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国宝在线】六朝太建7年(575) 沈文殊造 中国最古老的梵钟 欣赏

(2014-05-09 08:32:26)
标签:

中国最古老的梵钟

太建7年(575)沈文殊造

六朝沈文殊造—梵钟

奈良国立博物馆

称廿斤弟子沈文殊造

分类: 佛教造像艺术

【国宝在线】六朝太建7年(575) <wbr>沈文殊造 <wbr>中国最古老的梵钟 <wbr>欣赏

 

重要文化財  沈文殊铜制铸造  规格:高38.7cm 口径20.6cm

中国六朝时代太建7年(575) 奈良国立博物馆收藏  760(工155)

 

     现在看到的这件古老的梵钟是世界公认的中国存世最古老的梵钟,亦是世界存世最古老的梵钟,也是日本梵钟的鼻祖。该钟是中国六朝时代陈太建七年(575)所造。该钟曾作为东京井上原太氏藏钟而为世人所知,现在由奈良国立博物馆所收藏。

 

    该钟是由简单的袈裟繡纹所区划的铜铸小形梵钟。龙头(ryuuzu)上双龙紧咬笠形,中央颈部上托宝珠。该笠形以一圈线条分成内外区,钟身设上带、中带、下带和纵带,有相当于乳间、池间、草间的区域划分,但未造出乳丁(chi颗粒状突起)、下缘的钩爪也不突出。2个八叶莲华文撞座与龙头方向成直角,其中心较高,大致位于钟身高约39%处位置。整体为纵长形,铭文铸有“称廿斤弟子沈文殊造”字样。

 

    该钟造型古朴简洁,质地淳厚,有明确记载所造年代的铭文,十分难得珍贵。此钟现已存世达一千四百五十余年,保存完美,是中国六朝时代宝贵遗产,也是日本梵钟的原型。造钟的时代太建年间是陈宣帝的鼎盛期,时值陈朝版图最大的时期,以建康(南京)为首都统治着整个江南地区。估计该钟也是在建康附近铸造并使用的。

 

   

【国宝在线】六朝太建7年(575) <wbr>沈文殊造 <wbr>中国最古老的梵钟 <wbr>欣赏


【国宝在线】六朝太建7年(575) <wbr>沈文殊造 <wbr>中国最古老的梵钟 <wbr>欣赏

 


【国宝在线】六朝太建7年(575) <wbr>沈文殊造 <wbr>中国最古老的梵钟 <wbr>欣赏

 


【国宝在线】六朝太建7年(575) <wbr>沈文殊造 <wbr>中国最古老的梵钟 <wbr>欣赏

 

   【延伸阅读】来自网络整理

    钟,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金属撞击器。通常作为一种军事或宗教建筑的附设器具,用于报时或召集人群、发布消息等。宫廷所用的钟都刻有铭文,以祈求天神保佑。

 

   “钟”是佛教的“犍椎”之一,当初仅仅是作为集众之用的,所以也称为“信鼓”。—印度在还没有“钟”的时期,多半是敲击木制的犍椎集众。

 

   “钟”也是报时之器。“钟”本来只有“梵钟”和“半钟”两种;“梵钟”就是所谓的“大钟”,又称为“钓(吊)钟、撞钟、洪钟、鲸钟”等等。“半钟”的体积只有“梵钟”的一半高度,所以称为“半钟”。

 

   “梵钟”悬挂在“钟楼”顶层,“半钟”则吊在佛堂后门檐下。寺院中置有专司“晓钟、昏钟、斋钟、定钟”四时鸣钟的“执事僧”—“钟头”,按时敲叩。

 

    因为“梵钟”有许多的功德,所以佛教徒们都很尊重它。凡是敲钟的人必先默诵“愿偈”(即“钟声偈”)。杂喻经“偈”云:“所在闻钟声,卧者必须起。”古德也说:“闻钟卧不起,护法善神嗔;现前减福慧,后世堕蛇身。”敲钟用的“钟椎”又称做“杵”。“钟”的敲击板眼,随着“门派”及“方域”的不同,佛教界没有统一的规定。就是常见的“百八钟”的义解,也是不尽一致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