裹穆斯林头巾、身着毛皮领的长袖袍子的两人做向导。
右侧画一广额丰颐、浓眉大眼、隆鼻美髯的中年汉族皇帝,在群臣侍从的簇拥下,
头戴冕旒,身着衮服,踌躇满志,挺腹阔步,步入会场。

维摩诘原是一得道菩萨,转世后到毗邪离城,成为一位颇具神通智慧、非凡辩才的居士。他虽然拥有万贯资
财,但不乐意在家,常出入大街小巷,以种种方便接近群众宣扬大乘佛学。一天,维摩诘自称有病,于是,佛遣声闻乘中的大弟子舍利弗前往维摩处问疾,舍利弗辞以不能胜任。遣大目犍连,目连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诣彼问疾。遣大迦叶、须菩提、富楼那弥多罗尼子、摩诃迦旃延、阿那律、优波离、罗侯罗、阿难等,皆辞以不能胜任。主要是他们在宴坐习禅,或持钵乞食,或解说戒律,或为人说法时,维摩诘皆曾向他们提出问难,相与辩析,为维摩诘所挫败。五百声闻众中,没有一个人敢去的。
佛又于菩萨乘弟子中,遣弥勒、光严、持世、善德等前往问疾,他们都有舍利弗等的类似遭遇,均辞以不能胜任而不能前去。于是佛遣文殊师利前往问疾。时八千菩萨、五百声闻、百千人天,皆欣然从往。由于维摩诘能言善辩、聪慧过人,具大神力而折服了文殊师利。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